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良,安徽至德人。一九三三年一月出生,一九四八年前后就读于北平弘达中学高中部。在校读书期间,受进步师生的影响,思想开始发生变化,逐步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据他自己回忆,曾有一位同学(后知道是地下党员)送给他一本叫《唯物史观精义》的书,他从阅读中了解到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的一些全新的方法,有了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到了读高二时,教英语的王老师将毛主席《论人民民主专政》译成英文教材,带领学生逐句研读,使学生初步懂得了一些政治常识。这些哲学知识和科学理念的影响,促进了他的成熟和成长。
他读高三时参加了开国大典游行。当弘达中学的队伍走过天安门城楼,大家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时,正在检阅的毛主席也高呼“人民万岁”。这一领袖与群众互动的场景,令他激动不已,成为他一生奋斗不止的动力。
解放后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一九五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三年毕业参加工作。他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从事的也是这一工作,一直到八十岁还坚持站讲台授课。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教授,博导,最终走向各级领导岗位,还曾担任过最高师范院校的领航人,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他的一生起点是在弘达中学,是弘达这一块沃土滋养了他。只有不忘初心的人,才能奋斗不息,并且有建树有成就。
他的主要论著有:
《德育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多彩的校园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
《思想道德修养》(北京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