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加减法)评课稿 (姚新颖)
(2011-06-06 19:37: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评课 |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消元的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首先本节课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及其解题思想,引入除了带入消元法还有其他方法吗?从而导入
二、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具体体现在对于不同系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不同方法的优化和选择,例如对于系数相同,系数互为相反数的,系数互为倍数的,系数没有特殊关系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三、教师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通过和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组内展示和班级展示等环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层次性的特点,这种层次也反映了对数学内容本质的认识的概括程度的高低。这里,化归是第一个层次,消元是第二个层次,代入和加减是第三个层次,恒等变换是第四个层次。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方法的角度看,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产生和理解消元思想,体会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化归)。消元是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理解和掌握代入法、加减法等具体解法的基础,也是避免死记硬背解法程序的关键。
在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例子的选择。一个好例子胜过百次抽象说教。好例子能给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一个“生长点”,使他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受到例子的启发而想到该怎么做,也有助于结合它们理解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例子的选择要注意指向核心的知识和思想方法。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教学设计中,两位老师都使用了如 和 的解方程组例子。教师的本意是突出训练整体代换的方法进行消元。实际上,相比化归、消元而言,整体代换更是技巧,如果是方法,也是比前文讲的“恒等变换”还要最低层次的方法。作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织的解法的第一课时,本节课选择的例题和练习应更关注基本题型,以更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