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乘坐金色山口快车犹如画中行

标签:
瑞士乘坐金色山口快车雪山湖泊 |
分类: 大千世界 |

瑞士虽然很小,但有世界上最高质量的铁路网,火车精准、高效、密集,并且和各种交通工具轻松对接,覆盖到每个乡村。瑞士人是公认的铁路专家,每年人均乘坐火车次数最多、公里数最长。到瑞士,一定要体验著名的金色山口快车。顾名思义,寓意这趟列车经过之处,慷慨的阳光会把所有的风景都染成金色。全线由分属不同铁道公司的三种景观火车衔接完成,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当属卢塞恩——因特拉肯,全程75公里,运行1小时49分。
金色山口快车为了方便乘客赏景,在设计上可是花费了大心思,超大的全景车窗与天窗,恨不得让列车与窗外的山水毫无分隔的融为一体,坐在其中犹如画中行。说是快车,其实速度上无法和现在的高铁相比,因为穿行于阿尔卑斯山核心区,车速的确也不可能太快。但是,这倒给乘客留足了欣赏沿线绝美风光的时间。
我们预定的是下午15:05分的列车,
列车宽敞整洁,一排有4个座位,过道两边各有两个,4人对坐,窗口前的小桌上印有列车行进图,百分之七十都是中国游客。列车启动后,我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金色列车的魅力,映入眼帘的简直就是一道长长的山水画廊。阿尔卑斯山脉和碧绿的湖水一直伴随着我们,忽远忽近,原始森林的绿浪漫延到铁路近旁,风光无限带着一种天然的浪漫。列车在山峦谷地间穿行,远处山坡上散落着一座座尖顶红瓦的农舍,既传统又现代。有的是纯木搭建,有的是砖石结构,每一幢房子都不雷同,倾注了设计师的心血。这些建在山坡上的独立农舍,每家都有一条蜿蜒的公路通上去,汽车就停在房前屋后。小镇与湖相依相生,犹如落入人间的仙境。旅客们在车上始终保持着一种亢奋的心情,大家手里都拿着相机或手机,挤在窗口不停地拍照,很快浸入了欧式的浪漫情怀之中。沿途风光犹如一张张的明信片,连续不断的梦幻美景,让你舍不得眨眼,生怕错过任何一幕。只盼着列车永远地开下去,美好永不消失……
沿途停靠几个小站,停时都很短。站台没有工作人员,只有乘务员在巡视着整趟列车,用口中的哨子催促你不要在站台逗留,赶快上车。在一个车站停车后,我随着自动打开的车门下了车,蹲下来拍摄站舍和上下车的人们。大约过了一两分钟,突然听到身后的车门“咚”的一声关上了,瞬间惊出一身冷汗,脑子里立刻闪出孤身一人被遗弃在车站的情景。焦急中看着远处车尾的最后一节车厢还有人在排队上车,赶紧以百米冲刺的狂奔过去上了车。事后才知道,每节车厢的车门旅客在外面是可以控制的,按一个按钮车门就会打开。上了火车我惊魂未定,气喘吁吁。乘务员看到了这紧张的一幕,善意地笑着,提醒我不要再随意行动。列车后部挂着一节餐车,餐桌上铺着雪白的餐巾,酒柜里琳琅满目。因为运行时间比较短,没有旅客来用餐喝酒,服务员在休闲的聊天。这里的窗户更大,视野更广阔。我用手指指怀里的相机,征得乘务员的同意,就坐在餐桌旁尽情地拍摄窗外的美景。大约过了10分钟,乘务员走到我身边,礼貌地请我回到原来的车厢。
中途上来一个清洁员,推着清洁车将几节车厢进行了清理,将垃圾带下了车。此时已经将近五点钟了,夕阳将大地染成金色,车厢也披上了一层金色衣衫。陆续上来一些年轻的上班族,出示的是月票。他们并不忙着去车厢里找座位,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背倚车厢,拿出书或者掏出手机,静静地看着。人的优雅不仅反映在服饰上、房舍上,更反映在人的肢体动作上。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旅行,我们的列车到达因特拉肯城。正是下班的时间,站内停满了列车,人们行色匆匆。出了车站拐过小街就是一面大大的图恩湖,湖水清澈透明,天鹅悠闲的拍打着水面。远处山峦中,突兀出被称作“欧洲脊梁”的少女峰,晶莹透剔,婀娜多姿的身影仿佛还在熟睡,让人浮想联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