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

(2014-07-25 22:01:34)
标签:

股票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

1.变量:通常用作构念或者要研究的性质的同义词。 在这个语境下,变量是事件、行动、特征或者属性的一个象征,它可以被测量,或者我们可以赋予其一些类别数值。

2.命题:对于可以观察的现象(概念)判别其真伪的陈述。

3.假设:当一个命题的提出是为了实证检验时,我么称之为假设

4.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或个别,它是根据一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本质来推断这类事物中的一些个体所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

5.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

6.报告性研究:(reporting study)提供对数据的总结,并经常重组数据已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或产生统计结果以用作对比。(经常无须做出推理或得出结论)

7.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试图回答诸如什么人(who)、什么(what)、什么地方(where)和怎么样(how)这样的问题。

8.因果性研究:探索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9.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包括“一系列解释技术,对于某个社会领域中或多或少自然发生的现象,这些技术试图描述、解码、翻译并得出意义(而非频率)”。

10.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是实现目标和回答问题的蓝图。对于研究设计的选择可能因为存在大量可用的方法、技术、程序、协议和抽样计划而变得复杂。

11.滚雪球抽样:snowball sampling研究参与者指引研究者找到其他人,其特征、经历或态度可能与参与者类似,也可能并不相同。

 

•         12.小组访谈:是一个访谈者访谈一个以上的研究参与者的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基于小组的规模和组成来描述小组访谈。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

1.管理-研究问题的基本层级

•  管理问题(management question)——以问题的形式对管理困境进行重新描述。

•  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s)——最能体现研究目的的假设;研究者最关注的问题。

•  调查问题(investigative questions)——为有效地回答研究问题,研究者必须回答的问题;管理者感觉为了解决管理困境必须了解的问题。

•  测量问题(measurement questions)——研究中的参与者被问及的问题或研究中具体观察的问题。

2.行为观察的基本类型及其内涵?

非言语行为(nonverbal behavior是其中最普遍的,包括肢体活动、运动表达,甚至包括眼神的交流。

语言行为(linguistic behavior是使用频率其次的行为观察类型。

语言外行为(extralin-guistic behavior),有人提出语言外活动存在四种维度,分别是:(1)声音(vocal),包括音高、音响和音色;(2)时间(temporal),包括语速、说话持续的时间和节奏;(3)互动(interaction),包括插话、支配和抑制的倾向;(4)语言风格(verbal stylistic),

第四种类型的行为研究涉及空间关系(spatial relationship),特别是一个人如何与他人发生肢体上的联系。

3.实验方法的优点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  要证明因果关系,实验法比其他任何原始数据收集方法更好。实验法的最大优势是,研究者能操控自变量。因此,因变量的变化源于这种操控作用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  实验法的第二个优点是,可以比其他研究设计更有效地控制来自外部变量的污染。这有助于研究者分离出实验变量,并评估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产生的影响。

•  第三,实验法在便利性和成本方面优于其他方法。 

•  第四,重复性(replication)——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不同的被试组重复一个实验——这一点优点能使实验者发现自变量在不同被试、不同情景和不同时间下(对真实环境条件下的因变量进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被试把研究者当作他们日常生活的干扰源的知觉。

 

4.实施实验的7种主要活动是什么?

•  1.选择相关变量。

•  2.明确处理水平。

•  3.控制实验环境。

•  4.选择实验设计。

•  5.选择和分配被试。

•  6.初步测试,修改和正式测试。

•  7.分析数据。

 

5.研究中的伦理包括哪些问题?

•  首先想到保护参与者或者研究对象的权利。,总的来说,要很好地设计研究,保证参与者免受身体伤害、不是、痛苦、尴尬或者隐私泄露。

 

Ø  解释研究的效益。

Ø  解释参与者的权利和保护措施。

Ø  获得参与者的知情同意。

 

6.研究假设的作用有哪些?

ü  它指导研究的方向;

ü  它确定哪些论据是相关的,哪些论据不是;

ü  它可以表明哪种研究设计更为合适;

ü  它提供了管理研究最后结论的一个框架。

 

7.研究报告应该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Ø  执行摘要(executive summary),包括对问题、研究结果和建议的概述;

Ø  研究概述(overview of the research):问题的背景、文献综述、方法和程序,以及结论;

Ø  关于实施策略(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的建议;

Ø  复制这个项目所需的所有材料的技术附录(technical appendix)。

 

8.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提高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应答率?

Ø  容易阅读;

Ø  提供清晰的应答指导;

Ø  包含个性化的沟通;

Ø  提前通知或提供有关调查的信息;

Ø  激励参与者应答。

Ø  预先通知将要发放某一自填式问卷

Ø  在自填式问卷发放之后进行追问或提醒

Ø  清晰地制定回复地址或方式

Ø  对参与研究给予货币激励

 

9.观察法的优点表现为哪些方面?

Ø  在收集某些特定类型的信息时,观察是唯一可以运用的方法。无法用语言沟通的观察对象的研究都可以归到这一类中。

Ø  观察法的另一个价值在于,我们可以在原始数据产生的时候对其进行收集,而无需依赖他人的报告。 

Ø  观察法的第三个优点是,我们能够获得一些因为太常见和意料之中而被参与者或忽视的信息,或者因为看起来不相关而被参与者忽视的信息。

Ø  观察法的第四个优点是,它能够单独地获取某个事件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全过程。

Ø  最后,研究对象接受观察侵入的情况似乎要好于接受提问的情况。与询问相比,观察对他们的要求更少,正常情况下导致观察对象行为产生的偏离也比较小。此外,进行一次伪装和不引人注目的观察比执行一次伪装的询问要容易的多。

 

10.一项好研究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    特征一:清晰界定目的。

•    特征二:详细说明研究过程(研究计划)。

•    特征三:全面规划研究设计。

•    特征四:运用高伦理标准。

•    特征五:如实指出局限。

•    特征六:充分分析决策者的需求。

•    特征七:清晰呈现研究结果。

•    特征八:证明结论。

•    特征九:反映研究者的经验。

 

11.沟通研究中的误差来源于哪些方面?

1)访谈者误差

是抽样误差和应答偏见的主要来源,它是由多种行为导致的:

2)参与者误差

参与者造成误差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他们是否(愿意)应答;二是他们怎样应答。

3)无应答误差

参与者错误应答或者拒绝应答可能导致研究总体或者研究中的个别条目或问题出现非代表性样本。

 

12.定性研究中非概率抽样的方法有哪些?

便利抽样,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抽到的一部分。最常见的偶遇抽样

定额抽样,是将总体依某种标准分层(群);然后按照各层样本数与该层总体数成比例的原则主观抽取样本。

立意抽样,立意抽样又称判断抽样,研究人员从总体中选择那些被判断为最能代表总体的单位作样本的抽样方法。

滚雪球抽样,以若干个具有所需特征的人为最初的调查对象,然后依靠他们提供认识的合格的调查对象,再由这些人提供第三批调查对象,……依次类推,样本如同滚雪球般由小变大。

空间抽样,对非静止的、暂时性的空间相邻的群体的抽样方法。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论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异。

•  定量研究试图对事物进行精确的测量。在企业管理研究中,定量方法通常测量消费者的行为、知识、观点或态度。这类方法回答的问题与程度、频率、数量、时间以及人物相关。虽然调查法不是定量研究的唯一方法,但它是一种主要的方法。

•    定性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者沉浸在所研究的现象中,收集对事件、情况以及人与事物之间的互动进行详细描述的数据,因此,它提供了深度和细节内容”。 

•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2.结合工作实际经验,针对某一具体管理困境设计一个研究过程。

3.结合某一具体管理困境,阐述焦点访谈的设计过程。

4.论述探索性研究阶段的搜索策略有哪些?

Ø  发掘和分析信息资料;(如已发表的研究;文献分析;从组织的数据库中检索信息)

Ø  探访那些对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有丰富知识的人(称作专家访谈(expert interviews))。

Ø  访谈那些与问题有关的人(称作个人深度访谈(individual depth interviews,IDI))。

Ø  与问题或问题解决有关的人一起进行小组讨论(包括非正式小组,也包括正式的技术,例如焦点小组或头脑风暴)。

信息资料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原始资料;(2)二手资料;(3)三手资料。

5.结合某一具体问题,论述如何利用求同法证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6.结合某一具体问题,论述如何利用求异法证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