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研究专家蒋维乔

(2023-08-07 10:40:13)
标签:

蒋维乔

谛闲法师

分类: 谈心读书会
     看谛闲法师生平,往往全看到蒋维乔的名字,实际上,蒋维乔是一位哲学家、佛教研究专家。从网上查阅的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其人在佛学研究方面的贡献。蒋维乔(1873—1958),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养生家。字竹庄,青少年时,因主张“不主故常,而唯其是从之”而自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 他7岁入私塾,从师学习《鉴略》《左传》《古文观止》等,20岁中秀才。经过科举考试,进入常州府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起,先后入江阴南菁书院和常州致用精舍继续深造,弃八股文,研究“西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南菁书院改为江苏高等学堂。
    蒋维乔青少年时衰弱多病,医治服药无效。后来自创呼吸静坐养生法,坚持锻炼,体魄日益康健。1914年他总结自身静坐实践经验,写成《因是子静坐法》一书,连印6版,畅销全国乃至东南亚与欧美诸国。1918年遇到谛闲大师在京传法,讲授圆觉经,于是从师修习天台宗止观法门。后依据小止观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旁及他种经论,附以己意,编成《因是子静坐法续编》(1922年)。他是中国倡导科学气功静坐法的第一人。
    1921年,太虚大师于北京广济寺宣讲《法华经》,维乔与夏仲膺、庄思缄、胡瑞霖、夏寿康、马冀平等参加听讲,太虚大师特别在南池子夏宅,为维乔讲授因明学,因明学为佛学中的论理学,是最难理解的一门学问,此为维乔亲近太虚大师之始。后来谛闲老法师与太虚大师之间形成新旧对峙的局面,维乔始终保持超然的立场,不左右任何一方,其原因在此。
    维乔是近代居士佛学的代表人物,又是南方高等学府开讲佛教哲学的前驱先路。四十余岁皈依天台大师谛闲,倾心佛学研究,修止观法门,又与太虚交往,并从之习因明学。五十余岁又专修密宗等,是一个禅净双修、显密兼备的佛教学者。维乔首先于东南大学开讲《佛学入门》《百法明门论》等。其佛学著作有《佛学概论》《大乘广五蕴论注》《因是子静坐卫生法实验谈》等,传诵甚广。《中国佛教史》则是其佛学研究的一部力作。
    蒋氏对佛教哲学自有其独到见解。他认为“古来创设宗教者,殆无不对宇宙之大原,从事考察”。一方面考察宇宙的生成,另一方面考察现象产生之本体,进而考察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就本体而言不外有神论(人格神论)和泛神论(即天神论)两种,佛教的宇宙观则属于后者。他进一步指出:小乘佛教视世界道德为神,视绝对理想为实在之反映,是伦理上的泛神论。换句话说,小乘佛教是特殊的泛神论,大乘佛教则直视宇宙万有为神的实在,是普遍的泛神论。就现象而言,佛教哲学属缘起论,而说明宇宙本质的性质,它又属实相论(摘自维乔著作《佛学概论》)。泛神论、缘起论及实相论三者构成了维乔佛学思想的理论支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