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公车”改革

(2011-05-06 09:11:39)
标签:

杂谈

分类: 冷眼看世界

公车不是“公共汽车”。这是一个混淆大众的而且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名词。更准确的名字应叫“官车”,是指有官位的人办“官事”的时候座的车。

据统计,全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而且公务用车费用高,造成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1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公车使用效率低,浪费惊人。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曾披露,2004年全国公车消费4085亿元,公款吃喝2000亿元,公费出国3000亿元,共约9000亿元。很快有人说夸大,不夸大的公车消费数字据说是1201亿元……。“三公消费”,官员论级排坐,人人得而享之,但总账神神秘秘,仿如天机。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使用存在三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

    显然,在中国人眼里,公车可以作为一种公权力的象征,2010年11月初,央视披露北京公务用车已达70万辆,占本市机动车总量的近15%,且主要集中在城区,极大占用了本就稀缺的道路资源。在京城的许多交警手里,有一个车牌号码清单需要牢牢记住,也许不经意间,就会错拦下一辆高级官员的车。同样在一个地方城市,重要人物的车牌号码也是当地交警们需要做的功课。

    特别是随着一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又出现了乱配备高档车的问题,一些地区甚至乡科级干部都配高档车,更别说县长、处长了,美其名曰是“工作需要”,但其实质,就是享受特权。

    社会上私家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是0.82万元,而党政机关单位公车则高达3万元以上,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有的部门和人员还采取虚开加油、维修发票等手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与国外相比,尽管我国国内的许多地方都有所谓的“条例”、“规章”、“措施”等等,却没有一套自上而下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公车使用人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天然反对公车改革。在财政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在法律缺失的情况下,公车使用改革的“雷”会不断地打下去,局部也会下些“阵雨”,但如果体制不改,法律不建,公车改革不可能奢望有实质性的突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父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