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1日

标签:
李邕、杜甫诗 |
分类: 感悟杂谭 |
——我写杜诗“蕴真 落日 ”句
俞黎华
今年,是赵孟頫逝世700周年,济南纪念这位曾在这里当过领导的大书画家,不仅因为他在任上颇多善政。主要是他创作了脍炙人口,美化赞颂济南的诗与图。诗是《咏趵突泉诗》,图是《鹊华秋色图》。 这都是已经并将继续流传千古的艺术杰作。再则,身为书法巨匠的赵孟頫,也是千古英杰。一句“结体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的高论,令后人讨论了几百年。“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的四顶桂冠,唯独一顶戴在元朝人他的头上,不知是依了啥子标椎。所以济南人纪念他,都是理所当然。赵领导也当之无愧。
但是,我由此想到了另一位:赵的老前辈,姓李名邕的人,赵的书法老师。早在745年,李邕也来过济南,他是以北海太守身份,来济南探望他的老朋友。齐州司马李之芳的。李又邀请时在济南的大诗人杜甫,在历下亭陪宴李邕。这场酒局不知从何时喝起,但知道是哈到了至少是日落时分。从杜诗人“蕴真惬所欲”的感受看,绝对是场含金量颇高的大酒。何以见得?我是评其《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中体会出来的,不仅是喝到“落日将如何”,可见诗人喝的相当酣畅,否则是不会在这首诗里,吟出“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之叹!可以说从此以后,但凡介绍济南美如江南的解说中,几乎都离不开这句诗,可以说是引用量超大的金句。后来刘凤浩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虽然亦风传颇广,但比起杜诗,依然相形见绌。君不见,杜诗从景物一下就升华到济南的人文历史,有感而发的,格局明显高于仅从大明湖的迤逦风光所描绘的 “四面,一城”景致之语。后来流寓济南的那位爱吃辣椒的湖南人何绍基,不满足于在趵突泉泺源书院著书课徒,还用凡人难以承受的回腕法,书写下杜甫的这一名句,并镌刻在历下亭的楹柱上,从而留下了此地“诗书景三美”的佳话。
最让我感叹的是杜诗中“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这十个字。不仅是诗人对当时与会者们,情真意切的交流所感到心满意足的愉悦和会心欢快,从而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但是落日这个字眼,让老夫自然想起了自己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处境。所以还要将“蕴真惬所欲”的追寻坚持下去。还有,诗人在最后两句,将全诗升华到哲学之境:“贵贱俱物役”的认知,和“从公难重过”的感叹。俞氏乎将杜诗的“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改为“蕴真惬所遇,落日乐如何”。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