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芥末

(2021-01-11 16:46:38)
标签:

芥末的发制方法

杂谈

分类: 人生鸿痕

          芥末

                俞黎华

 

大概是2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原因,我喜欢上了芥末。

 

 当时我住在老东门附近,这里有一个比较大的街道集市。有一年春节前夕,看到一个卖芥末的。我不知何物,更不知如何食用。听卖芥末的老者说。过年吃水饺,蘸上芥末,那滋味就别提多么好吃了,也可以调制凉菜……见路人皆买,我亦从众买了二两。回家按那人所说,将芥末如法闷制,(方法很多,他说的是将芥末温水调成粘状,油纸包好,上笼屉,开锅蒸10分钟)晾凉配上醋,水饺蘸食果真好吃。

 

  从此以后,我就将芥末当成年味中不可或缺的滋味。每逢春节将至。我自然会到街上,去找卖芥末的那位老者。据他说每当小年之前,他就开始在附近的几个菜市游卖,一年就卖半个来月。 一连几年吃了他卖的芥末。自发地当上了他的代言:遇到不知何物和怀疑芥末掺假的旁观者,我会当初像给我介绍的人们那样热情介绍,这就是所谓口碑相传吧。那位卖芥末的就会拿我说事:这位老师儿一开始也不知道,现在吃上瘾了……

 

   以后我搬家了,再也没吃到那么正宗的芥末,想吃的时候,就在超市买芥末油,那味道光呛不香,买不好买成卡拉的,要多难吃有多难吃。后来吃日本料理时发现,其主要调料辣根,在超市也可以买到,但是虽然超级辣,也够呛,依然没有芥末仔碾成粉,再闷制的那种呛眼辣嗓回味香。我属于“宁可跑折腿,也不能亏了嘴”的食货,曾四处寻觅去买芥末粉,这东西只有冬至前后才开始压制,芥末不像八角、桂皮等调料经久耐存,一般放半年就会变质,味道大打折扣。所以买芥末,可不像打酱油那么容易。

 

  后来才了解有关芥末的知识:芥末有源于中国的黄褐色的芥末,和源于欧洲的青芥末两种。黄芥末作为一种常见的辛辣调料。是芥菜的种子研磨而成,呈黄色,微苦,多用于凉拌菜。比如老北京的炸酱面,离不开的辅料食材芥末白菜墩,除调味外,民间还用黄芥末内服治疗呕吐、脐下绞痛外敷治疗关节炎等。

 

芥末

   绿芥末 是山葵,呈绿色,其辛辣气味强于黄芥末,且有一种独特的香气。由于芥末具有解毒之功效,日本料理中生鱼类较多,故芥末多用于日本料理。西洋芥末和日本芥末在外观上像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但其辛辣味道的化学成分完全一致。西洋芥末的辛辣程度平均比日本芥末强1.5倍。至于中国很多寿司店都是用的辣根, 其实是用淡黄色食用染色剂调成的绿色辣根酱。

 

   后来我专门到调料市场去买芥末粉,都令我不快。一是不良商贾掺假,往芥末里掺玉米面是惯用手法。而且眼观真假难辨。还有一种“污染”,卖调料的用一个勺子挖不同的调料,将芥末味给污染了。大概我因了不吃羊肉的原因,所以对孜然这种调料是深恶痛绝,只要有一丁点孜然味的食品,别说品尝,我都会退避三舍。说得再远一点,现在许多食品,把原本用来烤制羊肉的滋然滥用,比如肉类制品、熟制食品、甚至汤菜都放此物。令我大伤胃口!有一次朋友为我买来一斤芥末,带有孜然的味道,问他方知,果然调料市场买的。如此这般,买到正宗原味的芥末,就更不是一件易事。

 

  一次我在弟弟家吃饭,发现他买的芥末挺正宗,也是在集上买的,听他表述,相似当年我买芥末的卖家。除了面貌还有一个重要的相似之处,就是光卖芥末一种调料,厨师行里有“猪肉不(花)椒,羊肉不(大)料”规矩,反映了调料串味是很严重的“污染”问题。

 

   去年在大哥家吃年饭,他特别给我介绍,说他在大辛庄集上买的芥末,我调制果然味道不错,价钱从当年的两块钱一两,涨成3.5元一两。大哥仅买了5元钱的,我不客气将剩下的芥末归我所有了。

 

    昨天章丘的朋友带给我一袋芥末,今天中午食之,果真正宗,调一盘白菜心,海蜇皮,粉丝外带鸡蛋丝,青蒜末佐味,吃了整一盘,食罢余味未尽,俞氏乎就有了这篇谈芥末的文字。

          20.12.24平安夜

附:发芥末的方法

1.芥末可用沸水泼制。搅拌均匀后,把盛芥末的容器浸泡在沸水里,凉后辛辣钻鼻!。

2.芥末也可用凉水泼制。搅拌均匀后,把盛芥末的容器放在蒸锅里蒸10分钟后晾凉即可。

3.如果是在北方或其它在冬季生火炉取暖的地区,芥末也可用凉水泼制。搅拌均匀后,把盛芥末的容器放在炉盘上(火炉旁)烘烤加热。再晾凉即可

4.芥末用凉水泼制时,搅拌均匀后,把盛芥末的容器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再晾凉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油条配甜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