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

(2024-07-26 04:15:53)
标签:

文化

杂谈

凡事以少为贵,万物如此,人生亦如此。

人生在世,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学会适时给生活做减法,才是我们该有的人生态度。

寡,是一种有智慧的活法。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静气是一个人从心底生出的从容和泰然,人前显的是涵养,给自己留下的是豁达。

“云台二十八宿将”“大树将军”“披荆斩棘”……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都显示着东汉开国名将冯异的与众不同。

每当战斗结束后,将领们总是坐在一起,高谈阔论,论功行赏。而冯异则常常独自坐于大树之下,静静地思考着战斗的经验得失。久而久之,将士们知道他淡泊名利的特点,便称他为“大树将军”。

纵然他才华出众,但却不曾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特长,反而让刘秀记住了他。

后来,刘秀整编部队,对将领重新调整,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刘秀对冯异更为欣赏。 

靠谱的人,都有这两个特征:言寡,心静。不急于在表面言语上争强好胜,只求内心的安定与沉稳。随遇而安、适时寡言,往往可以走得更高、更远。

反观不少能言善辩的人,在与人对谈时总居高临下、持口舌之利,结果却并不那么如意。

古人常说:“智者寡言,愚人善辩。”寡言,不是对世事妥协,对命运懦弱,而是豁达地面对人生起伏,是对自己的保护。

人到中年,学会少说多听,群处守口,独处守心,在寡言中沉淀自己的心。当心静下来便能生出智慧,人也算活得通透。

寡事成功,谓之知用

作家林语堂说:“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智者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从而放下无关之事,专注必行之事。

从古至今,名留青史,为人称颂的,无一不是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情的人。

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少年时,毅然选择了在兵法战策上深入学习,深信自己将来一定会干出一番大事业。

当时,天下战乱纷纷,韩信把当时广泛流传的兵书都阅读过,满脑子都是兵书战策,连胯下之辱都不在乎。

为了总结前辈赵括纸上谈兵的失败教训,他常趴在地上,细心观察蚂蚁群的出入行动,领悟出排兵布阵的方案,后来做到了“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即使在离楚归汉后,成为一名粮仓管理员,韩信仍会认认真真做事,将粮仓管理得井井有条。

一个人只有明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不会给生活徒增烦恼。做事专注才能精通,才会更有效率,也会减少很多烦恼。

懂得化繁为简,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才是真正的智者。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杨绛先生曾告诫年轻人:“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汉乐府《西门行》中讲:“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如果心中时常忧虑着很多杂事,很容易感到心累,甚至会导致还没有开始做,心力就损失了一大半。

有人曾向苏轼求一幅字,内容是养生长寿的古方。苏轼微笑着说:“这好办,今天就赠给你这四味药。”

随即,他写下:“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其中,第一味药“无事以当贵”,就是在告诫人们,遇事要看得开,放得下,身心才会舒适自在。

古云:“绝思虑,守精气,养神之道也。”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想得太多,会把简单的事搞复杂。

“任凭窗外风吹雨打,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低谷,纵使生活有千难万难,不如一笑而过,难得糊涂。太过较真的人,往往被一些小事羁绊而忧虑、烦恼,痛苦不堪。

如果不过度思虑,不太过较真,内心清静,生活就会轻松自在许多。

《易经》中有言:“夫少者,多之所贵也。”凡事以少为贵,物是如此,人也是如此。

当我们参悟“寡”之智慧后,方可明白,人的幸福来自内在,并非向外索求。心中真正的安宁,来自于简单的生活和丰盈的头脑,而非外在的奢靡与浮华。

愿我们能够做到“寡”而不淡,在纷繁的生活中找寻到简单纯真的自己,热情地活在当下。

民生周刊 2024年07月25日
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