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谈心杂志
谈心杂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970
  • 关注人气:1,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更多>>
博文
(2025-09-05 11:03)
标签:

文学

李涵秋

分类: 谈心读书会
      现在熟知李涵秋的读者已经不多,但研究文学史的专家却对其评价很高,李涵秋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查阅百度百科,我们可以了解到,李涵秋(1873~1923)清末民初文学家。名应漳,字涵秋,号韵花,别署“沁香阁主人”。扬州人。20岁中秀才。29~48岁,先后到安庆、武昌作家庭教师。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返回扬州。宣统二年(1910)起,任两淮高等小学文史地教员,后兼任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国文教师。1921年赴上海,主编《小时报》,兼为《小说时报》及《快活林》等报刊撰写小说。次年秋,辞职返扬州,未几病逝。
      涵秋的逸事很多。据说他每次去上课,总是骑着一匹毛驴到学堂去,优哉游哉,令人想起在驴背上觅诗的古代骚人。他喜欢养鸟,认为鸟鸣可以助其文思。他初次到上海时,友人领他乘电梯,他惊讶地说:“这房间怎么这样小?”每逢友人相聚会餐,别人吃西餐时,他总是单独要一份中餐。他的眼睛高度近视,有一次去访周瘦鹃,晤毕告辞,但一二分钟后又折回原处,
标签:

文学

林语堂

分类: 谈心读书会
      林语堂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多方面的贡献,但在许多读者眼里,尤其是在一些文学爱好者眼里,林语堂有散文可能影响更大。据百度百科介绍,《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他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这本书译为《瞬息京华》,1939年发布首版英文版。
      《京华烟云》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二战爆发,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京华烟云》在出版后,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十分畅销。1975年,林语堂凭借《京华烟云》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小说共三部。第一部《道家女儿》,写1900年到1909年。八国联军入侵的
标签:

文学

冯至

分类: 谈心读书会
       最近有朋友不断提及冯至的诗,尤其是冯至的诗《我是一条小河》。这首诗是冯至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人比作小河,然后以其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委婉地表达出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谊,于哀愁中见执著。在整体上,它间用对偶与复沓,格调幽婉、韵味浓烈。此诗被选入中学语文、大学语文等多本教科书中。
      冯至的诗深情委婉,有独特的风格。他曾经赢得鲁迅的赞誉,说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此诗是一首爱情诗,主要写情意的获得与失落。但内心的激情不采用直接倾泻的方式,化为客观形象,于娓娓的叙述中寄托绵缈缱绻的情怀,呈现婉曲的风格。
      据百度百科介绍,此诗的感情推进取迂曲之势,形成三个层面:首节为第一个层面。以后每两节为一个层面。在首节中诗人文笔一转,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它偶遇彩霞般明艳的姑娘,于是情意
(2025-09-04 11:10)
标签:

文学

口语诗

分类: 谈心读书会
      这几年关于口语诗的讨论似乎又热了起来。关于口语诗,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议,至今不为一些诗人认可。所以大家在谈口语诗的同时,还是要兼顾那些反对这一提法的意见,否则我们的讨论往往有失片面和武断。百度百科有相关综合性介绍。据百度百科介绍,口语诗是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中的重要分支 ,其核心特征是通过日常口语构建诗意空间,要求既保持语言表层的通俗易懂,又需蕴含深层审美价值。该文体在第三代诗歌运动中得到系统发展,与意象诗共同构成现代新诗的两种核心表现形式,代表诗人包括于坚、韩东等。口语诗强调对传统书面语规范的解构,主张通过生活化叙事和非隐喻化表达建立新的诗歌尺度,但需严格区分于缺乏诗性跳跃的'口水诗'。在先锋文学理论框架下,口语诗被视为诗歌领域持续进行的语言实验,展现出周期性复兴的创作现象
      这里一定要注意“周期性复兴”这一提法。这一提法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每一代诗人那里,都有口语诗的支持者
(2025-09-03 21:09)
标签:

文学

修真小说

分类: 谈心读书会
      近二十年,网络小说的发展势头一直强劲,其中有一种叫作“修真小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这里从网上查阅相关燃料,从百度百科转发相关材料,帮助诸友认识这一小说类型。
      据观察,修真类小说题材是从古代游仙,仙侠小说,神魔志怪小说以及近代武侠小说、高武小说发展结合而来,有些夹杂着现实网络流行文化,西方古典文化。但它和仙侠小说一样依照着中国本土的道教修炼文化发展起来的新型小说体裁,所以有人说它与仙侠小说是一对亲兄弟,有些仙侠小说和修真小说真不好区分。修真小说和仙侠小说比起来极其着重于修为境界的描写,各界划分根据不同的小说也有不同的种类。一般讲述主人公通过(类似)道教的秘法修炼到达更高的境界。修真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修炼境界等级的描写。这是与仙侠小说的最大区别。修真小说往往比仙侠小说更加的虚幻玄妙,动辄上古大神,三界浩劫,甚至还有奇异大陆,时空穿越,星球大战,题材
标签:

小说

阿q正传

分类: 谈心读书会
     看到一个短视频讲鲁迅的小说写作,认为鲁迅的中篇小说在鲁迅的创作中具有标志性。这里在百度百科转发相关材料,希望对大家熟悉这部小说能有帮助。《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12月,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该小说共分九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该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自轻自贱、守旧排外、逆来顺受、自尊自大等劣根性,通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把落后农民麻木愚昧、自欺欺人的精神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鲁迅通过描写阿Q这个深受剥削压迫而不觉悟的贫苦农民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反映了封建统治者所造成的国民的愚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2025-09-02 15:36)
标签:

冯骥才

小说

三寸金莲

分类: 谈心读书会
      在上周的读书会上大家讲到冯骥才的小说《三寸金莲》,这篇题为《三寸金莲》的小说是冯骥才创作的小说,首发于1986年第三期《收获》,同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这里从百度百科查阅相关材料,提供诸友参考。作为组合小说《怪世奇谈》的第二部作品,《三寸金莲》讲述了贫家女子香莲幼年缠足,后来因“三寸金莲”之美而嫁入富家,又在两次“赛脚”中从失宠到得宠,继而成为缠足习俗捍卫者的故事。近百年来,文学界有许多人写过缠足的事情,通过缠足问题,叙述了新旧交替引发的诸种思考。《三寸金莲》当时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引起评论界很好的评价。冯骥才能过这篇小说,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与反思。现在看这部小说,情节设计得很好,冲突设计得让人出乎意料,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带入感。缠足问题涉及到妇女解放思潮,而妇女解放思潮,如何解放妇女,包括如何让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如何为妇女提供更多的走向社会的条件,至今仍是人们思考的问题。通过小说把自己关于妇女解放的思考体现出来,同时对思想变革进行时代思考,是这部小说给人们的深刻启示。冯骥才的小说故事性强,冲突设计引人入胜,语
(2025-09-02 15:08)
标签:

文学

冯骥才

小说

分类: 谈心读书会
      冯骥才有很多名衔,比如画家,比如文化遗产守护者,再比如领读者,等等,但广为人知的还是他的作家身份。冯骥才有一部中篇小说流传甚广,这就是他的《神鞭》。《神鞭》是天津作家冯骥才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俗世奇谈”系列小说之一,发表于1984年第四期的《小说家》。小说讲述了清末民初的天津卫,小贩傻二接连以祖传一百零八式“辫子功”打败流氓恶霸和日本武士,享誉津门,被称为“神鞭”,然而面对八国联军枪炮,傻二发现自己的辫子功根本无能为力,最终他改弦更张,剪掉辫子,变“神鞭”为“神枪”,成为北伐军中的神枪手。《神鞭》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6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将小说搬上大银幕。清末的天津卫,三月二十二,海神娘娘“出巡散福”之日,津门大办皇会。盐务展老爷新娶的小老婆飞来凤在这一天大出风头,逢会必截,犒赏丰厚。突然,飞来凤的老相好、估衣街上的大混星子玻璃花跳出来横生事端,故意挑衅截会,让飞来凤出
(2025-08-19 16:13)
标签:

文学

作家

蒋子龙

分类: 谈心读书会
      作家蒋子龙以改革小说的形象为人所知,据百度百科介绍,蒋子龙1941年8月生,河北沧县人,1958年8月参加工作,中专学历,编审。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天津文联副主席。现任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他先后出访过欧美亚等十几个国家。
      从《阴错阳差》开始,蒋子龙把思考视点投入到人物性格与历史文化的碰撞上,力图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表现人的心理奥秘,从而描绘出一个立体的全景社会,显示出强烈的批判意向,笔墨愈见沉着老辣。
      1965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新站长》。善于写工业题材。1979年发表《乔厂长上任记》,揭示了新时期经济改革中的种种矛盾,剖析了不同人物的复杂的灵魂,塑造了一位敢于向不正之风挑战、勇于承担革命重任,具有开拓精神的改革者的形象。
      蒋子龙共出版了87本书,显然这是艰苦的劳动成果
(2025-08-19 15:36)
标签:

文学

作家

刘绍棠

分类: 谈心读书会
      很多人都知道作家刘绍棠被称为“神童作家”,但对刘绍棠的作品并不熟悉。这里从百度百科转载部分内容,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这位作家的生平作品。当然,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还是要反复阅读其作品。据百度百科介绍,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1997年3月12日),是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1950年春,因被诗人晏明称为“神童”,“神童作家”称号逐渐流传并被大众认可,又因家乡儒林村临近北运河,又被称为“大运河之子”。
      1936年2月29日,刘绍棠出生在通州。1949年10月,首部微型小说《邰宝林变了》在《北京青年报》上发表。1951年春,刘绍棠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被借调到河北省文联,在《河北文艺》编辑部做编辑。1954年9月,18岁的刘绍棠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春,由康濯和秦兆阳介绍,20岁的刘绍棠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作协中最年轻的会员。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1981年,短篇小说《蛾眉》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5月,《蒲柳人家》(发表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