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诚之心访文庙(新绛文庙)

标签:
山西、新绛、文庙、旅游文化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十月五号由万荣出发,先去了李家大院,出来上S88转S75,到新绛大约是14时,按古制文东武西的格局,我们从东面进城,去的第一站是文庙。
文庙座落于新绛县城东北隅的四府街,整体建筑座北面南。创建年代待考。据庙内存宋人集刻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碑《重修夫子庙碑记》记载,推断文庙至迟为宋代所建,以后元、明、清屡经增修。据庙内一老者讲,解放后文庙被当做粮食局办公地点,粮食局将庙内大部分建筑拆毁改为仓库,大成殿为办公场地得以保存。现文庙为2002年重新修复。
新绛文庙完全按照古制所建,从南到北依次是:
下马碑
庙前矗有一块石碑,人称“下马石”,上写“文武官员庶民人等至此下马”。过去文臣在此落轿,武臣在此下马,百姓更要徒步而行,以示对孔子、孔庙的尊敬。
影壁
影壁是由中国独有的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风水建筑。它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绛州文庙的影壁上书写“孔子简介”,是对影壁的一种活用。
泮池
最初鲁国在泮水上建立了学宫,称为“泮宫”,所以后人都要在各地的学宫中凿一个水池,人们称这样的水池为“泮池”。
棂星门
泮池之后的石牌坊叫棂星门,棂星即灵星,又名田天星,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文庙设门名灵星,是说尊空如同尊天。此门为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知州李文洁改建,他将原来的木构改为石制。
大成门
穿过棂星门,这座悬山琉璃简边的建筑成为“大成门”。“大成”是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
廊坊
东西廊坊原是供奉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场所
御路石
献坛前有一块精雕细刻的青石,称为“御路石”,俗称“龙坡”,是当年仅供皇上行走的石坡。它由一对威严的“守路狮”镇守。龙坡之上的平台为献坛,它是祭祀孔子盛典时专用的场所。祭孔大典时丰盛的祭品,隆重的仪式,都要在这里陈设、举行。
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始建年代不详,历代均有修复,现存为明代遗构,重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面宽七间,殿宇巍峨,气势宏伟,素有“三晋文庙同类建筑之首”的美誉。大殿四周设围廊,立着28根石柱。殿前有献台,周围白石栏杆。台前正中有浮雕团龙石陛。据说是2002年重修时挖出的原物。大殿殿宇巍峨,气势宏伟,据称为华北之最,有“太和殿”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