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011-10-14 15:39:17)
标签:

云南

非物质

文化遗产

白族

周城

老宅

影像

文化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最近接连参加了几家企业组织的公益性活动,有几点体会,感觉不吐不快。

    现在的企业越来越注重自身形象,包括一些中小企业的老板都知道“CSR(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了,但有些企业在如何展开公益性活动方面,有些不知所措,只是有样学样地推出一个又一个项目,给人的感觉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目的不明确,目标更不明确。

    企业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件好事;推出公益性活动,同样是一件好事,但为什么有些企业的公益性活动会给你作秀的感觉呢?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却没有达到提高企业形象的目的,这些公益性活动的社会效益也大打了折扣,症结何在?

    缺乏长远眼光,没有制定适合自己的长远的公益计划。

    上个月,我参加了佳能组织的“用影像记录非遗”公益活动,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赴云南探访由佳能(中国)发起的“白族、傣族、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数字化保护”项目组,亲自感受这三个民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收获颇大,感慨良多。

    佳能利用自己的影像技术优势,于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成功地对羌族、苗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数字化记录和保护,今年是第三个年头。今年的项目从7月下旬开始,项目组深入云南省4个自治州的30多个市、县,用尖端影像技术全面、深入、系统、科学地记录白族、傣族、彝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最具代表性的白族扎染、傣族孔雀舞及彝族烟盒舞、火把节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组的影像记录时间将持续两个多月。

    项目组邀请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及影像专家等走进白族、傣族、彝族居住地与当地居民交流、沟通并进行影像数据的记录。拍摄结束后,再经过后期整理,最终将形成《白、傣、彝族动静态非遗影像数据库》。全部数据库整理完毕后,佳能(中国)会将所有珍贵的影像数据资料无偿捐赠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云南省文化厅,用于未来的保护性研究和传承。

    我多次与佳能非遗保护工作组的成员就这项公益性活动的意义进行探讨。佳能的非遗保护项目投入大,时间长,而且是一个长期项目,今后仍将继续进行下去。我们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失传,主要是因为过去最多只有文字的简单描述,但文字记录的东西显然不如影像看起来直观,有些文字的东西,即使看了也不知所云。所以非遗影像保护的巨大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佳能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他们没有大张其鼓地宣传,但这种新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其价值,已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这次赴云南,相当于一次文化穿越之旅,活动主要有自由探索和任务PK两部分。在洱海,我闪听金花唱民歌感受白族风情,用扎染打扮金花,帮金花完成心愿--寻找“玛瑙缬”图样。在大理洋人街,我们通过寻找金花给的图案,购买扎染制品,更深入地认识了扎染,感受扎染巨大的市场,意识到在商业大潮中用影像保存市场淘汰图案的重要性。

    在白族的百年老宅,我们向老年人询问那个神秘的“玛瑙缬”图案,结果连他们也没见过,可见口口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是多么需要影像技术保护。同样,大理城中的白族特色建筑虽然很多,却都是貌似,真正木质结构的白族老建筑也亟待保护。传统扎染厂,我们观看了传统扎染工序,亲自体验如何扎出金花给的图案。

    佳能在公益活动上的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学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制定长远的连续的公益活动计划,尽可能地避免零敲碎打的行为,毕竟企业用于公益方面的资金是有限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企业认真挑选公益项目,制定长远计划,认准了,就踏踏实实地做下去,这无论对企业形象的提高,还是将公益活动的效益最大化,都善莫大焉。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白族民居是白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一般为封闭式的住宅,其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采用什么形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族大小、人口多寡所决定。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3.大多数白族民居的布局形式主要是“三房一照壁”。“三房”是指一幢坐西朝东的正房加上两侧的两幢配楼,共3幢房子;一照壁就是指正房正对着的一堵墙壁,四部分共同围成了一个正方形的院落。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4.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5.白族人无论大家小户,都十分讲究门楼的建筑。大门座选用海东青山石精凿成芝麻花点,砌出棱角分明的基座。基座上面架起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斗拱出挑、飞檐翘角的木制门楼。整个门楼的屋脊、墙脊、屋檐、门窗、照壁无一不是精心雕刻的杰作。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6.用大理石、花砖、青砖、木雕等共同组成斗拱重檐,屋脊、墙脊做成翘角,远远看去整个门楼好像振翅欲飞,在动感中体现出宏伟壮观的气势。【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7.白族人家对美的追求、对美的享受似乎都集中在这个门楼上。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8.从门楼建筑水平的高低,精致的的程度,用料的讲究,可以看出主人的经济状况。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9.白族民居正房中间的门,白族人称为隔扇门,是木雕艺术最精彩的地方。隔扇门一般由6扇门面组成,白族格扇门的雕刻非常讲究,每扇门上镶有4幅精美的木雕画,6扇门就有24幅之多,其中的12幅是主画面,内容大多以一些中国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为题材,雕刻镂空成精美的图案。这样既美观,又便于采光和空气流通。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10.在隔扇门的主画面之间和上部,还配有两幅装饰图案。这些木雕图案一般选用的是金鸡富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祥和蕴含富贵、平安的花卉图案。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层层相连,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动静相宜,美不胜收。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11.普通民宅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12.照壁,白族人又称“风水壁”,这是白族民居中最显著的特色。白族人家建房时,首先在朝东建一堵墙壁,让早晨的阳光最先照耀在这堵墙壁上,给全家带来幸福与吉祥,于是人们将这堵墙称为“照壁”,也称为“风水壁”。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13.照壁由对称的高低两台滴水组成,上用青瓦或琉璃瓦的铺盖,瓦面四角向上翘起,似飞欲跃。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书以四眼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绘画。或者写上大大的“福”、“寿”、“旭日东升”等字样,为整坐宅院落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14.白族人不仅讲究住房舒适,也很讲求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整洁。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缅桂、丹桂、石榴、香椽等乔木花果树。花坛边沿或屋檐口放置兰花等盆花。花香四溢,恬静幽雅。种花爱花是白族的传统美德。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15. iPad 现身白族老宅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16.美满婚姻今日成,同心共建两文明。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17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18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19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0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1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2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3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4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5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6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7.【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8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29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30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31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32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33
【实拍】云南周城白族百年老宅
3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