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鼋汁狗肉誉四方

标签:
陇海铁路徐州沛县美食鼋汁狗肉 |
分类: 故乡明月 |
在中国,热衷吃狗肉的地方并非只有广西玉林一地。在江苏徐州沛县,鼋汁狗肉的制作历史甚至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俗话说,“英雄莫问出处”。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以吃狗肉成癖,吃了还不给钱,是当地公认的“无赖”。谁能想到,后来竟然成了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据《史记》记载:刘邦手下名将樊哙,少时以屠狗为生。刘邦出身贫民,经考试做了泗水的亭长,和县里的官吏混得熟络,在当地小有名气。此人酷爱吃狗肉,常常到樊哙那里买着吃,买得多了干脆赊起账来。樊哙不敢得罪他,就将肉摊迁至河东的村子,还把过河的桥给拆了。刘邦闻讯赶去,遇河受阻,正苦于无法过河时,忽然河中游来一只大鼋,驮刘邦渡到对岸。樊哙恼鼋,杀了与狗肉同煮,不料狗肉更香。酒足饭饱之后,刘邦打算回家,但是到了河边却不见大鼋游近,只好重返樊哙家中投宿。两人秉烛倾谈,樊哙方知道刘邦表面上虽然是个混混,但内心的宏图韬略却无人能比。于是两人义结金兰,后来还成了连襟,共举反秦大事。在生死攸关的鸿门宴上,樊哙守在军门外,当得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便立即带剑拥盾闯入军门。交叉持戟的卫士拦阻,他侧过盾牌撞倒卫士,用剑挑开帷帐,怒视着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刘邦赢得了天下,樊哙也成了汉朝名将,就将鼋汁汤传给其侄。皇帝的饮食习惯,自然影响深远。自此,丰沛萧砀的狗肉生意十分红火,吃狗肉的习俗遍及城乡,当地老百姓早上起来就用烧饼夹着狗肉吃,自汉以来一直如此。元代大德年间,樊哙的后裔樊信在徐州开“樊信狗肉店”,据说仍用鼋汤煮肉。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夜寝徐州,忽闻风中飘来奇香,晨起方知是樊信煮的狗肉出锅,品尝后赞不绝口,乘兴题写“夜来香”三字相赠。樊信经过点拨,也将狗肉店改名“沛公狗肉”,终日门庭若市。所以,现在民间把跟着无赖屁股后面讨还欠债,称作“要狗肉帐”;把吃吃喝喝中结成朋友的,戏称“交狗肉朋友”,皆来于刘邦当年吃狗肉的故事。
食用狗肉,烤、蒸、煮做法各异,但惟有焖煮才能炖得香气四溢。狗肉以凉食为主,食时不用刀切,用手撕成细条,撒上些许花椒,除去余腥。狗肉不但充满乡野风情,而且具有健身医病功能。2009年,沛县鼋汁狗肉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樊哙的后人、沛县肉狗养殖协会会长樊宪涛成为“非遗”的传承人。现沛县养狗存栏100万条左右,肉制品加工厂有20多家,狗肉馆100多家,狗肉摊点300多家,每天宰杀的肉狗超过2000多只,而狗肉的食用人群也逐渐从徐州以及周边苏鲁豫皖接合部向外扩展。
沛县鼋汁狗肉已成为沛县、徐州乃至江苏的著名菜肴。我和朋友曾经数次从徐州开车到沛县崔寨,在老街口下车,直奔熟悉的狗肉馆而去。这里的狗肉味道纯正,肥瘦适当,老板也挟着一身豪爽之气,让你不经意间走入楚汉相争的传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