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江湾,高架桥下的火车传奇

标签:
上海吴淞铁路杂谈 |
分类: 城市之光 |

星期日的上午,冬阳正暖。
从上海火车站乘地铁3号线在大柏树站下车,向东穿过汶水东路,就可以看见路口的一块巨石上写着“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的红色大字。再往东走100多米,高架桥下就是旧址公园。
1875年初,上海英商组织了吴淞道路公司,声称修筑吴淞上海间的马路,而实际是要在筑好的路基上铺设钢轨,开行火车。上海道台未能识破骗局,就同意征购土地。
1876年1月20日,吴淞铁路上海至江湾段开始铺轨。是日,英国总工程师玛理逊夫人打下了第一颗道钉。7月3日,城区至江湾段开始营业。机车拖车厢数节,随着汽笛长鸣,车轮慢慢转动,很快“如电掣飙驰”。《申报》于次日报道:“到下午一点钟,男女老幼,纷至沓来,大半皆愿坐上、中两等之车,顷刻之间,车厢已无虚位,竟有买得上中之票仍坐下等车者。迨车已开行,而来人尚如潮涌至,盖皆以从未目睹,欲亲身试之耳。”
8月3日,因碾死一名士兵,沿途居民阻止列车继续运行。10月24日双方商定,清政府出银28.5万两买下吴淞铁路,一年内分三次付清。在此期间,吴淞铁路继续营业和铺轨。1876年12月1日,全长14.5公里的吴淞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一条轨距为0.762米的窄轨铁路,采用每米重13公斤的钢轨,列车速度为每小时24~32公里,挂6节车厢,全列可载140多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上海城市交通的发展,这条中国铁路的“前辈”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1997年该路拆除,沿原线路建成轨道交通三号线,2000年12月投入运营,在原淞沪铁路上设有宝山路、东宝兴路、虹口足球场、赤峰路、大柏树、江湾镇6个车站。原淞沪铁路南段(老北站—江湾)和北段(何家湾—吴淞大桥)只有中段江湾—何家湾部分作为沪宁铁路的支线,仍在继续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