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2020-06-21 16:06:46)
标签:

南京

浦口站

朱自清

《背影》

父亲

分类: 人文南京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浦口火车站,南京人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地方。这座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 年(1908)的火车站,是当年津浦铁路的终起点。历经百年沧桑,如今更是愈显民国浓厚气息,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以它特有的方式,向后人诉说着那些或悲壮或伤感的往事。

著名学者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名篇《背影》里,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他和父亲在浦口站依依惜别的情景。 1917 年的冬天,20 岁的朱自清在北京大学哲学系 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起回扬州奔丧。办完丧事,父亲到南京找工作,朱自清回北京念书。父亲对儿子出远门不放心,亲自送他过江,还上车帮他找了靠车门的座位。在即将开车的那一刻,父亲翻越铁道隔着栅栏给儿子买了橘子来。朱自清写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 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每读到此,不禁热泪湿衣。

《背影》从1935 年起,不断地入选叶圣陶编选的课本。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是中学的语文教材。一篇散文让天下的读书人记住了父亲,也记住了浦口。一个世纪过去了,老站台的青石板还静静地躺在那里,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定格为父爱的经典场面,吸引无数的游人前来观瞻。

2020年6月21日上午,江苏省朗诵协会特别邀请朱自清先生的嫡孙、文化学者朱小涛与和朗诵艺术家傅国,来到百年老站浦口火车站,重返《背影》现场,感受内心深处的动人力量。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许多文学爱好者来到浦口火车站,希望感受《背影》发生的真实场景,其中有30多个家庭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朱小涛先生(左2)傅国先生(左1)来到浦口站,和文学爱好者合影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陈静美主席主持朗诵会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朱小涛和傅国朗诵散文名篇《背影》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各位嘉宾讲述与《背影》和浦口站的故事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南京珍珠朗诵团和南京客运段职工演绎文学作品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朱小涛讲述《背影》创作经过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集体合影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浦口火车站追寻父亲的背影,重温热泪盈眶的感动

在百年老站兴奋地合影留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