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忆似水年华——读里罗·莱德·潘尼克《英国黄金时代作家论》

(2024-01-22 19:36:02)
标签:

读书

侦探小说

黄金时代

英国

美国

分类: 读书笔记

这是一部关于侦探小说黄金时期活跃在英国的著名侦探作家的论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背景和方法”,探究侦探小说的发展渊源,第二部分介绍了八位侦探小说作家和他们的主要作品,第三部分则对侦探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罗列。

 

所谓侦探小说黄金时代,大略说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实际上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间段。这时的欧洲受教育阶层不再满足于下里巴人的奇情小说和正统的维护权威的英雄故事,他们既需要刺激,又希望能保持格调,于是,长篇侦探小说应运而生,为读者提供脑力上的消遣,又能获得智力上的满足。

对于侦探小说的起源,普遍的观点认为是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41年创作的《莫格街凶杀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及之后四部以逻辑推理破解罪案为主题的短篇小说。作者对此未加以否认,但却试图从更广阔的范围讨论,认为早期在英国底层阶级流传的冒险惊悚小说为侦探小说的出现提供了广泛的民众基础,侦探小说就是从这类冒险惊悚故事中发展出的分枝,并最终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对于书中介绍的八位作家,我读过的作品实际不多。这八位并非都是英国人,如约翰·迪克森·卡尔(John Dickson Carr)是美国人,奈欧·马许(Ngaio Marsh)是新西兰人,但在黄金时期,他们确实都在英国写作。

一、EC•本特利(E.C. Bentley

这是一位为了反对侦探小说而成为侦探小说作家的人。我只读过他第一部也是最有名的作品《特伦特的最后一案》(Trent's Last Case,又名《独一无二的案子》)。

早期的侦探小说基本都是短篇,发表在杂志上供人阅读,本特利之所以在侦探小说发展史上占据黄金时代之先声的地位,在于他让人们看到侦探故事的篇幅扩展后,对情节的丰富化和案情的复杂化的种种可能。——对于黄金时代来说,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小说篇幅由短篇发展为长篇。

《特伦特的最后一案》直指侦探小说在逻辑上的最大问题,既然侦探一直在搜集各种线索,从而得出结论,那么作者凭什么说侦探获得的线索就是全部?凭什么说侦探最终的结论就是事实?

这一问题,经过后来黄金时代作家们的规范,实际上可以说没有存在的基础。——作家们一直再向读者传输一种观念,侦探小说只是作者的读者之间的游戏,所有线索都在里面,看是读者先发现,还是作者瞒得住。

而本特利这位侦探小说反对者,最终拜倒在金钱的魅力之下,继续创作侦探小说,但再没有达到第一部作品的高度。

 

二、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这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侦探小说作家——之一。但本书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者对克里斯蒂的带有轻视的不认同。

可以看出,作者是那种可以称作持“狭义侦探小说论”观点的人,他认为克里斯蒂的早期作品属于冒险小说,而后来的小说仍然有浓重的冒险因素,或者说,就是披着侦探小说皮的冒险小说。

对于侦探小说爱好者,有时可以看到一些鄙视圈,读日本推理的看不起东野圭吾,读欧美推理的看不起日系推理,而欧美推理爱好者中,克里斯蒂普遍收到鄙视。这里面的原因自然多种多样,但东野和克里斯蒂作品受众的广泛恐怕算是一个重要原因。——若是过于喜欢,岂非泯然于众人矣?

克里斯蒂的作品,内在模式确实过于单一,但她对情节搭配却极为擅长,总是能用俗套的模式写出有趣的故事。她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是开创整个黄金时代的两部作品之一。

克里斯蒂的小说属于“舒适推理”,十分适合中产阶级的消遣,书中的人物永远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故事的开端环境怡人,一切结束后一片碧海蓝天。从1989年到2013年播出的十三季英国电视剧《大侦探波洛》,就十分美妙的展现出这种优雅的英伦风情,充满旧时代的质感。

 

三、A.A.米尔恩

这位作家只有一部侦探小说《红屋之谜》(The Red House Mystery),我没读过。作者最著名的作品大概是小熊维尼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Winnie the Pooh)。

从本书的介绍看,这是主角为两个小男孩的轻松愉快的作品。

由于福尔摩斯的光芒过于耀眼,后来者塑造侦探角色时,总要让笔下的主角与福尔摩斯有着显著区别,甚至有所贬低,但往往会演变成另一版本的福尔摩斯。

 

四、多萝西·L·塞耶斯(Dorothy L.Sayers

这位常常与克里斯蒂并称的女作家大概是作者的崇拜对象,在这一章中,作者将她的12部作品都一一进行了单独的解析。

塞耶斯本人毕业于名校牛津大学,学的是古典文学,对神学有很深研究,所以对侦探小说有一种本能的俯视。侦探小说是她表达观点、探讨社会问题的载体,所以她的小说为侦探小说文学化拓展了道路,内容中也充斥着与剧情无关的哲学化思考。当她发现侦探小说无法满足自己的表达需求时,便开始转向风俗小说,最终将全部经历投入神学,彻底放弃了侦探小说。

如果说克里斯蒂的作品是让人从特定范围的嫌疑人中猜测哪个是真凶,塞耶斯的小说就是探索凶手到底是怎么杀人的,真凶的揭露往往不在结尾,但总要到最后才能完全明白凶手的全部手法,而只要明白了手法,凶手就无所遁形了。

 

五、安东尼·伯克莱·考克斯(Anthony Berkeley Cox

这位作家的作品我也没读过。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八重解答的《毒巧克力命案》(The Poisoned Chocolates Case)。

我们说过,福尔摩斯之后的侦探都是对福尔摩斯的“反叛”,但伯克莱笔下的侦探不仅不同于福尔摩斯,还被故意塑造成讨人厌的形象。他的另一特点是心理学的应用,不是让侦探通过心理学找出罪犯,而是对犯罪者心理的关注和剖析。这大约是导致他以另一个笔名创作犯罪小说的重要原因,这类小说从“是谁杀人”或“用什么方法杀人”变成“是什么导致凶手杀人”,所以被评论家排除在侦探小说之外,其中最著名的应数《杀意》(Malice Aforethought)。

 

六、马格瑞·阿林厄姆(Margery Allingham,或译作玛格瑞•艾林罕

这位女作家出身于通俗文学创作家庭,受环境影响创作小说,写作侦探小说只是因为当时侦探小说很流行。她有时被人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利·塞耶斯以及伊蒂丝·奈欧·马许(Edith Ngaio Marsh)并称为侦探小说黄金时代四大谋杀天后。

我也没读过她的作品。在本书作者看来,她也是受冒险小说和惊悚小说影响很大的人。

 

七、约翰·迪克森·卡尔(John Dickson Carr

这是一位与克里斯蒂一起被并称为侦探小说黄金时代三巨头的作家,擅长“不可能犯罪”,精于密室题材,也有“密室之王”的称号。

在这一章,作者以卡尔作品中的几位重要侦探为线索进行解读。作者指出,卡尔的谜团设计与魔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确,在卡尔的作品中,本身就常常提到魔术和魔术师,也往往将魔术与探案相提并论,有时甚至用魔术的手法犯罪。卡尔的小说,给人的观感就是惊中又惊、奇中出奇,就像你猜不出魔术师下一刻会变出什么样的戏法。

卡尔小说另一个特点是哥特氛围,吸血鬼、女巫、狼人的影子常常在故事中若隐若现,甚至在一部作品中真的出现了超现实因素。

 

八、奈欧·马许(Ngaio Marsh

这是上面提到的侦探小说黄金时代四大谋杀天后之一,新西兰人,但是活跃在英国。她的作品我只读过一部,冗长拖沓,并不出彩。

马许创作侦探小说是“为稻粱谋”,本身热爱的事业是戏剧,她的作品有很大程度受戏剧影响,所以总是开头介绍人物,中间长长的剧情发展,最后的结尾不是一般侦探小说中侦探长篇大论地揭示所有细节,而是十分简短的高潮。这正是戏剧的结构。

另外就是她对多萝西·塞耶斯的模仿,包括侦探形象的设计。但她只模仿适于侦探小说的部分,塞耶斯对社会和哲学的思考并不在范围内。

 

最后作者介绍了侦探小说主要情节的普遍公式,从主体到情节发展到结尾,算是对黄金时代侦探小说的解剖。

黄金时代的侦探小说是智力游戏,所有的作家们都希望读者能明白这一点。所以,那些基于复杂现实因素而对侦探小说的诟病并不在考虑范围内,这些作品天然摒弃了黑帮、恐怖分子和政治。但这在二战后引起的争议越来越大,于是,大西洋彼岸的硬汉派应运而生。

但无论如何,逻辑始终是侦探小说不变的灵魂,而以逻辑推理作为全部情节的黄金时代侦探小说,也永远不会缺少喜爱者。

 

 

(《黄金时代英国作家论》(Watteau's Shepherds: The Detective Novel in Britain, 1914-1940),美国作家里罗·莱德·潘尼克著,sugarclutchellry译,谜斗篷出版社20139月出版。)

 

 

2024115日星期一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