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教学反思——厉光通
(2018-01-27 17:35:05)分类: 精品教案反思、评课 |
《古代埃及》教学反思
八年级 厉光通
一、《古代埃及》教学成功之处:
1.本堂课的教学形式尽量多视频、图片、文字、小组合作、角色模拟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学着自主合作梳理信息,获得新知,尽量迎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本堂课在设计过程中学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注重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课前的提问,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渗透史地结合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空间和时间意识,为后面的理论升华之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堂课也十分注重学生自己阅读书本,梳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渗透年代尺、梳理历史文明发展过程的思路等方法,将繁琐的文字梳理为简单的图标信息,言简意赅,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课堂的尾声,也十分注重对知识框架的归纳梳理,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迁移,注重学习的可持续性。同时又注重学习的外延,及时提供良好的课外资源,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进一步拓展学习。
3.在课堂设计中不仅力求落实目标,也尽量去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情理升华,让学生科学合理的对待文明,培养良好的态度,形成正面导向。
二、《古代埃及》教学不足之处:
1.本堂课的教学设计还相对比较传统,创新性不够强,板块的设计比较传统。
2.在探秘古埃及·文明学生合作探究,角色模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的痕迹还是有点明显,学生的回答倾向于金字塔(建筑)、象形文字(文字)、木乃伊(医学),这些方面相对熟悉,学生乐于讲解,对于政治方面的专制统治,历法等相对陌生。在这里教师是否可尝试让学生课前先去搜集有关古埃及文明的相关资料,上课时进行梳理汇报,这样不仅课前拓展了知识,让学生培养搜集、梳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也在课堂上去养成倾听的习惯,在分享与交流中又能丰富课堂知识,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