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阳石母山双峰寺

(2016-11-04 08:49:25)
标签:

双峰寺

石母

桂岭考场

揭阳

旅游

分类: 揭阳历史文化名迹

双峰古寺广东揭阳揭东县桂岭镇半村石母山,是潮汕三大名刹之一·古寺于宋绍兴十年庚申(1140),由释法山禅师创建,香火兴旺,造福四方。南宋景炎元年(1276)寺被毁,32年后规划重建,又2年动工,年余落成。元末又毁于战乱,至明初迁建于揭阳县城东门(1991年12月10日重建落成开光。)1992年起,聘释耀瑜为住持,开始重兴,至2000年10月已建成大雄宝殿、鼓楼、钟楼,一座宏伟庄严的寺宇不久将耸立在石母山腰上。


双峰古寺广东揭阳揭东县桂岭镇半村石母山,是潮汕三大名刹之一·古寺于宋绍兴十年庚申(1140),由释法山禅师创建,香火兴旺,造福四方。南宋景炎元年(1276)寺被毁,32年后规划重建,又2年动工,年余落成。元末又毁于战乱,至明初迁建于揭阳县城东门(1991年12月10日重建落成开光。)1992年起,聘释耀瑜为住持,开始重兴,至2000年10月已建成大雄宝殿、鼓楼、钟楼,一座宏伟庄严的寺宇不久将耸立在石母山腰上。

时不时有听过石母山双峰寺,就是太远了没时间来;终于,来桂岭考驾照,刚好有空在地图上度了一下,才知道石母山就在旁边,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就来到山上看看,石母山并不是很高,而双峰寺就建在山下,为了表示与揭阳市区双峰寺的区别,这里就叫双峰古寺,古寺为新建的,全部看起来就大、新、气派。这个是古寺的大门。


时不时有听过石母山双峰寺,就是太远了没时间来;终于,来桂岭考驾照,刚好有空在地图上度了一下,才知道石母山就在旁边,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就来到山上看看,石母山并不是很高,而双峰寺就建在山下,为了表示与揭阳市区双峰寺的区别,这里就叫双峰古寺,古寺为新建的,全部看起来就大、新、气派。这个是古寺的大门。

千手观音娘娘


千手观音娘娘

寺里景色


寺里景色


 


 


 

气派


气派


 


 


 


 


 


 

这寺里还有左右很多没有看。


这寺里还有左右很多没有看。

寺庙没有路直通山上,要在寺旁往山上去才往。


寺庙没有路直通山上,要在寺旁往山上去才往。

山上好些石头都给人为破坏的了。


山上好些石头都给人为破坏的了。

继续往上,山并不高,路也好走,闲时来山上走走也是一件不错的乐事。


继续往上,山并不高,路也好走,闲时来山上走走也是一件不错的乐事。

石母石


石母石

石母娘娘弯腰传说<div>古时南天皇母,骄逸成性。一天,心血来潮,想造一座天界巨型花园,植奇花异草,养珍禽名兽,筑一天桥通二座假山,桥面以一整体石块磨平铺成。便派人备石料。</div>


石母娘娘弯腰传说

古时南天皇母,骄逸成性。一天,心血来潮,想造一座天界巨型花园,植奇花异草,养珍禽名兽,筑一天桥通二座假山,桥面以一整体石块磨平铺成。便派人备石料。

石母石前为石母娘娘庙。


石母石前为石母娘娘庙。

登山拜石母娘娘:石母屹立山之颠,<div>俯望四方保万民;今临桂岭考驾照,自先登山求神佑;山间径曲木苍苍,风歌雀舞一路伴;未置薄礼献神前,唯有感恩心常在。</div>

登山拜石母娘娘:石母屹立山之颠,

俯望四方保万民;今临桂岭考驾照,自先登山求神佑;曲径幽幽木苍苍,风歌雀舞一路伴;未置薄礼献神前,唯有感恩心常在。

石母石后面


石母石后面


 


 


 


 

这树根能当椅子坐


这树根能当椅子坐


 


 

松树的种子。


松树的种子。


 

本来也想去找看那仙人石和米瓮石,还是不知道在哪?没找到,这些也许只有本地人才知道了。


本来也想去找看那仙人石和米瓮石,还是不知道在哪?没找到,这些也许只有本地人才知道了。


古寺的民间神奇传说——

和尚坟

石母双峰寺创建后,有一年,寺僧多达99人,苦修正果,遐迩闻名。

忽有奸人向官府诬告说:“古寺内设地道,直通丰化(白塔元联),秘密勾结。寺僧每天练武、习艺、学法,僧人逾百,必欲造反……”官府即派人马查剿该寺。住持说明佛门一心行善救苦,并无越轨之事。官差四处搜查,并无发现“罪证”,只得扫兴而归。

过几天,再查剿,围住寺院,堵住大门,以防僧逃出。住持一面与官兵讲道理,一面示意众僧速向西突围。官兵追捕之,直至柏旺村山腰,不见众僧影子,只有一片芭蕉园。时烈日当空,官兵只好在芭蕉树下乘凉。骤然风云突变,刮起狂风,蕉叶有如一双双巨掌,给官兵一个又一个耳光。他们又怕又气,猛抽出佩刀,向身边芭蕉狂砍,顿时鲜血直奔。原来,那些芭蕉,是众僧变的。可怜众僧在那水鸡池旁山坡上,惨遭杀害。官兵又回去火烧寺院,才回去领赏。

村民闻讯赶到,只见尸首满坡,水鸡池变红了,不禁跪下痛哭。长老悲愤地说:“我们把这些尸体就地掩埋吧,可让后人悼念!”于是,成了和尚坟,远近闻名。

第二天,有村民在坟顶栽下山菊花,池旁青蛙早晚哀鸣。

仙人石

南宋时,一天辰时三刻,一云游仙子驾祥云往南天而来。行至双峰山上空,俯视一番,但见五彩祥云,经声、钟磬悦耳,不禁降落云头,飘然而下。到东南面山腰一石,停足坐下,尽情欣赏茂林修竹,山凤飞舞,云雀欢鸣,酷似仙境,遂有留连忘返之意,无奈时候不早,只得飞向山腰寺院,参拜佛祖,再上山峰拜石母娘娘,少顷驾云而去。

当年,云游仙子下凡停足之石,至今仍有明显凹下足迹,坐处也有两处凹下。后人将其称为“仙人石”。

米瓮石

寺后,有一米瓮石,它有一向下小出口,乃漏米之处,是寺之米仓。寺僧近百,不需买米,每日由伙头挑筐到石瓮前以手一敲,米即从出口漏下,不多不少,刚好供当日就餐之用。

宋末大旱,哀鸿遍野,住持遂命僧每天多煮粥布施。饥民日多,石瓮出米照供无误。一晚,伙头僧老是睡不去,饥民们挨饿的可怜形象老是浮在脑海,忽然想到,何不把石瓮出米口凿大一点可多出米赈民?当即叫醒数僧,说明想法。一致赞成,即拿钻、锤去凿大石口,然后回屋喜睡。

翌早,僧挑筐取米,照例往石口一敲,米却不出,再敲仍不出米。失灵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潮州韩文公祠
后一篇:潮阳灵山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