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田一系列之集大成者——读横沟正史《医院坡血案》

(2025-04-28 16:30:37)
标签:

读书

日本

侦探小说

金田一耕助

横沟正史

本书在我看来算是金田一系列作品的集大成者了,各种奇情诡谲惊悚的情节轮番登场,传统大家族数代人的恩怨情仇交织相映,这些在作者笔下司空见惯的情节,共同构筑了这个在金田一系列中最复杂、最漫长的案件。

 

金田一系列故事中,常常是上代人或上上代人的因果经过数十年的发酵,最终酿成不可收拾的血腥惨案,侦探金田一耕助(きんだいち こうすけ)往往经过抽丝剥茧,追寻当年的真相,继而解开案件谜题。但本案是金田一系列最后一案,在上述这一点上有所改变。

首先就是时间跨度长。金田一接触这一案件后,却没有得到确切答案,由于一封自首的遗书,案件不了了之。直到20年后,新的线索出现,金田一和他在警局退休的老搭档才重新介入到当年案件的重要关联人之中。

20年后的情节在空间上更加广阔,也更具现代化,但与之前的情节有所割裂。

追根溯源,故事的时间根源却远不仅20年,而是足以绵延六代人的阴秘黑暗。

正由于这篇故事时间跨度之长,作者的笔墨也显得颇为啰嗦,在我读过的金田一故事中,这一部小说的篇幅是最长的。

而过于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只能看作是作者的刻意炫技,想要一个足够复杂的案件为金田一的退场增添华彩。

 

横沟正史的小说在逻辑缜密上并不值得称道,但他一直着力刻画的战后日本社会的堕落和人的颓丧算是一大特色,医院坡的破败老宅不仅是惨案的见证者,也是日本社会的缩影,情妇、私生子、乱伦、诡异的婚礼、纵情淫乐与相杀、人头与密谋,都在这腐烂的黑暗中一一上演,又一一退场。

横沟正史的作品有一种对读者精神上的冲击力,这得益于作者对小说氛围的布控,而本书由于视角的频繁转换,大大削弱了这种冲击力。

侦探小说的视角一般要紧跟侦探。从爱伦坡开始,作者喜欢设计一个侦探的搭档朋友作为讲述者,可以随时随地与侦探一同行动,又不会泄露侦探真正的推理导致剧透。

金田一系列也有这么一个讲述者,从早期的金田一案件开始,这个系列就是以小说的名义公布的。即小说中有一个“我”,是这部小说的“作者”,他受金田一的委托,创作并发表这些故事。

但这个作者并不与金田一同行,而是金田一将自己认为能够发表的案件的相关资料交给作者,由作者整理创作。

他们这种关系的缘起,可以在短篇小说《黑猫酒馆事件》(黑猫亭事件)中看到。“我”本身是位侦探小说作家,将搜集到的金田一破案故事进行创作并发表,引来金田一拜访,并委托“我”继续发表他的破案故事。

这种模式导致故事叙述中常常毫无由来的出现“我”的发言,这个“我”与案件并无瓜葛,偏偏时隐时现,不免令人头痛。而在本书中,“我”则真正出场了,虽然并没有真正涉足案件,但也有帮助金田一保管证据的行动。

这种模式很怪,虽然“我”总是在案件结束后才开始创作,可以作为上帝视角,跳出侦探的单一视角,但“我”既参与正在进行的案件,又以经历案件全部情节的视角讲述案件,总有种时间线错乱的违和感。

 

本书时金田一系列的谢幕之作,案件从开始到结束横跨20年,金田一也到了花甲60之年。作者讲述他总在案件告破后陷入虚无寂寥的状态,这起案件时间之长,牵涉之广,也令金田一筋疲力竭,于是一切结束后,金田一散尽家财,孤身前往美国,从此杳无音讯。

金田一年轻时曾在美国厮混,游手好闲,甚至沾染大麻,而由于解决了几起棘手案件,受到日本庄园主的资助。而金田一系列的第一起案件,正是来自这位资助者的委托。如今,系列最后一案结束,金田一返回美国,恰如一个轮回。

 

 

(《医院坡血案(病院坂の首縊りの家),日本作家横沟正史(よこみぞ せいし)著,袁斌译,南海出版公司201411月出版。)

 

 

2025428日星期一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