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汕头蓬州杨氏天褒孝节坊

(2017-06-26 02:56:12)
标签:

节孝坊

汕头

旅游

历史文化

蓬州所城

分类: 汕头历史文化名迹

天褒孝节坊位于位于汕头市金平区鮀江街道蓬州村。在原蓬州所城内靠北门处。

在桑浦山汕头去潮州庵埠方向的路直入一千多米。这路口,向前去潮州,转入就是天褒孝节坊的所在了。


在桑浦山汕头去潮州庵埠方向的路直入一千多米。这路口,向前去潮州,转入就是天褒孝节坊的所在了。

还未到天褒孝节坊,前面的大树下就是蓬州所城城墙的残存了;榕树那分岔路,从右边就可到石牌坊。


还未到天褒孝节坊,前面的大树下就是蓬州所城城墙的残存了;榕树那分岔路,从右边就可到石牌坊。

蓬洲古城墙</p><div>蓬洲古城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城墙周长约2000米,高约5米,石砌而成,设四个城门。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修建;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重修。后在1959年拆城时因榕树根盘缠,而遗留下了东门、北门两小段古城墙。位于蓬洲东门第内附近的残墙,长8.3米,宽2米,高4.3米;位于北门真君宫前的残墙,长5.2米,宽1.5米,高3.2米。当时的古城墙建筑风貌可以在这两处略窥一斑,残垣上都生长有参天古榕,树根盘缠着纵横交错的石头,甚为壮观。</div><p>


蓬洲古城墙

蓬洲古城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城墙周长约2000米,高约5米,石砌而成,设四个城门。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修建;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重修。后在1959年拆城时因榕树根盘缠,而遗留下了东门、北门两小段古城墙。位于蓬洲东门第内附近的残墙,长8.3米,宽2米,高4.3米;位于北门真君宫前的残墙,长5.2米,宽1.5米,高3.2米。当时的古城墙建筑风貌可以在这两处略窥一斑,残垣上都生长有参天古榕,树根盘缠着纵横交错的石头,甚为壮观。

有当时这榕树,才使所城最后还有留下一点遗迹。


有当时这榕树,才使所城最后还有留下一点遗迹。


 


 

强大的树根盘住这么多的石条,有如巨榕吞石,实为一景。


强大的树根盘住这么多的石条,有如巨榕吞石,实为一景。

转了个路口就看到天褒孝节坊了,与老爷宫的古城墙遗址相差二三十米。天褒孝节坊是清朝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清廷为旌表蓬洲儒士翁依士之妻的孝节,在蓬洲所城北门附近,用灰岗岩石筑砌成三门四柱一楼式的建筑体,现此坊仅存中间一门二柱。


转了个路口就看到天褒孝节坊了,与老爷宫的古城墙遗址相差二三十米。天褒孝节坊是清朝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清廷为旌表蓬洲儒士翁依士之妻的孝节,在蓬洲所城北门附近,用灰岗岩石筑砌成三门四柱一楼式的建筑体,现此坊仅存中间一门二柱。

这牌坊本来是四柱三间的,不知何时,左右两间都不见了,只剩中间;正面给一家小店的遮阳蓬挡住了,正面看不清。牌坊最上面写着“圣旨”,匾额大字“天褒孝节,左右还有写一些小字,大概也就是当官的和节妇的介绍,看不太清


这牌坊本来是四柱三间的,不知何时,左右两间都不见了,只剩中间;正面给一家小店的遮阳蓬挡住了,正面看不清。牌坊最上面写着“圣旨”,匾额大字“天褒孝节,左右还有写一些小字,大概也就是当官的和节妇的介绍,看不太清

背面


背面

横匾正、背面正中自右至左同刻“天褒孝节”四个高0.55米、宽0.44米的楷书阳文大字,两边落款用阴文竖刻,书体为楷书,每字高0.04米,宽0.06米,内容是:“礼部尚书总督广东广西等地方军务兼□□□都察院右都御吏加八级礼毓眴;钦命巡抚广东等处地方协理军务兼理运饷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六级杨文乾;钦命广东学□□□□□学士加二级惠□□□□□□□□□□□□□□军务中宪大夫潮州府知府加四级张日谦;潮州府澄海县知县加一级刘琦龄;澄海县儒学教谕孙天木、训导区文曜;雍正六年三月榖旦为旌表节孝杨氏立。”背面横匾下方横梁自右至左用阴文镌刻“旌表儒士翁依士之妻杨氏”11字楷书。每字高0.15米,宽0.13米。

最上面圣旨石为“恩荣”;中间为“天褒孝节”;最下面刻着“旌表儒士翁依士之妻杨氏”。


最上面圣旨石为“恩荣”;中间为“天褒孝节”;最下面刻着“旌表儒士翁依士之妻杨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汕头蓬沙书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