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快乐、健康的步伐 ——课间十分钟的调查研究
(2017-09-12 21:23:20)分类: 学生的研究成果 |
启动快乐、健康的步伐
广州市海珠区东风小学
指导老师:陈莹雷友金 曾荣霞
[摘要] 本次调查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对比实验等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东风小学部分老师、学生及家长、部分高中在读生、省教育学院的学生及南洲街部分老人中展开调查。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出于老师拖堂、学生自愿学习与学校场地限制等原因,身边地区当前的课间十分钟没能够有效利用,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生理、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老师不要拖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校积极配合等建议,还设计出几种游戏,让学生启动快乐、健康的步伐。
[关键词]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
让孩子们、家长们、老师们认识到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让小学生充分利用好课间十分钟,休息一下疲劳的眼睛,锻炼一下身体,离开书的海洋,放飞心情。在游戏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调节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三、调查内容、对象
1、广州市海珠区东风小学部分老师、学生及家长、南洲街部分中学在读生、省教育学院的学生、南洲街部分成年人、老人对课间十分钟认识、想法及建议。
2、不同年龄层的人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
3、不同年龄层的人对课间十分钟的看法。
4、了解课间十分钟的现状、发展趋势并针对情况提出建议。
5、有关部门提出的主题活动。
四、调查方法
1、资料查找: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课间十分钟的资料。
2、个别访谈:对不同年龄层的人进行个别访谈。
3、问卷调查:把我们想知道的问题做成问卷进行调查。
五、个别访谈
1、一位11岁的小女孩说:课间十分钟可以让我们轻松一下,眼睛得到休息,不会太疲倦了。我是比较不爱动,即使学校提倡也很少去参加运动、玩游戏。而如果老师要占用十分钟,把没讲完的课讲完,我也不反对,因为那样我们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一位14岁的男孩说:课间十分钟是必要的,起码要休息,要上厕所,让大脑轻松一下。也不妨参加一些简单的运动,玩一下游戏,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使心情愉快。但为了多学点知识,我也赞成老师偶尔的拖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3、一位20岁的女孩说:我最不喜欢老师占用课间十分钟。课间十分钟是需要也是必要的,一节课下来,不但学生、老师也需要休息,身体、眼睛都要得到放松,休息好,才有精神接受下一节课的学习。如果能做一些轻松、能够舒缓疲劳的运动也不错,我支持。
4、一位35岁的阿姨说:课间十分钟是当然需要的,孩子要放松自己,要让大脑休息,老师是不能占用属于学生的这十分钟时间的。在课间做一些运动或游戏既能放松心情,又能锻炼身体,不过前提是不要太剧烈就好。
5、一位43岁的阿姨说:我认为课间十分钟是必须的,因为学生上课时认真地听讲,会感到累,下课后就可以出去走一走,动一动。我们小时候的课间十分钟,同学大多数都会到外面走走,放松一下自己。至于是否赞成老师拖堂,我觉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是上课内容还有一点点,可以先讲完,但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要留给学生上厕所、休息的时间。而且拖堂的话,老师也会很辛苦,得打开嗓子大声说,因为学生的心早就不在课堂上了。课间十分钟是属于学生的,他们喜欢运动就运动,喜欢休息就休息,要给他们选择的空间,毕竟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但无论怎样,不能做剧烈运动,要是玩得满头大汗,就影响下节课的听课质量了。总之,课间十分钟对孩子身心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玩耍,让他们快乐,让他们活泼起来,不做“书呆子”,做个灵活的人。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6、一位70岁的老人家说:我小时候课间十分钟一般是踢毽子、跳绳、打乒乓球等等,正常情况下,课间十分钟是需要的,但现在的学生压力大,老师拖堂也是无可厚非的。课间十分钟太短了,要是做运动也没多大的用处,学生可以自修自学或上厕所。
六、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们对本校各年级的个 别老师、学生及家长、部分南洲街在读高中生、广东省教育学院的部分学生以及南洲街一些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作废问卷19份,有效问卷率为77%。
以下是我们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做出的各项基本统计,我们从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等情况进行了统计。
份数
|
性别 |
年龄段 |
||||||
男 |
女 |
8~13 |
14~19 |
20~24 |
25~35 |
35~50 |
50以上 |
|
270 |
105 |
165 |
54 |
71 |
41 |
28 |
45 |
31 |
以下的总计人数是全部调查问卷中11道选择题中,每一个选项的选择人数和所占比例情况及每题的结论表。
总统计表
1 |
您认为课间十分钟是否需要? |
|
||||||||||||||||||||||||||||
A需要 |
B不需要 |
结论 |
|
|||||||||||||||||||||||||||
258人(96%) |
8人(3%) |
96%的人认为需要课间十分钟 |
|
|||||||||||||||||||||||||||
2 |
您是否赞成老师占用课间十分钟时间? |
|
||||||||||||||||||||||||||||
A赞成 |
B不赞成 |
C无所谓 |
结论 |
|
||||||||||||||||||||||||||
24人(9%) |
205人(76%) |
44人(16%) |
大部分人(76%)不赞成老师占用课间时间 |
|
||||||||||||||||||||||||||
3 |
在小学阶段,您经常是在哪里度过课间十分钟的? |
|
||||||||||||||||||||||||||||
A课室里 |
B操场 |
C其他 |
结论 |
|
||||||||||||||||||||||||||
13人(51%) |
74人(27%) |
61人(23%) |
半数人在课室度过课间十分钟 |
|
||||||||||||||||||||||||||
4 |
在小学阶段,课间十分钟您喜欢干什么?(如看书、跳绳、睡觉等) |
|
||||||||||||||||||||||||||||
A玩游戏 |
B跳绳 |
C踢毽子 |
结论 |
|
||||||||||||||||||||||||||
160人(60%) |
57人(20%) |
61人(23%) |
多数人课间时喜欢玩游戏 |
|
||||||||||||||||||||||||||
5 |
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安排,您是? |
|
||||||||||||||||||||||||||||
A不断创新 |
B偶尔会玩新的游戏 |
C一直没变,都是玩一样的游戏 |
D无聊度过 |
结论 |
|
|||||||||||||||||||||||||
91人(34%) |
126人(47%) |
26人(10%) |
41(15%) |
游戏不会很快更新 |
|
|||||||||||||||||||||||||
6 |
您认为短短课间十分钟的运动,可以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吗? |
|
||||||||||||||||||||||||||||
A可以 |
B不可以 |
C不知道 |
结论 |
|
||||||||||||||||||||||||||
168人(62%) |
47人(17%) |
52人(19%) |
62%的人认为课间十分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
|
||||||||||||||||||||||||||
7 |
如果学校提出课间十分钟齐齐做运动的倡议,您是否会响应? |
|
||||||||||||||||||||||||||||
A会 |
B不会 |
结论 |
|
|||||||||||||||||||||||||||
151人(56%) |
115人(43%) |
过半数人会响应学校的做运动倡议 |
|
|||||||||||||||||||||||||||
8 |
对于学校的课间十分钟安排,您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理由是? |
|
||||||||||||||||||||||||||||
A满意 |
B不满意 |
结论 |
|
|||||||||||||||||||||||||||
139(51%) |
a时间不够 |
b经常有人打闹追逐 |
c场地限制 |
d安全性不够,常出现意外事故 |
e其他 |
约半数人对目前课间安排满意.不满意多因为时间不够 |
|
|||||||||||||||||||||||
71人(26%) |
31人(11%) |
34人(13%) |
14人 (5%) |
17人(6%) |
|
|||||||||||||||||||||||||
9 |
您的课间十分钟过得是否有意义? |
|
||||||||||||||||||||||||||||
A是 |
B不是 |
C一般 |
结论 |
|||||||||||||||||||||||||||
115人(43%) |
49人(43%) |
127人(47%) |
对课间十分钟是否有意义各参半 |
|||||||||||||||||||||||||||
10 |
您认为课间十分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
||||||||||||||||||||||||||||
A休息 |
B娱乐 |
C提高身体素质 |
结论 |
|
||||||||||||||||||||||||||
16人(62%) |
73人(27%) |
44人(16%) |
过半数人认为课间意义在于休息 |
|
||||||||||||||||||||||||||
11 |
您对课间十分钟的意见或建议? |
|
||||||||||||||||||||||||||||
不可占用课间时间 |
提供课外书、锻炼器材 |
延长课间时间 |
|
|||||||||||||||||||||||||||
240人(80%) |
26人(10%) |
25人(10%) |
|
|||||||||||||||||||||||||||
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如下:在第1题中,96%的人都认为课间十分钟是需要的,只有极少数几个认为不需要课间十分钟的休息。在第2题中,绝大多数的人不赞成老师占用课间十分钟(76%),而只有9%的人赞成,所占比例是最少的。 在第3题中,超过半数的人在小学阶段是在课室里度过课间十分钟的,几乎是在操场度过的两倍。在第4题中,最受人们喜欢的活动有:踢毽子、玩游戏、跳绳。在第5题中,孩子都有一些新的活动安排,而一直不变,都是玩一样游戏的只占了10%。在第6题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短短的十分钟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在第7题中,如果学校提出齐齐做运动的倡议,56%会响应,比不会响应的稍微高一点。在第8题中,一半的人满意本校课间十分钟的安排,而不满意的原因中,时间不够占最大比例。在第9题中,只有18%的人在课间十分钟过得没意义,是极少的一部分。在第10题中,62%的人都认为课间十分钟的意义在于休息好,是娱乐的两倍。在第11题中,课间十分钟非常重要,老师不可占用,同时,学校提供课外书籍、体育锻炼器材。十分钟太短拉,最好是延长一点点。
七、生理、身体素质对比实验与数学口算对比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部分同学进行视力、心跳和呼吸等各种测试,了解课间十分钟对于小学生生理、身体素质及思维能力方面的影响。
(二)实验人员:
我们在本校抽取了二、六年级各两个班的部分同学进行测试,其中六年级每班10人(女7人、男3人),二年级每班20人(男、女各10人),共60人。被测试者原智力水平基本相同,从校运会的运动成绩来看,二(2)、六(2)都比二(3)、六(3)的要高。
(三)实验过程:
我们把被测试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进行测试,其中二(2)班、六(2)班为实验组,被测试者下课后不休息,在原座位上继续看书或做作业;二(3)班、六(3)班为对照组,被测试者在课间尽量休息,开展一些小游戏、小锻炼。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1、生理、身体素质对比测试
二年级:每分钟呼吸次数、立体前屈(站在台阶上,腿挺直后向前屈体,测量手掌间超过台阶面的长度)。六年级:视力、每分钟心跳次数、每分钟呼吸次数、肺活量(测两次取平均数)。
前测实验时间为2007年12月4日(周二)早上8:00—8:30,后测实验时间为当天12:00—12:30,其间经过3次课间十分钟。
2、数学口算竞赛题测试
在网上经过搜索,查找到相关的二、六年级数学口算竞赛题,分为前测卷和后测卷,印成试卷后让测试的同学做题。二年级卷的题数为32题,测试时间为5分钟;六年级的题数为18题,测试时间为3分钟。
前测实验时间为2007年12月4日(周二)下午14:20,后测实验时间为16:00,其间经过1次课间十分钟。
(五)实验结果:(结果中出示的是平均值,每位同学的具体实验数据见附件)
1、生理、身体素质对比测试
二年级生理、身体素质测试实验结果
测试项目 |
实验组 二(2) |
对照组 二(3) |
|
呼吸 (次/分钟) |
前测 |
19.7 |
26.3 |
后测 |
22 |
26.7 |
|
相差(后测—前测) |
2.3 |
0.4 |
|
结论 |
实验组的呼吸次数增加的程度比对照组的要高,说明实验组的同学呼吸更为急促。 |
||
立体前屈 (厘米) |
前测 |
5.1 |
3.5 |
后测 |
3.5 |
4.3 |
|
相差(后测—前测) |
-1.6 |
0.8 |
|
结论 |
实验组立体前屈的后测比前测还少,对照组反而增加了,说明实验组同学的柔韧性减弱了。(对比国家标准的学生体质评分中良好的最低级别为男5.3厘米,女7.5厘米,本校两组同学都不能达到良好,仅为合格。) |
六年级生理、身体素质测试实验结果
测试项目 |
实验组 六(2) |
对照组 六(3) |
|
视力 |
前测 |
0.96 |
1.025 |
后测 |
0.915 |
1.15 |
|
相差(后测—前测) |
-0.045 |
0.125 |
|
结论 |
实验组的视力减弱了,对照组的反而增加了。 |
||
心跳 (次/分钟) |
前测 |
86.9 |
86.9 |
后测 |
89.7 |
84.4 |
|
相差(后测—前测) |
2.8 |
-2.5 |
|
结论 |
实验组的心跳加快了,对照组的心跳变缓了。 |
||
呼吸 (次/分钟) |
前测 |
25.1 |
29.8 |
后测 |
29.6 |
25.9 |
|
相差(后测—前测) |
4.5 |
-3.9 |
|
结论 |
实验组的呼吸急促了,对照组的呼吸变缓了。 |
||
肺活量 (毫升) |
前测 |
1770 |
1820 |
后测 |
1820 |
1950 |
|
相差(后测—前测) |
-60 |
130 |
|
结论 |
实验组的肺活量减少了,对照组的增加了。 |
2、数学口算竞赛题测试
数学口算竞赛题正确率统计表
|
实验组 |
对照组 |
||
二(2) |
六(2) |
二(3) |
六(3) |
|
前测 |
87% |
62.8% |
86.6% |
77.2% |
后测 |
80% |
67.1% |
82.3% |
85.4% |
相差(后测-前测) |
-7% |
-4.3% |
4.3% |
8.2% |
结论 |
实验组的正确率降低了,对照组的正确率上升了。 |
(六)实验结论
八、我们的建议
(一)老师不要占用课间十分钟
如果老师经常拖堂,我们的活动时间就减少了,休息时间也被剥削了。这样不但加重我们的压力,而且我们连接下来的课也没心情上了。应该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安排课间十分钟时间,放松紧张的大脑,消除眼睛的疲劳,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
(二)多做一些简单的、健康的活动
抓紧短短的十分钟时间,一起做一些健康的、轻松愉快的游戏或运动,这样不但有益身心,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构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三)学校提供合适的锻炼器材
俗语说:“生命在与运动。”课间十分钟做做简单的运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校提供简单而安全的锻炼器材,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我们的活动更有意义,更丰富多彩。
(四)延长课间十分钟时间
有时候上一回厕所回到教室后就差不多上课了,没有了休息的时间,如果花在玩游戏或运动上,感觉刚开始不久就要结束了,所以希望能延长五分钟或十分钟。
九、课间活动设计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在课间十分钟齐齐启动健康、快乐的步伐,在一些传统的游戏上,我们设计了一些新游戏如下:
(一)七上八上
物质准备:黑色笔、蓝色笔各一支。
地点:任意场所
游戏规则:1、这是一个智力游戏。一个人说,一个人做。例如第一个人说黑、蓝、蓝、黑,第二个人就用右手举一下黑色笔,再用左手举两下蓝色笔,最后用右手举一下黑色笔,如此类推。2、这个游戏分三关,第一关较慢,第二关快一点,第三关要十分快,看谁反应快为赢。
(二)蹦蹦跳跳
物质准备:呼拉圈12个(或自定)
地点:操场
游戏规则:1、此游戏分两组进行,每组六个呼拉圈,所参加的人平均分成两组。2、把呼拉圈如右图摆放(或自摆放图形):每组每人轮流单脚跳过各呼拉圈,跳完就往会跑,与下一位参赛者击掌,下一位参赛者击掌后立即出发。3、全组成员最快完成为胜。
(三)盲人摸羊
物质准备:无
地点:走廊或操场
游戏规则:一人用布蒙住眼睛,其他四人以蒙眼人为中心、以一定距离分别站在四个方向并装出各种动物的叫声(其中必须有一人装羊的叫声),“盲人”根据发声方向摸到装羊叫者为赢,接着换“羊”当“盲人”,否则,继续当“盲人”。
(四)猴子不碰地
物质准备:桌子
地点:教室或有桌子的地方
游戏规则:猜剪刀石头布,赢的人用手撑着桌子,支起身体,双脚不许碰地,输的人就去捉脚到碰地的,接着轮到被捉到的人去捉脚到碰地的。
(五)猜猜我是谁
物质准备:无
地点:操场
游戏规则:猜剪刀石头布,输的人蒙眼,其他人手拉手围着他,边唱歌边顺时针转。歌唱完,停止转圈,蒙眼人就往前走,摸到一个人,判断出是谁。猜对就轮被猜人蒙眼去摸,否则继续。
(六)猜成语
物质准备:笔、白纸别针
地点:任意场所
游戏规则:选一位当主持人,主持人事先在四张白纸上写一句成语,一纸一字,比如:龙腾虎跃。其他四位站成一排,用别针在他们背上各别上一张纸,接着手拉手围成一圈,按顺时针方向跑跳步三周,然后解散,每个人都竭力去看到其他三个人背上的字,同时还要隐蔽好自己背上的字。一旦看到其他人背上的字,就可判断自己背上的字,例如看到龙、虎、跃,就可以举手向主持人报出自己背上是一个“腾”字,先猜出者为胜。
(七)数青蛙
物质准备:无
地点:任意场所
游戏规则:此为动手动脑动口的游戏,边唱口诀边做姿势,一人唱轮流唱一句。口诀如下::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八)抓石子
物质准备:石子五颗(或用布做的小沙包)
地点:教室或操场
游戏规则:1、将五颗石子在桌面上丢开;2、拿起其中一颗石子向上抛;3、趁向上抛的石子未落桌面前,抓起桌面上第二颗石子,再来接住刚才向上抛的石子。依次类推,抓起第五颗石子。4、如果五颗石子同时接住,再同时往上抛,此时手掌迅速翻过来,使五颗石子落于手背上;然后再往上抛,若能接住五颗石子,即游戏成功。5、如果抛起的石子没接住,或者桌面上的石子没抓起,就结束游戏,该对方开始。
(九)蹲蹲乐
物质准备:无
地点:走廊或操场
参加人数:三人以上
游戏规则:每人代表一种水果,例如其中一人代表苹果,边下蹲三次边说:“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梨子蹲”然后代表梨子的同学又边下蹲三次边说:“梨子蹲,梨子蹲,梨子蹲完某某蹲”然后代表某某的同学又边下蹲边继续说,如次类推。
(十)大风吹
物质准备:无
地点:操场
参加人数:五人以上
游戏规则:参加者围成圈,开始一个人说“大风吹,吹到某某身上(或说那个人的特征)”然后,被点名的同学要围着圈子跑一圈,回到原位后,就说“大风吹,吹到某某人身上”然后被点名的人又围着圈子跑一圈,如此类推。
(十一)解手链
物质准备:无
地点:操场或走廊
参加人数:五人以上
游戏规则:参加者围成圈,每人交叉双手,手握着隔壁的同学,然后共同合作想办法,不松开手可以使全部参加者平放着手拉着隔壁的同学。
十、我们的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的人对课间十分钟的看法,不管男女老少都不同意老师占用课间十分钟来讲课,他们都希望学生能在课间十分钟时间自由活动。还知道,现在的教学楼越来越高,活动的场地却越来越少,如果想要活动的也会觉得没有足够的场地而扫兴,还有一些同学自己不注意把握好这宝贵的十分钟。
在进行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在不同的人接触下学到很多的东西,又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一开始在进行个别访谈的时候,有的人不理睬我们,我们会觉得很尴尬,后来经过老师的鼓励和我们小组内的加油,我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不怕“吃柠檬”啦;在进行统计的时候,我们要很有耐心和集中力才能保证数据能正确统计出来;还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像可以测量心跳、呼吸来观察生理情况,测量肺活量和立体前屈来观察身体素质,做练习题来观察思维能力是否活跃,不过当中感到遗憾的是我们在测量后再仔细对照参考书才发觉,六年级同学的肺活量体重指标有标准,但肺活量没有标准,这样我们就急,因为当初我们没有测量体重,陈老师就安慰我们说这也是我们的收获,让我们以后要更认真、仔细查阅资料,对我们也是一个进步。
我们多么喜欢课间十分钟啊!它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欢笑,眼看课间十分钟被老师抢走、被场地逼走,我们只能无奈、叹息、暗自地伤心。不过我们没有放弃,经过交流讨论,我们打算自己设计一套课间活动操,可以利用简单的器材(如桌子、椅子)进行的一些舒展运动,可以很好的解决运动场地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研究,希望我们能成功。
参考文献:
〈1〉刘英.定性研究在“快乐10分钟”项目中的应用. 中国学校卫生网
<2>安迪.南方网
<3>宋立欣. 对国内外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综述. 体育教师网
<4>中国龙网网络宣传部.Ver 3.6 Build 20070123 正式版. 中国科普城
<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07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