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产品新业态助推出版融合驶入深水区

(2023-01-05 09:23:20)
标签:

文化

财经

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与广大观众来了一场“跨年之约”。去年年底以来,设在文化科技·数字创意馆的媒体融合·新闻出版展区一直备受关注。“南方E课堂”“智能朗读亭”“VR(虚拟现实)元宇宙驿站”等出版融合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不仅吸引了现场用户前来打卡体验,更是让产业上下游的参展商频频互动、对接洽谈合作。

在会上举办的2022数字出版高端论坛,出版业界、学界代表围绕“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出版深度融合”“建设出版强国”等议题,聚焦数字技术为内容赋能、教育出版纸数一体化发展、强化人才培养等现实问题,探讨如何加快出版强国建设步伐。

深度融合是发展必由之路

在媒体融合·新闻出版展区,数字出版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出版单位、数字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基地(园区)纷纷组团参展,集听说读写、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集中亮相。

从近1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数字阅读的读者人群正在快速扩大。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数字化阅读率为40.3%;2021年,数字化阅读率已增长到79.6%,增加了近一倍。数字阅读人群已经远超纸质阅读人群,阅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出版高质量发展一靠创新,二靠融合。创新包括内容、技术、服务、产品、业态等创新,而历史也已证明,新业态主要依靠分工细化和融合两个路径实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表示,出版融合发展要坚持以技术融合为核心,协同推进产业融合、机构融合、业务融合、资源融合等,形成融合发展新模式。

“融合创新升级出版主业,数字科技赋能内容资源。以‘融合+’击破传统束缚,全产业链开疆辟土。”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纪臣认为,经过近三年新业态、新零售带来的冲击洗礼,出版融合发展的态势、优势,特别是融合发展中体现出来的韧性和适应性日益凸显,传统出版借助“融合+”,在更广阔的舞台释放出内容资源强大的生命力。

技术赋能内容创新供给

在广东数字出版专区,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大屏展示结合触摸屏互动的方式,向广大观众生动展示其研发的数字教育平台与出版融合产品,“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南方E课堂”“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受到现场用户的认可。

结合“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河表示,教材教辅纸数一体化发展,是顺应数字新媒体时代受众阅读需求变化的必然趋势,是顺应“双减”背景下教材教辅迭代升级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数字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叶河还呼吁,加快研究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纸质教辅与数字教辅一体化供给、一体化定价问题,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定价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扶持资金办法,切实解决纸数一体化的成本问题、工具手段问题,真正实现教育纸数深度融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和便利性,提高学习效率。

“立体化、集成化、多元化是数字出版载体拓展路径,去中心化、沉浸化、智能化是数字出版技术提升路径,全息化、场景化、具象化是数字出版符号突围路径。”华侨大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安伦说,“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技术组合推动着出版业态的创新,从数字出版内容‘录入’到‘显示’流程看来,呈现出去中心化、沉浸化特征,二者的实现离不开底层智能化技术支撑。”他还提出,引进区块链技术,支撑去中心化内容生产与治理;复用交互技术,赋能沉浸化内容创新与供给;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出版流程与内容创作。

构建全新融合出版生态

以医学专业出版内容为核心资源,人民卫生出版社持续创新数字出版产品、业态、服务。该社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雪凝介绍,在医学教育领域,打造了中国首套国家级医学数字教材,全国首个医学教育慕课平台,建设人卫继续医学教育在线平台;在医学考试领域,建设近百万试题的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在医学学术领域,创新孵化“人卫助手”系列知识服务平台;在健康科普领域,研发人卫健康教育知识库。“加强内容资源与数字技术双轮驱动,发挥卫生健康专业出版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应用,协同推进数字出版平台、产品研发及出版流程信息化建设,构建新的融合出版生态。”王雪凝说。

202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数字出版收入达1.42亿元,在融合发展中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王雪凝提出,观念、体制引领融合,纵深推进数字化发展战略;内容、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实现出版融合发展;产品、服务创新融合,持续优化融合业态结构;人才培养与激励相融合,建强出版融合发展队伍。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建议,以设立数字出版编辑为契机,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环境。“设立数字出版编辑职业之后,还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岗位能力标准、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以及考核培训管理要求。通过为数字出版相关从业者,尤其是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基本素质和岗位能力标准要求的教育培训服务,要逐步建成与时俱进、标准统一、考训结合的数字出版人才保障体系。”敖然针对人才队伍建设讲述其观察和思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徐平 2023-01-04

2023,共赴更好未来

温州人精神: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守正出新、美美与共,温州人曾联松设计五星红旗、温州人徐永光策划希望工程、温州人王仲辉征服地球“三极”、温州人朱境尧倡导《家庭未来》、属人文科学、属于两岸、属于世界……

2022年7月“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读者》杂志品牌价值由上年度的370.15亿增值到422.57亿,排名居190位,虽然较上年退后二位,但依然稳居“中国第一期刊”位置。在“传媒行业”分类排名中,继续居第17位。

2019年1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

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岸同胞要交流互鉴、对话包容,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久久为功,必定能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2006年9月19日,朱境尧在台湾《联合报》增刊与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会刊上登载<文化中国、共赢未来>一文,在第三、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会刊上登载<中国期刊:让品牌响起来>一文。2007年10月27日,台北出版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彭成晃在厦门说:“为合作而来,两岸合办杂志”。

2008年11月18日,福建省长黄小晶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支持福建省成立海峡书局,以版权合作方式与台湾业界合作出版1至2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期刊(言而无信?)。

2012年3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发展福建省新闻出版产业的意见>,支持海峡书局出版社有限公司吸收台湾资金入股组建海峡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数字出版、发行、版权代理、版权贸易和印刷复制等业务,实现经营管理、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深度对接。允许将版权、商标、技术、科研成果等知识产权以无形资产形式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或入股,非货币资产出资比例最高可达注册资本的70%。

十八届中央委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说:加强版权保护,版权保护事关民族创造创新能力和活力,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要在全社会营造一创成名、一创致富、一创终生享有、一创利及子孙的环境。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说:“版权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软实力。版权作为一种产业形态、战略资源,也成为国际贸易、文化交往的一个重要载体。”

数十年,数百万投入,期待与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两岸合作)品牌、商标、版权、财产智慧权合作,一事一议、一人一策(8.9%股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级创新创业领军人物“两院院士、副省长级待遇”,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其实,台湾出版、期刊业无级别,《求是》、《中国青年》副部级,你懂的?十九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说:福建文化虽然传遍了世界各地,但在全国还缺少让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品牌。
新产品新业态助推出版融合驶入深水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