再行山西(二十)——浑源县永安寺

标签:
旅行山西浑源永安寺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浑源是山西与河北交界处的一个县,县城不大,很安静,天蓝如镜,没想到以污染出名的山西,还有如此地方。小城内的凉粉和馅饼非常的好吃,馅饼为白菜肉馅,我的最爱,有孩时的味道,吃到肚圆才罢口。浑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一直是边防重镇。境内现有7处国保单位,要知道有些省全部国保还不到百。
永安寺俗称大寺,位于大同浑源县城内东北鼓楼北巷,是浑源县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建筑,坐北朝南。国家第5 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寰宇通志》、《大永安禅寺铭》载,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毁于火灾。元初 ,浑源州高定父子在废墟上大规模重建。此后,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 1289 年)、元至元三十年(公元 1293 年)都曾有增建。元延佑二年(公元 1315 年)高定的孙子高璞又捐款在寺内建造了现存规模最大的传法正宗殿,其它建筑如山门、天王殿、东西朵殿、配殿等建筑,均为明清遗构。
传法正宗殿为元代遗构,殿身高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堆花脊饰。殿内明间梁架间雕的天宫楼阁和天花藻井,在国保文物众多的山西省也十分罕见。让人印象深刻一是大殿内的壁画。北面为元代壁画,内容为佛教密宗十大明王彩绘,形象巨状诡怪。东西两壁和殿门两旁墙壁上为明清壁画,画面为天、地、人三界。上层为天界日、月、水、木、金、火、土诸神;中层为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等诸神;下层为人间帝妃、文臣武将、黎民百姓、僧道等人像。二是殿顶覆盖的黄琉璃瓦。这是帝王的专利,这里却堂而皇之地存在,在封建社会这是一大忌讳,是僭越,是要杀头的,不知当时的建寺者高氏父子是如何想的?身为朝臣,难道不知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吗?清代的《浑源州志》给了一个解释永安寺用黄瓦不合制度,但殿上又设置皇帝万岁之牌位,文武官员在此朝贺,用黄也合适..。因此,永安寺才安然得以保存。这个解释有点玩笑。
这里的管理工作很到位,当天我们是第一批参观者,进去后管理人员让我们先在院子走走,看完后他会给我们开门参观传法正宗殿,大约半小时后,又有两批客人,管理员将我们集中一起打开了大殿的大门,在叮嘱了不许拍照等事项后关上大门,打开手中的手电领大家参观,并认真讲解。在山西行走不管到那里,文保单位的外墙上都会有一个电话号码,当大门紧闭时,你打电话总会有人来开门,不管是当地农民文保员还是专职的文保员,都是十分敬业。不像陕西的一些文保员,明明就在院子里,你把门敲死也不开门,有时门开了开口就要钱,晋陕相比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