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自从诞生以来,一直是陆地运输的主力军。每个人都有乘坐火车的经历,也见过火车载着货物到处跑的情景。那雷霆万钧的力量,风雪无阻的豪情,激荡几代人的心。可是,你见过火车坐在汽车上当乘客,沿途还有交警护送,浩浩荡荡地穿过闹市旅行的情景吗?
说来话长。陇海铁路东方的起点连云站建于上世纪30年代,站房是欧式的钟楼建筑,一直是连云港的标志性建筑。由于连云港的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车站停办了客运业务。经当地政府和铁路部门协商,在产权不变的情况下置换房屋,老站改建成陇海铁路历史博物馆和港口博物馆对外开放。在站房前修建海滨大道,站房东侧建铁路主题公园,复原民国风情的站台,铁轨上放置主力型蒸汽机车、绿皮车厢和几乎绝迹的守车,开办火车餐厅,提供婚纱摄影服务。
两节绿皮车厢原停放在中云火车站,已到报废年限,但是车上各部位依然良好,还可以继续发挥余热,铁路主题公园就是它们新的家园。
2013年11月就开始运筹此事。次年3月,确定车辆编号。期间,火车被调往徐州,云游了一圈,2015年初又回到连云港。先是调到连云港港务局的专用线,后来为便于运输,又调往连云港东站货场。火车车厢属于大件运输,在连云港也是首次,涉及到吊装、运输、公路桥涵、交通各个方面。经各方密切协调,万事皆备。
2015年3月中旬,港城连续数天阴沉。19日傍晚,还下了一场小雨。20日清晨五点多钟,当我推开宾馆的窗户时,激动的泪水立刻夺眶而出——对面的云台山巅神奇地露出了霞光,一个大晴天!
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三个年头。
吊装现场在连云港东站的货场,距离车站北面几百米。
夜里下了一场雨,地面上存了一汪水,两节车厢在等待穿越城区之旅 。
看看方向牌的交路就知道它有多么繁忙,常常是人歇马不歇,不知有多少人坐过这节车厢,有过多少温情的故事。
车窗上还贴着喜庆的“福”字。由此推断,这节车厢是在春运结束后退役的。最后一次的担当是一年中的重头大戏,也算是一个轰轰烈烈的告别。
餐车方向盘上写着甘肃和新疆的地名。据铁路调度部门的回忆,这节餐车是上海局支援兰州局的。兰州局的绿皮车少,春运不够用,每年都来上海局临时借用,春运过后再还。也许是大西北凌厉的雨雪冰霜,车厢的面容有些沧桑。

8点钟,各方面人员准时来到现场。
最后确定拆装运输的方案。
绿皮客车重46.5吨,餐车重42.1吨,长度均为24.5米。现场有两台起重机,一台吊装200吨,一台吊装130吨,三台平板车每台载重50吨。
吊车司机注定是今天众人瞩目的明星。
吊车驶入现场,靠近车厢。
吊车固定4个方向的支撑点。
吊车伸展巨大的手臂。
9:28,把车厢推进指定位置。在平滑的轨道上,庞大的车体只需几个人就可以推动。
9:57,技术人员拆卸客车转向盘和列车的连接设备,以便两者在吊装时分离。
10:02,在吊钩上拴缆绳。
站在车厢顶部的人接住了缆绳。
为了防止缆绳勒坏车厢厢体,在缆绳和厢体之间放置了一块保护的木板。
11:36,列车稳稳地被固定在大型平板车上,准备启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