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知道的著名书法家姜守迁先生

(2022-06-25 06:38:07)
标签:

鲁赤水

千佛崖

杂谈

分类: 我与书法

                              我所知道的著名书法家姜守迁先生

                                                                                   俞黎华 文 

 我所知道的著名书法家姜守迁先生


 在济南千佛山攀山东路,兴国禅寺下面的牌坊上,前后有“云径禅关”“峰回路转”两块隶书题写的匾牌,分别为省城济南两大隶书名家黄立孙、姜守迁先生于1973年所书。我生来虽晚,但与这两位老书家还是有一些缘分的。
  
在我曾经写过的回忆黄立孙先生文章中谈到,我平生第一次见到黄先生,向他请益书法时,黄先生建议我到同住东流水街的姜先生那里请教,说姜老是教师出身,会教学生。

我所知道的著名书法家姜守迁先生

在我的故居东流水街,上个世纪60年代,街上有两座颇为醒目的二层小楼, 南首的小楼是1927年中共山东省委秘书处旧址,也就是周边居民所说的“王尽美小楼”;另一座是60年代中期,在街的中段盖起来的青砖粉墙,造型别具的小楼。矗立在当时大都是低矮破旧的民房之中分外别致,姜先生就住在这座小楼里。虽然街道改建成五龙潭公园,但这两座小楼还都保留下来。笔者虽然与姜先生是邻居,但无缘面识老人机尊容。查阅资料所知,摘录于下:

     姜守迁(1897.21982.4.) 原名姜椿年,字受倩、寿千、守迁,号史迁,以字行。山东平度人。青少年时代就读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山东省立第九中学。“五四”期间,曾被选为学生会长,并作为山东代表赴上海参加学联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28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后从事教学及教育管理等职。1940年,出任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之参议室参议长。后又任胶东公学校长。济南解放伊始,任济南市立第一中学校长。后与省立女中合并,改称济南第二中学,仍任校长。1955年任济南教师进修学院院长。1959年济南市博物馆筹建,调任馆长。为济南市文博工作做出贡献。直到1974年离休。曾任济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史研究馆理事,济南市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济南市一、二、三届政协委员。 1982423日病逝于济南。

    姜守迁先生自幼受过严格的传统国学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年青时参加革命,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和文博事业。他长于书法、蓄砚,这两个爱好与其经历密切相关,所以他被称为教育家、文博专家、书法家、收藏家。

    我与姜守迁先生虽然是街坊家,但是——我住街之南,君居街中间,每天临君门,终生未曾见。加之我年轻,也没有机缘和勇气向老人家请益。直到我在撰写《山东省志文化志》时,为了了解姜先生的情况,专门请教他的学生济南文物店崔明泉经理。崔告诉我:姜先生早年写魏碑,左右手均能作书。后来专攻隶书。姜先生作品社会上流传不多,这与他无意作书家的淡泊书写态度不无关系。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安建华,“文革”期间曾随姜先生学习书法,他曾对我说过,姜先生不轻易为人作书,如遇一般求书者,多委婉推辞。比如冬季向他求书,他会说等天气暖和一些时间;待天暖和起来的时候,他又会说等天气凉快一些时再写。其实这样做,正是体现了姜先生作书所坚持他的“多临、多写、少上墙,不是精品不展出”自律严谨的精神。(联想当今书法圈,几人能入清凉界?)记得姜先生刚搬来的头几年,有一回春节前夕他写的,贴在自家大门上的春联没多久,就被爱好者暗下揭走了,也或者是姜先生的字求之不得,只好“另辟蹊径”所得的一种手法吧。

     姜守迁先生写汉隶,笔者以为,主要取法《曹景完碑》,参以《孔龢》《韩敕》二碑。既保持了曹全质朴飘逸、圆润自然的原味,又强化了纵向伸张的高古之态。出手轻松自如,浓郁的汉隶韵味之中,依稀可见今隶的痕迹;落款他亦喜欢用带有浓重 隶书意味书体题写。清朝掖县隶书高手翟云升,对山东的隶书影响很大,但翟没有脱去其师桂未谷一味曹全的藩篱,由此关照姜先生的隶书,反倒有了自家的路数,实属难得。在上世纪1978年《济南市书法篆刻作品集》收录有他的隶书作品,我前几年到四门塔游玩时,在佛像雕塑摩崖处,意外见到他隶书题写的“千佛崖”刻石题字。

我所知道的著名书法家姜守迁先生
                               这个珍贵的砚台,由姜老家属捐献给济南市博物馆

姜守迁先生酷爱收藏砚台,蓄有不少名砚,其中包括明朝御赐孔府玉堂砚、高凤翰虫蛀砚等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砚台。他将自己的书房颜其名曰“斯珍馆”。据说到姜先生家去做客,如果他能将其收藏的砚台主动拿给你看,来客绝对有了座上客的感觉。1964年收藏殷富的权贵鲁赤水,曾慕名登门赏砚,在向姜先生索取姜十分钟爱的高凤翰虫蛀砚未果后,又乘人所难,象征性的用25元钱,买走了一块带紫檀木座色如翡翠的海底石,姜先生说这件清供,一位青岛老友曾用100元他都没舍得易手。

还有一事可以补充,我在多年前博客中,意外识得姜公子宝宁大兄的夫人,由此与他们夫妇,有了一次难得的相逢聚会,那天是他们夫妇骑一辆电动车来到寒舍的,现在想来真是难得。虽然与姜老先生无缘相见,但与他的后人相识相聚,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