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江苏境内最后一趟绿皮车

标签:
江苏境内绿皮车7101次 |
分类: 火车记忆 |
绿皮车停靠在现代化的车站,就像一个老古董,但并不落伍。
车厢里坐满了旅客,有人还要站着。
列车员帮助旅客摆放行李,以免行李落下砸伤了人。
列车连接部部空气流通比较好,有人喜欢在这里站着。
老年旅客大都是这条线上的常客,看起来气定神闲。
年轻的旅客习惯了熬夜,在车上不是看手机,就是闭目休息。
儿童总是最炫目的颜色。
车站风挡处有烟灰缸,是烟民们喷云吐雾的地方。
离开一个城市,看上去有的伤感,有的兴奋。
列车长巡视车厢,告诉旅客,后面的车厢比较空,可以往后走,找个位子坐下。
出镜率最高的列车员,不停地在车厢来回穿梭。列车只有7节车厢,没有餐车,旅客饿了,可以买点小食品充充饥。
列车即将开车,列车员回望空荡荡的站台。如果相互比较熟悉,会和站台上的值班员挥手再见。
列车上不乏怀旧的旅客,一路上不停地拍照。
这几位旅客一直就这么庄严地站着,把沿途的景色印入脑海。
老式的锅炉,用煤烧出的开水。在隆冬季节,开车时车厢凉飕飕的,两个小时才会感到暖意。往往有怕冷的旅客主动帮着往锅炉里添煤,掏炉灰。
特制的茶水壶。记得上世纪80年代,每当列车员开始送水,车厢里往往响起朱逢博甜美的《送茶歌》。
列车经常在途中临时停车避让其他列车。在中华门站临时停车后缓缓开出,站台上的柱廊是张静江当年亲自设计的,是文物级的了。
在车厢里拍照留念。
利用元旦假期,一家人乘车体验。
小伙子在列车尾部探出头来,给我当了一回模特。
列车经过有人看守道口,街面暂时沉寂。
列车经过弯道,划出优美的曲线。
新建的宁安高铁和老线路相伴而行。
列车驶入终点站南京,站台上洒下一片金辉。仿佛是岁月的河流汇聚,清澈着,奔腾着,燃烧着,长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