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雨后的乡村,安静祥和,而又充满生机

标签:
海南琼海南堀村雨后老乡 |
分类: 海南纪行 |
琼海这一阵是连续阴天,雨水淅淅沥沥地,下下停停。海南的雨水很温柔,出门无需带伞,觉得雨点大了,就到树下躲一躲,几分钟后雨水就会变小。今天早晨,雨水终于停歇,霞光布满天空,背上相机去附近的村子走走。
阳光亲吻着大地,留下自己巨大的身影。
到处是茂密的热带植物林,在湿润的空气里茁壮地成长。
每家都喂养了数量很多的鸡鸭鹅,鸡犬之声不绝于耳,仿佛走进无论魏晋的桃源人家。
环岛高铁穿村而过,巨大的轰鸣像声声召唤,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做工,村里剩下的都是留守妇女和老人。
海南妇女大概是天底下最能吃苦的,肩膀上挑着一家人的生计。这里是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海南妇女在书写新的传奇。
村里盖起了一座座新房,老房子看起来像是老留声机,光影斑驳,里面装着数不清的故事。
黄色的铁路路基标志。
在水井旁遇到一位村民,挺着笔直的身板,一问得知,是1980年代的退伍战士。老人热情地和我攀谈,自我介绍说:我姓龙,中国龙的“龙。”
老人家门口养着两只加积鸭,红冠黄蹼,羽毛黑白相间,漂亮极了,像骄傲的公主。
路旁不时瞥见榴莲、木瓜、香蕉等热带植物,还有叫不上名字的艳丽花朵。
两位老人在家门口聊天,身后是三层小楼,我好奇地询问盖楼花了多少钱?老人说,一共300多平方,要是买,钱就多了。我们是自己盖的,没有多少钱。
一户人家旁边停着一辆外省牌照的小汽车,主人是位身材高挑的大陆姑娘。为了爱情,千里万里都不是距离。
姑娘吃完早饭去上班,打开车门坐进汽车里,轻轻摇下车窗,亲切地和婆婆说声“妈妈再见”。是那种只有女儿才能叫得出来的声音,甜美自然,让我好生羡慕,和婆婆絮叨了一番。
海南农村有贴春联的习俗,不管是新房子还是旧房子,无一例外地都贴着鲜红的春联,十分喜庆。这家主人安装了铁门,担心来访者吃闭门羹,特意在门口贴着一张纸条:“在家门同样关。”
家庭总是柴米油盐,坛坛罐罐,门口种上一棵三角梅,平常的日子就立即变得红火起来。
在巷口遇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戴着深度近视镜,是位老大学生,热情地邀请我去家里坐坐。
在新盖的住宅西面,还留着一间老屋,一面墙上只是用砖头垒成的一根立柱支撑着,像座纪念碑,佐证着如今的好日子。
经过几天雨水的浇灌,树叶绿得像发亮的彩绸。小时候学过“绿油油”这个词,到了海南才知道,“绿油油”就是“绿得冒油”的意思。
老房子上趴着一只蜥蜴,很是镇定,我换着角度对着它拍了好几张照片,它都一动不动。
不知什么时候,井沿边角上一支无名的花,恣意地生长,带着美好的信息,孕育着美好的希望。
海南的儿童美得如同天使,粉嘟嘟的小脸,和熟透的小苹果一样,泛着红晕。
在村里走走转转,和老人们说着聊着,不觉一个上午过去了,意犹未尽。还没有结束寻访,就已经在计划下次寻访的行程。告别了村子,走上大道,城市里的住宅楼像海市蜃楼似的,竟然变得陌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