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标签:
杂谈 |
《道德经》有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人这一生,总在计较得失,争多论少。
算来算去,算走了良心,算丢了人情,最终也算不过天道轮回。
世事变幻无常,争来的未必长久,算尽的未必属你。
真正聪明的人,早已看透:人有千算,不如天有一算。
百般算计,不如善心一颗
《增广贤文》中讲:“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生在世,有人算计得失,有人权衡利弊。
可算得清的是数字,算不清的是因果;争得来的是便宜,争不来的是福气。
精于算计,也许能赢得一时好处,却输了一世心安。
真正智慧的人,懂得不算小账,守好善心。
明代山西有一位姓张的布商,常年在外奔波经营。
一年岁末,他途经真定府一带,遇大雪封路,投宿在一家简陋客栈。
当晚,他听到隔壁有哭声,前去询问,得知是一对老夫妇因无力偿还债务,唯一的孩子将被债主带走抵债。
张老板心生怜悯,尽管自己货款尚未收回、手头并不宽裕,仍取出二十两银子相助,并未留下姓名,只说自己是过路商人。
老夫妇磕头谢恩,问其名号,他只摆手说:“姓张,山西人。”
几年后,张老板的商队运送一批贵重绸缎进京,途中遭遇山洪,血本无归。
他债台高筑,几乎走投无路。
正当困顿之时,竟有人主动寻来,不仅慷慨借他本钱,还介绍多家铺户与他合作。
原来那位老人的儿子后来科举中第,任职地方,始终不忘寻找当年那位“山西张姓商人”。
人一生所有的算计,在天道面前终显渺小。
善良不是可选项,而是每个人应有的底色。
正如智者所言:“你怎样对待别人,世界最终便会怎样回馈你。”
善良的人,看似吃亏一时,实则受益一生。
这世间从没有真正的巧合,所有的善意都不会白费。
它们默默积累,总会在某一刻回流向你。
心存善念,不为回报,但行好事,自有前程。
贪了人世的便宜,会吃天道的亏
《菜根谭》中讲:“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
天道好还,因果不虚。
人这一生所经历的得失荣辱,都不是偶然。
你以什么方式得来,终将以什么方式失去。
不属于你的东西,即便暂时握在手中,也终将成为压垮你的负担。
贪图不属自己的东西,看似走了捷径,实则绕了最远的路,终将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文学名著《活着》里的龙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地主少爷福贵年轻时嗜赌成性,龙二便是设局骗他钱财的人。
他摸透了福贵贪快钱、想翻本的心理,一步步诱他深陷赌局。
福贵越输越急,越急越输,最后昏了头,把祖传的宅子和百亩地全都押了上去,结果血本无归。
偌大的家业,全部输光,被龙二设计夺走。
龙二以为自己算计高明,占了大便宜,从此一步登天,成了风光的地主老爷。
他贪了这巨大的“人世便宜”,却不知早已在命运的账本上欠下了巨债。
后来时过境迁,政策骤变。
拥有大量土地的龙二被认定为“恶霸地主”,抓到了大牢中。
但他始终不知悔改,最后被匆匆结束了性命。
而一无所有的福贵,反而因为成分好,躲过一劫,虽一生坎坷,却保全了性命,见证了岁月。
龙二算计来了房产地契,却也因此算丢了自己的性命。
有句话说得很好:“所有免费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贪求物质的便宜,消耗的是自己的福报;算计一时的得失,透支的是后半生的运气。
人世间的便宜,往往是世上最昂贵的东西。
别让一时的贪婪,蒙蔽了双眼,拴住了整个人生。
真正的智慧,是厚道做人,清白做事。
在得失之间守住心,在因果之中不忘本,方能问心无愧,福气常存。
《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早有告诫:“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走过半生,历经世事,终会明白:
算来争去,算不过天道承负,争不过因果轮回。
唯有心怀善念,身行好事,方能行稳致远。
守得一份厚道,自有天来庇护。
作者:穆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