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西湖——钱王祠

标签:
旅游浙江杭州西湖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说到杭州一定要说说钱王,说钱王就要去西湖看看钱王祠。
据说钱王祠建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位于西湖十景之一的枊浪闻莺附近。900多年来几经毁建,现在祠为新建,仅存的遗迹只有八字墙。
现在我们在祠门外看到的是第一代钱王——钱鏐。资料上说钱鏐少年时为乡间无赖,以贩私以贩私盐为业。唐末,追随唐将董昌,任都指挥使,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军。公元893年任镇海军节度使。公元896年击败董昌,占据苏南和两浙(浙东、浙西)一带,形成割据势力。公元907年5月,受后梁封为吴越王,立国,定都钱塘,用唐哀帝年号为“天佑”,第二年建年号为“天宝”。
立国后,他始终小心翼翼,只求保住自己的地盘。对外方面,他自知吴越地小国弱,在西北方吴国的威胁下,他始终向后梁、后唐等北方小朝廷称臣纳贡,借以牵制吴国。北上的陆路交通被吴国阻断了,他便凿平钱塘江中的滩石,开辟了自钱塘江至山东的海路交通,年年北上纳贡和通商,即使有不少船只被风浪颠覆沉没也不中断。他还派船队和日本通商。
钱鏐始终不忘吴越处境的危险,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他用小圆木制成枕头,熟睡时头稍微一动就落枕惊醒,称为“警枕”。他又在寝室里放置一个粉盆,夜里想起什么事,就立刻起床记在盘子里,以免遗忘。他命令侍女通宵值夜,一有人来报告,立即唤醒他。
对内,钱鏐广泛兴修水利,增加田亩,尤其是所筑钱塘江石堤,保护了杭州城,对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他又扩展杭州城区,修建风景区,使杭州成为日后的风景胜地。这些措施,终于使吴越成为五代十国中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地区。
但是,钱鏐在位期间,劳役繁重。他除了扩建杭州城外,又大造亭台楼阁,把自己的宫府建筑得如同龙宫一般豪华。军民不堪劳役之苦,有人深夜用白土在宫府门上写道,“没了期,清晨起,抵暮归。”斥责他滥用民力,不顾百姓死活。他见了,非但不收敛,反而在旁边写道:“没了期,春衣才罢又冬衣。”表示要百姓仍然无休止地为他干下去。他对田赋、市租、山林、川泽等都要征很重的税,甚至鸡、鱼、蛋也都要交税;交不出的贫民就被抓到官府,欠多少就笞责多少下,百姓痛苦不堪。
钱镠晚年与僚属们谈起杭州城的变化,众人盛赞杭城邑屋繁会,江山雕丽,湖海形胜,为天下稀有,全都是大王数十年精心治理之力也。钱镠却很清醒,他说:“千百年后,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苟得之于人而损之己者,吾无愧欤!
谈起这段历史我们还要说说最后一代钱王——钱弘俶,钱弘俶毕生崇信佛教,为吴越国王时,在境内广种福田,建造佛塔无数。他承继先王的国策,尊奉中原。对中原诸王朝贡奉之勤,海内罕有其匹。公元974年,赵匡胤讨伐南唐,矛头直逼江南。钱俶拒绝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建议,公元975年,出兵助宋灭南唐。南唐亡国后,吴越国唇亡齿寒。钱俶看到宋在灭南唐过程中,血性杀戮,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决定牺牲自己的荣华富贵,保住南越百姓,投降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一月,钱俶祭别钱镠陵庙,失声痛哭:“孙儿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稷。”悲伤得几乎不能站立。稍后,钱俶(因避宋讳,去弘俶之“弘”字)上版籍于宋,吴越亡。钱俶降宋后,与家人一起迁住汴梁(开封),后被宋太宗设计毒死。应该说宋太宗是北宋比较混蛋的皇帝,许多投降他的都被他设计害死了,尽管是他又一次做到了大一统,但在做人上还是混蛋。从公元八九三年钱镠为镇海节度使算起,至南越国灭亡,前后共存在八十六年。
今天我们游览杭州城,观西湖风光,就感谢这一代代的钱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