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宁洪阳城南门遗址

(2013-12-03 00:27:19)
标签:

方唐仁

历史文化

普宁

洪阳

旅游

分类: 普宁历史文化名迹
洪阳城南门遗址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城内,据史书记载,明朝嘉靖年间,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开发,潮州府潮阳县西境洋乌、戎水、黄坑三都日渐殷实富足,但三都离县城一百七十余里,“势难遥制, 重以山寇屡扰”,巡按陈联芳、总督张臬等疏言“宜割三都设县治, 以便统驭, 取名曰普宁”。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丁未(1563年2月20日)明朝廷批准析潮阳县西境洋乌、戎水、黄坑三都地域劝普遍宁谧”之意首在今普宁市境内首置普宁县,并建筑城郭。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普宁首任知县赵钺到任,县衙初置于戎水都(今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境内)贵屿村,但因建县后“徭役供乞等项”陡增,朝廷缺乏对新县治的后续财政支援,县治城池迟迟未能修筑。万历三年(1575 年),方李七姓呈请移县治于黄坑都厚屿地区,并表示“愿舍二家地为县址”,“割居地立衙宇”,囿于经费,知县刘钝放弃了营建戎水都贵屿的临时县治,于厚屿(今洪阳)营建城垣,因地处洪山之南,故又称“洪阳城”。民国二十三年(1934)县长曾友文拆除城垣,现普宁古城早已圯,仅存城基遗迹和水关,南门(迎薰门)残存门道。今洪阳镇中部南北方向的街道“城顶路”即故城之东城墙址,由南往被环绕北村,又转向绕西村,再转环绕南门(村)至南门口接东城,平面城环形。周长约一千八百米,有一处残存城垣宽约五米。
今天,洪阳古城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游玩的好地方,尤其是南门遗址,更是少不了的地方,也是洪阳的一个地标来的。
pic
南门遗址在洪阳至棉湖方向的公路边,由这个写着城隍庙的路口进去。
pic
到了第一座桥,南门遗址就在旁边了,这座桥下的小溪就是以前的护城河了,桥再过去的路就叫城顶路,顾名思义,以前的城墙就在路下了,这路边,一边比路低很多,一边一样高,低的一边就是旧时城内了。
pic
这路口下去
pic
南门遗址就在那树边
pic
这为古洪阳城边内则街道
pic
榕树
pic
洪阳南门  是原来洪阳城南门迎薰门的遗址依照原貌而重建的,城门上仍立有老鹰雕塑。该老鹰除了与旧时显灵御敌护卫洪阳城有关之外,据闻还有另外一个传说,即洪阳南门外远处有一山丘,形状如出洞之蛇,且正对着洪阳城,故精于堪舆之术的古人,便于城顶上设置一老鹰雕塑,以其天敌之义,镇压该“蛇”对城池的威胁。这老鹰最早是何时立在南门上的就不知了。
pic
近看
pic
护城河上古老的石板,不知多久了,宽厚的石板已经给磨损了很多。
pic
站在石板上看护城河,护城河河水由前面的洪阳河引入,流经南门到东门再入洪阳河,这条护城河叫金带河。
pic
金带河碑,
重修
金带河
2009年农历六月十二日立
pic
南门
知县王階春重修
道光二十七年岁次丁未吉立。
王階春后来当了揭阳县知县,参与了对许阿梅起义的镇压,后来于咸丰六年九月初三被吴阿顶、吴阿智、吴阿干杀死。
pic
站在南门向前看,古老的南门外大街。
pic
站在南门上向城内看,直入可达名胜古迹太平桥及普宁旧县衙。
pic
南门古迹重修记
普宁旧邑,洪阳古城,地处厚屿,面迎铁峰,建于明万历十四年,地沉钟灵,瑞气笼罩,城池虽狭,精英层出。
清顺治十二年,海寇肆虐,城垣毁剥,翌年知县张如榜奉檄复任,修筑如旧,几经沧桑,城垣屡陷屡修,民国三十年,日机频袭邑境,为避战乱,城墙拆除,只留此门。
为光耀文物,社会贤达暨本会执事戮力同心,勘核史料,斥资重修,是为志。
保城帝君庙理事会
公元2009年己丑夏立
pic
残存一部分的去思碑,在南门内侧街边,不知是记谁的,上面好像有皇清康熙字样,有可能是康熙年间的,会不会是当时的一个普宁县知县安定枚有关呢?
pic
在城内看南门。
方唐仁
2013.12.03
pi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