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么分清一个人是克你的、还是旺你的?

(2025-10-07 07:06:02)
标签:

杂谈

但凡一个好东西、或者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会让你上瘾、但是靠近又很舒服。

而凡是令你产生不舒服的、剧烈情绪波动的东西或人,基本上都是克你的。

就像有些人,你也感觉对方好像说不出来哪有问题、看着人也体面、有素质,但是只要一接触就会忍不住发火、怀疑自己;

或者你明明是个情绪很稳定的人、平时不发火的人,但是只要你跟对方相处,就能莫名其妙有一股无名火、而且说不上来为什么。

说明对方跟你的气场不合,身体已经下意识僵住了。如果不是因为有利益关系,那我劝你趁早远离,而且少打交道。

很多底层父母天生就是克子女的,给你吃、给你穿、最后的目的是利用各种手段,把你绑在身边。

只要你的父母阶级不是很高,那么必然是压制你的,因为他们必须吸取你的能量才能生存。

比如发泄负能量、带出去有面子、有麻烦要你解决、发工资后每月打钱、或者结婚后每年都要回去看他们,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因为大部分父母活着的念头,就是生儿育女。除此之外,他们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所以只能死死绑定自己的儿女。

如果你跟父母相处,总有一些无法言说的无名火,而你发火的时候,他们又会感到很委屈,好像是你的错一样,感觉好像你在对养你的父母不孝顺。

一旦亲戚朋友知道了,也不会站在你这边,反而会指责你,你也会感到有点愧疚。

最后你发现,发火的人是你、被骂坏人的也是你,这就是最典型的情绪操控术。

我不说我是坏人,因为你也找不出来我犯了什么法,但我把你逼成歇斯底里的疯子、然后静静地看着你发疯。

这样别人看到的只有不懂事的你,我把责任和风险全部摘干净,锅都是你的。

久而久之,你感觉不出来对方到底做错了什么,仔细想想好像也没什么大的错事,但是就感觉到非常不舒服。

身体里总有一股无名火,发火也不能直说,然后只能憋在心里,最后身体形成了条件反射,直接就告诉了这个人有毒,那他们肯定就是克你的。

什么是旺你的人和事呢?你在他身边,什么都不用做,也不会感到尴尬,而且时刻情绪稳定,感觉到生活很美好。

不会有任何想发火的冲动,感到很松弛、一焦虑就能平静下来,说明这个东西或者这个人,就是和你磁场很合,就是旺你的。

他不会让你情绪特别上瘾,特别激动,但是很滋养人,很舒服。

很多人所谓的财运、福报这种有点玄幻的东西,一定是旺你的人带给你的。

因为克你的人只能从你身上索取,是不可能大方到能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你。

但凡克你的东西,只要你待在身边,感受到的不是平静,而是一些说不出来的负能量。

比如即使对方什么都没做呢,但你听到声音、闻到气味,就会感觉到非常不舒服。

人的身体进化了几百万年,反应的速度一定比大脑更快, 而且不会撒谎。

如果你发现待在谁身边,特别不舒服、总感觉对方只能给自己倾倒负能量、感觉喉咙很紧,说明对方已经荼毒你很久了。

而待在一个时刻让你感觉平静、不烦躁的人身边,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不会感到不舒服,还能听到不同见解,说明对方就是你的贵人,要把握住机会。

很多时候,大部分克我们的人,不是领导就是上司,一般都是近距离接触的人,怎么分清对方,到底是真就事论事批评你、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吸你能量克你的人呢?

很简单,就看他是不是就事论事,比如具体指出哪里的问题需要修改,改完了就不批评你了。

不涉及到人格侮辱,比如说你做错了这个,未来肯定没有出息、家庭教育失败,猪脑子等等……就谈不上PUA。

就像某些国内的老板,喜欢在夹杂的小事上,见缝插针地羞辱下属人格,本质上是因为他也是一个媚上欺下的人,从自己上级那丢掉的尊严,需要从自己的下属身上讨回来。

如果一旦碰到这样克你的人,短期也离不开,千万不要跟对方计较对错或情绪,你越跟对方辩论、他会越上头。

只听重要的跟自己相关的、有利益的信息,剩下的杂音,直接屏蔽。


老天一直在提醒你远离谁

陕西人说话办事讲究一个「自在」。

所谓自在,指的是轻松自由、安闲舒适的状态。假如你在现实中得罪了一个陕西人,或许他不能准确指出你的过错,但他会用一句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我心里不自在。”

这种感受力,是上天赋予每个陕西人的识人智慧,不需要逻辑严密的推理,全凭内心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作为衡量是非的准绳。

就像身体的疼痛警报,无需看见伤口,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当一个陕西人对你说出这句话,往往意味着两层意思:不是挽留,就是划界。

挽留

你的言行让我不舒服,但我还想和你做朋友,所以我要让你知道我的感受。

划界

我已经给过机会了,但你还是老样子,既然和你无法自在相处,那我只能选择疏远。

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识人术,但我更愿意将其称作「情感经验主义」,看似不科学,实则颇为有用,就像庄稼人看一下天就知道会不会下雨。

不过遗憾的是,我没有好好利用这份珍贵的提醒。

因为我身上有一个很致命的特质:念旧。

自大学毕业后,我在人际关系上几乎没有新的突破,倒不是交不来新朋友,而是打心底觉得「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总觉得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

不敢说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我的确把很多情感倾注在过去的圈子里,朋友结婚,连夜乘车回家参加婚礼,朋友家里有事,二话不说上门帮助,朋友借钱,从来都是倾囊相助……

他们对我的评价是:“这么多年了,你一直没变。”

很多人忌讳听到类似的评价,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不变」意味着你似乎一直在原地踏步,没有任何长进。

但我反倒将这种评价视为一种认可,不说其他方面,起码在对待朋友这件事上我算是保持初心了。

我的交友法则很简单:“人心换人心。”

为什么对此深信不疑?

因为在友谊最开始的时候,这个法则的确奏效过,于是我便相信以此思想经营友谊永不过时。

那时候,我坚信真诚可以对等,人心能换来人心。

友谊观的固化,恰恰是我社会化低的表现。

过去七八年一直在工厂工作,和机器打交道惯了,继而让我的处事思维趋于线性:只要执行输入正确,就会得到正确的输出。

我天真地把这套逻辑套用在了人际关系上,以为只要我真诚付出,就一定能换来对等的回报。

单一的环境不仅会让人失去社交敏感度,也会让人的警惕大大降低,我忘了人心不是流水线上的零件,友情也不是可以标准化生产的模具。

所以当出现「朋友伤害我」时,我旧有的观念和认知受到严重冲击,你无法相信朋友会加害你,就像你无法相信自己输入了正确的指令,最后却得到一个错误的结果。

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

去年初,我因为帮助朋友而被牵扯到一桩纠纷里,在面对调查人员的问询时,我一遍又一遍问自己上面两个问题。

我确信自己当时的表情、神态肯定天真极了,甚至已经到了愚蠢的地步,不然调查人员不可能忍不住点醒我。

他们说:“你都不想想看,如果这件事没有风险,他为什么不找自己家里人帮忙?”

此事过后我才明白,你以为对方是因为关系好才找你,可在对方眼里,找你只是为了规避风险,而且正是因为关系好,说服成本才最低。

念旧有可能不是重情义的表现,而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这是我最近的所思所想,为什么那些朋友对我造成了许多伤害,我还要违心、别扭地与他们相处,真的是因为我很念旧吗?

有没有可能只是我觉得在那些关系上付出太多时间、情感,所以宁愿被承受被冷落、被欺骗的风险,也要强行维持这段关系。

尽管经济学家会告诉我们“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但情感上想要做到这点总是很难, 结果就是浪费自己的人生,为一个错误的选择持续买单。

想想真是不值得。

在以后的关系里,我想我也要拿出一个陕西人该有的果决和干脆,相信并尊重自己的感受。

任何关系,只要让我们感到疲惫、失望和不对等,其实就是上天在提醒我们: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这段关系有没有变质。

如果一个人对你的付出视而不见,你就会感到疲惫,如果一个人经常违背承诺,你就会感到失望,如果你和一个人在一起非常不自在,就说明你们处在不对等的关系里。

这些感受,都是身体比大脑先一步发出的求救讯号,重视这些感受,就是守护自己的生命能量。

毕竟没有人,比你更懂自己。
怎么分清一个人是克你的、还是旺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