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周城老宅影像文化 |
2.白族民居是白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一般为封闭式的住宅,其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采用什么形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族大小、人口多寡所决定。
3.大多数白族民居的布局形式主要是“三房一照壁”。“三房”是指一幢坐西朝东的正房加上两侧的两幢配楼,共3幢房子;一照壁就是指正房正对着的一堵墙壁,四部分共同围成了一个正方形的院落。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4.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
5.白族人无论大家小户,都十分讲究门楼的建筑。大门座选用海东青山石精凿成芝麻花点,砌出棱角分明的基座。基座上面架起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斗拱出挑、飞檐翘角的木制门楼。整个门楼的屋脊、墙脊、屋檐、门窗、照壁无一不是精心雕刻的杰作。
6.用大理石、花砖、青砖、木雕等共同组成斗拱重檐,屋脊、墙脊做成翘角,远远看去整个门楼好像振翅欲飞,在动感中体现出宏伟壮观的气势。
7.白族人家对美的追求、对美的享受似乎都集中在这个门楼上。
8.从门楼建筑水平的高低,精致的的程度,用料的讲究,可以看出主人的经济状况。
9.白族民居正房中间的门,白族人称为隔扇门,是木雕艺术最精彩的地方。隔扇门一般由6扇门面组成,白族格扇门的雕刻非常讲究,每扇门上镶有4幅精美的木雕画,6扇门就有24幅之多,其中的12幅是主画面,内容大多以一些中国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为题材,雕刻镂空成精美的图案。这样既美观,又便于采光和空气流通。
10.在隔扇门的主画面之间和上部,还配有两幅装饰图案。这些木雕图案一般选用的是金鸡富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祥和蕴含富贵、平安的花卉图案。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层层相连,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动静相宜,美不胜收。
11.普通民宅
12.照壁,白族人又称“风水壁”,这是白族民居中最显著的特色。白族人家建房时,首先在朝东建一堵墙壁,让早晨的阳光最先照耀在这堵墙壁上,给全家带来幸福与吉祥,于是人们将这堵墙称为“照壁”,也称为“风水壁”。
13.照壁由对称的高低两台滴水组成,上用青瓦或琉璃瓦的铺盖,瓦面四角向上翘起,似飞欲跃。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书以四眼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绘画。或者写上大大的“福”、“寿”、“旭日东升”等字样,为整坐宅院落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
14.白族人不仅讲究住房舒适,也很讲求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整洁。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缅桂、丹桂、石榴、香椽等乔木花果树。花坛边沿或屋檐口放置兰花等盆花。花香四溢,恬静幽雅。种花爱花是白族的传统美德。
15. iPad 现身白族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