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规划和启动以约五千年的青墩上古遗址出土字符等为研究对象的中华早期文字的释读工程》
标签:
羽离子著byyulizi古文字学研究中国最古老文字释读文字文物研究 |
.
《建议规划和启动以约五千年的青墩上古遗址出土字符等为研究对象的中华早期文字的释读工程》
.
It is suggested
to plan and start-up the project of "decipher the engraved
characters, which might be the earliest scripts in China left by
the ancient residents, unearthed from the ruins of neolithic
Qingdu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Jiangsu about 5000 years
ago"
.
.
提议人:羽离子(钱健)
Proposer: Yulizi (Jian QIAN)
.
.
(本人最初在2019年4月28日于海安召开的江淮文化研究会年会上读述了此建议书的主要内容。经数日间的反复修改而于5月6日基本定稿的此建议书的文本分别由南通市青墩文化研究中心和江淮文化研究会而在2019年5月中旬被上报给了中共海安市委、海安市政府和海安宣传部等。此建议书于2020年被刊登于《青墩文化研究》当年第1期上。其主编王其银先生善意地把标题缩短和调改为《要特别重视对青墩鹿角骨文字的研究》以醒目;对内容作了些精简。经青墩文化研究会和江淮文化研究会敦促询查,2020年12月5日,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就我的建议写了答复信而由青墩文化研究会的负责人王其银先生转发给我。
来信在礼貌地客套后谓海安市市委的顾国标书记十分重视青墩研究;该局与市内有关领导和专家商讨后,答复了三条意见:一是该市已为之邀请南京大学考古勘探团队入驻海安青墩遗址,进行勘探。二是该市政府分管文化的领导将带领市文广旅局局长、市博物馆馆长到南京博物院、南通博物苑将向相关院长进行沟通对接,邀请专家对青墩遗址出土的麋鹿骨角重新检索,看看是否有漏读的刻文符号。三是关于青墩麋鹿角(骨)字符的研究方面,该市因目前尚无此类学术机构支撑,也无适合担当起领衔开展研究的专家,故启动以青墩等上古遗址出土字符为研究对象的中华早期文字释读工程时机不够成熟。……对在国内外相关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专家给予适当奖励。
我在2021年4月陪另一老师再去青墩遗址考察时,听说考古勘探团队的确已来初勘过。至于海安方面对接南京博物院、南通博物苑以重新检索青墩遗址出土的麋鹿骨角上有否漏读的刻文符号的事,迄今仍不知其查看了没有或有何结果。至于对在国内外相关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专家给予适当奖励之类的话,只是善意的空话。因为该项研究是建立在对相关文物的收集和定年等工作的基础上的。而从前挖掘时,对跨文化层的分散而零星出土的麋鹿骨角的层次及位置等都记载不明,严重地缺少对之的C14测年。所以,必须使用当代新科技的测年设备对每一片,至少共几十片件,未来还有更多片的骨角做准确的测年;而仅此一项的费用就非常昂贵,不是个人或几个人所能负担的。本研究还需要海安方面依靠已建的文物保管条件已经具备的青墩博物馆,而收回保存在南京博物院的不对外开放利用的破碎骨角以供本研究的就近使用。还需要海安方面找回从前作为垃圾而在野外沉埋掉的破碎骨角以重新检查是否有字符,等等。这些工作是字符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也是本研究之所以慎重地称之为“工程”的原因。
上述的贵答函并没有说明如何在我屡屡呼吁的上述方面为我们的研究已经做好了哪些海安应该做也有能力做,而我们个人则是无法做到的骨角收集和骨角测年等的前期工作?在法规上,青墩文物的所有清单和考古的重要资料含记录、地图、探坑等的示意图等等的副本要转交给海安文管会(有的地方含博物馆)。不同于普通的图书报纸,考古出土的文物只有官方指定的机构有权保管和安排使用;而我们是无从调获的。除了国家文物局批准交付别处收藏的及暂留考古机构以待鉴定和编写考古报告等等所用的,已具备保藏条件的海安政府有权申请调回其余文物。只是答函没有说明是否收回了若干带有刻符的麋鹿角骨等的残件碎片,也没有说明作为文物原生地之主人翁的海安是否已商请南京等收藏机构向可到馆的我们提供实物以便观察、查验、测量和拍摄之。海安还没有为我们疏通研究的基本通道;所以,让任何人去撰写真正有较多的明确了定年的实物以实证的文章,就是空话!而在认真严谨而求实的我们这里,是不可能和不允许出现只可能是假大空的如今各处颇可有见的所谓论文的!另一方面,没有任何一种正规严谨的学术刊物会考虑发表连所研究的刻符骨角的可靠测年都不能提供的任何论文!
本人在此发布这完整的建议书,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为何要重视青墩文化;了解它的高价值究竟在哪里,以及认识被若干人抑制和障隐的它在中华文明史上的真正的崇高地位。此外,这也是留志。
此建议书仍用了原先较长的文题,因为虽然多十几个字,但能把意思表达得多一些。近期还对建议书内的数处稍作了些有限的修缀;对第三和第五部分则各为补充了数句。)
.
.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
.
建议规划和启动以青墩上古遗址出土字符等为研究对象的中华早期文字的释读工程
.
建议人:江淮文化研究会、青墩文化研究会的会员钱健(即羽离子,南通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
.
建议启动这一工程(或称计划、项目等)的原因是需要用文字实物才可能向世界证明中华文明已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但在甲骨文前的中国的已知的一切上古“字符”,除了青墩字符外,全都不符合文字得以成立的两条基本准则。因此,特具条件的海安方面理应义不容辞,尽快地整理出或协助我们以一起整理出青墩遗址的具有华夏文明优秀成分和标志性内容的最早的文字材料,以实证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文字史。以下分八个部分来分层叙述。
一、世界各古国文明史,已知现实的差距及所致的矛盾
.
以上已知事实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华民族的文明形象。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责任弄清楚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史,为之展示过硬的文物证据和提供严谨可信的鉴定与研究的学术成果。.
.
二、国内有条件的地区都在积极努力地发掘文化积淀;争取弥补文明史上的空白或短板.
.
可简单例举一些情况:山东莒县大汶口文化陶豆画符和陶尊刻符、山西襄汾的陶寺朱文、山东邹平丁公村龙山文化的古陶文、高邮龙虬庄陶片刻符、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陶片符号、青海省乐都柳湾马家窑文化后期的陶器图符、湖北石家河文化陶符、等等,都晚于江苏海安的青墩时代。而黄河中下游马家窑文化前期的陶符、环太湖地区的良渚刻符等等,也都晚于青墩刻符的时代。至于广西感桑的官方自称是中国最早文字的其当地石板上的刻文,以及河北藁城的相当于商朝晚期的象形文字等,都是更晚地出现在甲骨文时期,故无须一论。以上诸地中的陶寺朱文、大汶口符号、丁公陶文、龙虬庄刻符、良渚刻符等,尤其是龙虬庄刻符,都是当地和一些人士强力主张是中国早期文字的。国家重视寻找古文字;龙虬庄所在的高邮前几年就以寻挖更多的中国早期“文字”的遗存为申请的重点,因此而获得数亿元的考古经费。
分布在陕西省西安附近的半坡、姜寨等各处仰韶文化的陶片符号、以及湖北省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一些刻划符号,大约和青墩麋鹿角文字同时或稍早几百年。但这些符号也依然只是单个地在陶片上存在而从未成组连缀地出现过。
惟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个别符号、安徽蚌埠双墩的陶片上的符号、河北裴李岗文化的杨家湾和磁山的陶器刻符、甘肃秦安大地湾陶器表面的装饰图案、湖南长沙南托与大塘的图画等,都早于青墩时代,但它们都不是文字,仍然只是单个的图案、装饰图画,或在某一陶器上仅仅是单个出现的符号,甚至残留在陶片上的只是整体装饰图案的一个角、一个局部。这些都无法被看作是文字。
至于被宣称是古文字的湖北省宜昌市杨家湾陶器上的图形等等,以及内蒙古阴山及红山文化的大黑山等地和宁夏中卫北山大麦地、贺兰山等地的岩画崖刻等,要么还是停留在陶器上的单个的刻画图形的状态,要么只是岩画、岩刻的黄羊、鹿、狗等动物而已。
另外一些所谓的夏铭、草原骨刻文、玉石文等等,即使是持有者自称的其时代,也都远远晚于青墩时代。而其中的少数纹形是因自然界的理化性或生物性侵蚀所产生以致被误认,而大多数则被认为是当代的商业性的或其它意图的新制作。
……
三、文字得以成立的两大基本条件,以及迄今为止,全中国仅有海安青墩的字符符合这两个条件
如果解决了部分青墩字符的释读问题,其对中华民族、以及对世界文明史的正确认知,都深具意义。而且,海安也就是中华民族文明之光升起的圣地。
我在2004年撰编给同学们课外参考的文本《文明的曙光——对青墩的考察》中提出了能被称为文字的两个基本条件亦即基本准则:
(一)文字要能被隔代和异地的人认识和理解。
(二)文字要能连缀成串,以可同时记录动作的发出者或动作的接受者,或同时表述事物的名称及其状况,等等;这样才可能最简单地记录知识或经验而传播。
然而,研究的结论是:所有已知的在青墩骨字之前出世的中国各地的符号的绝大多数,都是孤立地刻画在陶器或其它物体上的,并未联缀成文。唯独在甲骨文出现以前二千年就已问世的青墩骨角字已能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相同的形式重复出现;并且有时还联缀成行。而且,青墩骨角字已经可被部分释读。因此,青墩文字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真正的文字。(我释读的青墩出土的骨角字符的论文另附。)
文字的发明,不是与农牧业发展、建筑的完善、城镇的出现、工具的改良等等完全同步的,不是同比进展的。文字的发明会由于各种偶然的因素而触发、产生,例如环境险恶又频频突变而必须占卜,从传言闻知外邦人会刻划符号以记事,为防止重要结绳被改或朽毁而仿刻结绳的关键表达式于骨角木陶上,不得不向天神表达诚意而不得不契木契骨等为凭,……文字的出现与其氏族、部落等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常是交替而并非恒定正比的关系;这方面,世界各地屡有实证。不比陶器的泥坯,骨角很硬;上古人缺乏更坚硬锐利的工具,且操作艰难。但上古人仍坚持而为,可知其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而不可不为。
有些关心的人可能会有疑问:所看到的青墩骨角上的符号大多只是横线、拐角符、竖线等的简单刻划,这些难道也会是文字吗?回答是:它们完全能够是文字。近似的例证之一就是罕见的欧亚大陆上古的伽文字、窦文字,它们几乎都只是一些平行的横线条、折角线和并不与之交叉的竖线条,似乎完全不可能是文字。
图1
.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世界古文字研究界已经破译了这些简单至极的文字的大半。它如葛翰的上古文字的大多数也只是用并列的短横、短竖来组成,而且也已经被译出了大部分。所以青墩的简单刻划也能够组成文字,这是没有疑问的;是不能用两千年后的汉字的组成方式来设想青墩文字的组成原理的。
.
四、青墩骨角字的字符资源比较丰厚
上世纪70年代,考古队在青墩只做了很小片的极有限的探方式的点状考古,就已所获惊人。而比诸探方面积更大千百倍的遗址区并未发掘。所以未出土的带字符的物品的数量必定有相当存量。这些刻有字符的物品不仅包括骨角件,还可能包括泥陶件、未完全腐朽的竹木件等。在上世纪的考古时,几件布满刻划的麋鹿骨角只是被当做留有普通切割砸凿痕迹的残件或装饰件。在现场,没有人想到他们是字符,也没有人意识到或短小或破碎的古麋鹿骨角上也会有字符。
因此,40多年前在青墩台地开新河与紧接着掘探坑时挖出的较多的断碎麋鹿骨角就被当作累赘的废物垃圾,而先后被重新挖坑埋掉或填沟凹了。我们在调研后获知,确有上述的事况;其先后被弃置的骨角的数量还不小。而这些骨角垃圾极可能包含着重要字符。
青墩台地的范围并不大,但青墩遗址区和文化的扩散、影响的范围以及同文化圈的范围,又及与其它遗址的文化的交融、交接的范围则都很大。我们经田野调查而有知,周边与青墩文化同质的一些区域也蕴藏有类似的刻有字符的骨角等。而在与之稍远的一些上古遗址区,也发现有零星的刻符,它们与青墩刻符同属于一个定义表达性字符的大体系的可能性也较大。何况,研究任何古文字,最好都要有亲缘的或不同体系的类型来参照或对照。所以在本项目题中“以青墩上古遗址出土字符等……”里特地加入了一个“等”字。总地来看,研究青墩骨角字的潜在的字符资源相当丰厚。
.
.
五、目前对青墩字符研究的现状
.
目前对青墩字符的研究有所突破,已有一定的但重要的破解、释读。在研究人员方面,老一辈的专家、学者基本都已经因去世或年迈,而总体上不可能再从事此项研究,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张政烺教授、南通博物苑的前苑长徐冬昌先生、海南大学理工学院的耿济教授、台湾的易经学家孙振声等等。目前还在的认真地研究过青墩字符的人已经罕少;其中有海安的王其银先生、张贵驰先生等,都已是老人。而在海安以外,长期关注和研及青墩字符的人员里可能就只剩我一人了,顶多也就是我曾经带领研究过青墩字符的三四位年轻人。人到中年的他们分居于山西、福建、苏州等地。但不要紧,如果出现较多的字符文物,会有若干名其他学者来参与研究。
青墩文字的产生与构成,不可能是既定地循后世的六书模式;即今日之学人,不可以操刀整束以把青墩文字强塞进两千多年后的汉字六书之履里。故与研的学者,可稍有但切不可局限于古汉语之人;否则就是自筑藩篱。倘有世界各地古语文和上古社会及其时生产劳动与器物等的丰富知识,尤为重要而有益。研撰之文,亦不必句句铁论;沐宽松的学风,允许争鸣,可广为讨论;以渐引更多的学者,以彰海安之文雅。就甲骨文而言,中国有相当数量的甲骨文专家,尚且无法解读多数甲骨文;有关单位还不得不悬赏征解。而已经被解读的甲骨文字中的多数,专家们的释义还不能全同。
这是因为,古文字的释读是极其困难的;而对上古初文的释读,更为艰难。在研释上,不仅需有所关联的世界人类学、古族群学、古地理含交通学、古天相学、上古史学、古文物研究、甚至古代的语言、绘画和雕塑等等的宽博丰瀚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具有各种视野、不同的思维路径和不一般的见解等等;才能更有希望地用以探索之。而在学人中很罕见的本愚夫,毕生关注和学习的方面,已包含了但还不限于上述的全部的冷门或称极其冷僻的领域。
.
.
.
图2
我本人于今年(2019年)退休;但仍然担负着所主持的一个教育部科研项目的结尾工作和仍在主持研究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而我自己已在一生中先后完成了预研究的数百个关于中外文化交流史等的自选主题的研究也想要做;但我同时最挂念的仍是青墩字符的问题。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收集了全世界的不同的上古字符,积累了几千份中外文的相关论文和研究的素材;对青墩字符在其中的位置及特点等等了如指掌。我现在已经65岁,如果再过六七年,已经早衰的我估计自己将很可能会丧失研究精力;所以想趁自己还有余力时能对青墩字符的研究作一些奉献;否则,我的知识和认知的长期积累,就浪费了。而要使其他人能对青墩字符保持十多年的毅力来锲而不舍地收集世界的材料等等,从而积累起相当的经验;也不见得真有人愿意。即使能有人愿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趁寥寥的深有兴趣和意愿的研究人员还能有力气研究时,希望海安方面能尽快地努力争取解决关键的增加研究所需材料的问题。
.
六、增加研究用刻有字符的骨角等材料的途径
.
为研究人员增加可用于研究的带字符的骨角实物,是本工程的重要目的。否则,研究就无从谈起;即使是已有的研究也只得被迫地停滞而无法前进。目前可以获取研究所需的带字符的骨角的途径有三条:
一是申请从南京博物院等调回几乎全部的此类物品,无论残破,皆清点收回。这远比仍让其在彼处仓库的角落里再深藏几十年而罕有人知晓或乏人问津要好得多。对无法交还的,海安方面派人前往该单位商请彼方或我方对之一一记录、测量、拍照、检验等;并商定允许我方研究人员例如我等可到该馆甚至驻馆研究其文物实体。
二是请老人指示40多年前曾经倾倒或填埋废弃的麋鹿骨角包括其碎片等的具体地点和河沟等,请人将之重新挖出或捞出以细致检查。此事不宜延迟;因一二耄耋之人,一旦不在,线索就断绝。这不是考古发掘,只是保护性处理已被弃而在毁灭的垃圾,不涉及法规的限制问题。如发现有刻划字符的,不论残全,皆交给博物馆登记建档以藏。
三是以采集中国早期文字等的重要理由来向政府的职能部门申请部分发掘青墩遗址区含远在青墩台地以外的潜在的遗址区;以获取更多的字符实物。如果专业考古队在这些地点的作业中有重大发现;再申请调整、扩大发掘区域。
.
七、地方政府应助立甚至主导这一文史工程
.
图3
.
我本人可参加磋商和讨论会,但不实际参与该工程的管理;虽然一些研究所需的支出应该报销,但本人不介入该工程的经费事务。本人将是退休的研究人员,主要是自己从事研究和参与一些本工程的研究方面的其他工作。如果将来海安方面有意派出考察和调研古文字勘考工作的专家暨工作小组前往海外和邀请国际上的上古文字学家来海安开会,我可以参与其工作而为之联络。
现在是千年以来的中国的工商业未能推达过的经济和文化等一起繁荣的时代。先民留给海安的文化瑰宝应该值此时代,而被拂去尘土,擦洗出灿烂的光彩。
.
八、青墩遗址博物馆应在协助研究方面起重要作用
.
海安已建成青墩遗址博物馆,该馆内部即将开始内部布展;这很好。博物馆不仅是文化普及与宣传的场所;也必须服务于研究:即为研究提供所出土文物的总目、各种原初的考古记录和已做过的对文物的检测记录等等;要积极地索回研究所需的文物而不只是观览所需的文物而坚持不断地补足和丰富文物资源;为研究人员提供所需的文物实体;同时博物馆人员自身也尽可能做一些研究。如果层次再提高一点,还应该是对可能的海内外学人涉及的青墩文化研究的服务中心。
希望博物馆能多联系各地各界的有兴趣的学人、宣传者、潜在资助者等等;也包括联络我们等研究者;并使我们能在文物的细察、摄拓、测绘、电描、化验等方面得到该馆的真诚支持和协助。该博物馆可以在各方面的工作中主动发挥起较大作用;但其开发、参与研究及服务于研究工作的人员与经费,则是海安市不得不预为绸缪和划拨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