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性养生之一周锻炼记录(2011.9.19-9.25)

(2011-09-26 08:39:33)
标签:

锻炼日志

撞丹田

丹田呼吸

腹式呼吸

平甩功

黄帝内经

推腹

易经

体育

分类: 修性养生

2011-9-19 星期一

早起:620

锻炼顺序

 

踏步:200下,5分钟

丹田腹式完全呼吸:10次,15分钟,出汗

撞背:5分钟

撞丹田:10分钟,今天数了一下,共800下,第300下开始腹部开始有暖意。到最后200下时热烘烘的,很舒服。

俯卧撑:一气35下,叩头:15

梳头:300下,差不多要8分钟了。头发掉得比较少了。与前几天不好比

洗澡

 

结束:720分,正好一个小时

 

养生总结

昨晚起身后,做了三把揉肚子和9次顺式腹式呼吸。一时间有点睡不着,故早上晚起了约10分钟。

 

昨天仔细研究了山药的一些知识。那么质量次序应当是:

垆土地铁棍山药----沙土地铁棍山药------怀山药-----淮山药----菜山药

 

昨晚看求医不如求己,中里巴人讲述的“坠足法”。试了一下,的确脚马上热起来,书中讲到坠足法主要是用前脚掌,我忽然想来3年前锻炼时的跳绳,也是前脚牚着地,于是拿起跳绳跳了起来,脱掉鞋子,双脚并扰。第一次:137下中断,女儿见我跳,也要试一下,结果跳了两次,一次20下,一次30下。呵呵,还不如我,第二次:197下。跳完后,脚部的感觉与做金鸡独立差不多,但不会儿就非常热。

 

如果讲引导气血到脚部,那么以我的实践而言,应当是

跳绳----坠足法---金鸡独立

 

---------------------------------------------------------------------------

 

2011-9-20 星期二

早起:600

锻炼顺序

 

踏步:200下,5分钟

丹田腹式完全呼吸:10次,15分钟,出汗

撞丹田:10分钟,腹部有暖意。

撞背:15分钟

俯卧撑:一气35下,叩头:15

梳头:300

治肩膀:游泳五式

 

结束:700分,一个小时

 

养生总结

昨晚散步时在石子路走了120米长,而我爱人三分之一都走不到。她觉得脚底非常疼,我还好。晚看求医不如求己,她对照着揉胃经的穴位,非常疼,她的胃不好,有时饭吃好后就饱胀。同样的我揉胃经穴位,一点反应也没有。穴位真是神奇,那儿不好,那儿就疼。

 

天气凉了许多,我还是夏天的席子与薄被,早上起身时,揉了三把肚子,做了9次顺式腹式呼吸,整个被窝就非常暖和。

 

545分醒了,躺在床上,推腹推了100下,比较有力的推,腹部有小肚子,锻炼下去,回到25-30岁状态,那时身体可是棒棒的,引体向上能做20个,现在只能做2个。

 

-------------------------------------------------------------------------------------------- 

2011-9-21 星期三 额上红点的问题

早起:620

锻炼顺序

 

踏步:200

丹田腹式完全呼吸:10次,15分钟,背部热,临窗的温度比较低。

撞丹田:10分钟,腹部有暖意。

撞背:15分钟

俯卧撑:一气35下,叩头:20

梳头:300

治肩膀:游泳五式

坠足法

结束:725分,一个小时零5

 

养生总结

温度持续降低,但还是凉席与薄被,3点起身感到有凉意,随后做了三把揉肚子与9次顺式和逆式腹式呼吸,人热起来。但到早晨时还是感到有点冷,做了200下推腹,非常热。大便时最后有点稀,看来还是有点受凉了。从练功的角度看,凉席可以增加自己耐寒力,但从养生的角度看,与自然想违抗,自然不是一个好选择。不管怎样,身体做出了反应。今晚改正。

 

额头有两个红点,硬硬的,有点疼,是昨天早上发现的,想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

难不成梳头梳出来的,还是推腹推出来。只有这两样是这两天做的。不去管它了,它长它的,我做我的。看它什么时候消失掉。

 


---------------------------------------------------------------------------------------- 

2011-9-22 星期四 开始平甩功(有所改进)

早醒:545,在被窝里做了100下推腹,比较有力的,做完浑身发热

起床:600

锻炼顺序

 

平甩功:30分钟(做了15分钟后,身体发热出汗,后来送女儿去学校,回来继续做15分钟,做完后,浑身热呼呼的,脚底、腰、背部发热、头都出汗)

丹田腹式完全呼吸:10次,15分钟,背部热

梳头:300

结束:720分,实际锻炼时间约1小时

 

养生总结

昨天中午做了一下平甩功,感觉不错。决定从今天开始做平甩功,把踏步给停下来。

在做平甩功中,功法中没有说明蹲下去站起来的用力。那么自然地是双腿用力,我在做的时候,把站起来这一步改成用“腰部力量”站起来,一如中里巴人所传养生功的站法。用腰部力量站起来一方面可以锻炼腰部命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腿部的力量。感觉做了之后,很不错。这个真是一个简单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昨晚在左右肩部刮痧,全是紫黑色的痧,右肩比左肩厉害,相应的右肩比左肩黑些,那里聚焦了太多的寒气。坚持平甩功、撞肩与按摩手五里等穴位,我想不消一个月的时间,肩周炎的问题应当可以解决。

 

头上的红点消退了不少,还有一点点,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坚持锻炼而已。

 

 

-----------------------------------------------------------------------------------------------------------------------------------------------

 

2011-9-23 星期五 制订新的锻炼顺序

起床:615

锻炼顺序

 

平甩功:30分钟

撞丹田:10分钟

撞背:10分钟

俯卧撑:一气35下,叩头:20下,

梳头:300

 

结束:720分,1小时多一点

 

养生总结

继续平甩功练习。

今天停了丹田呼吸。而做撞丹田、撞背。

由于平甩功花的时间比较长,那么有必要调整一下锻炼顺序与内容

 

初步定下来是

平甩功 30分钟

丹田呼吸 15分钟

撞丹田 10分钟

俯卧撑+叩头 5分钟

梳头 8分钟

时间在1小时10分左右,加上上厕所,中间休息一下等等

估计做完是1小时20分钟,加上洗澡,那么是1小时30分到45分之间。

差不多要600起床,然后800上班

因为撞背晚锻炼时会做,故早上可以略去。如果做,稍微撞几下。

 


--------------------------------------------------------------------------------- 

2011-9-24 星期六

530醒了,没有立即起床,躺在床上做了200下推腹和按摩两颗梨

起床:600

锻炼顺序

 

平甩功:30分钟

撞丹田:约5分钟

梳头:100

 

结束:645

 

养生总结

今天家中有事,故进行简略版练习。

今早做平甩功时,有点不顺。不顺的原因在于气息和节奏。有时过多注于气息,反而有点烦燥。后来,愈加随便些,便好了些。

 

------------------------------------------------------------------------------------- 

2011-9-25 星期天 易经与黄帝内经

手表没带在手上,故醒了什么时候不清楚,但估计同往常差不多。躺在床上做推腹,200下。浑身很热。随后做了一二分钟化气术,起床一看时间,正好600,真是分秒不差。

起床:600

锻炼顺序

 

平甩功:30分钟

腹式丹田完全呼吸:10次,15分钟

撞丹田:10分钟

俯卧撑:一气35下,叩头:20

梳头:300

 

结束:710

 

养生总结

今天锻炼的时间与前天预测的时间正好一样。额头的红点昨天有一点,今天倒是大了些,也有些疼,看了一下,也许要出头了。不管他了。

 

昨天爱人把真空拔罐器买回来了,75元,我试了拔一下脚背,能拔住,因为吴茱萸敷涌泉穴前两天停掉了,而肾经的脚部几个穴位按上去,现在不怎么疼了。这条肾经差不多打通了。

 

昨天下午一直看《易经》,包括文字与视频,晚上听了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论坛上的讲述,感觉不错,而书呢,台湾学者徐芹庭的《细说易经六十四卦》不错。台湾学者的古文功底相当不错,之所以有这个影响,因为早年看到过台湾的一份高考试卷,大多是文言文内容的。相对于大陆,台湾对古文的重视程度要深,其文笔功力也相对要深一些。当年一篇《杀夫》让我看得击掌称叹。

 

《易经》博大精深,要想彻底弄懂或比较熟悉它,估计起码两到三年,不管怎样,反正锻炼的目标最底也是三年,那么三年中把《易经》与《黄帝内经》一起通读几篇,搞懂一些,于人于事,只会增益,何乐而不为呢。

 

在当当网购买的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与《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已经发货了,估计还有三天左右到了。

 

左手《求医不如求己》,右手《黄帝内经》,再加上中间的《易经》,那么生活就变得异常充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