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游之七:诸葛村,“八阵图”中的神秘

标签:
浙江中部旅行诸葛村 |
分类: 诗画江南 |

长期以来,诸葛后人们聚居在诸葛镇中,形成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朴实而妙趣横生。走在镇中,细心一点的人都会发现,窄巷中相对的两家人家门却并不相对,而是错着开,全镇无一例外。当地人管这种做法叫“门不当,户不对”。诸葛后裔们说,这种建筑格局有利于处理好邻里关系。如果“门当户对”,两家人家每天进进出出,交往过多难免发生矛盾。发生矛盾仍要每日面对,积怨更深,难以解决。如果“门不当户不对”,问题就会因刃而解。无疑,“门不当户不对”正是牵住了安定团结的牛鼻子,恐怕只有诸葛亮的后代,才会想出如此简单有效的办法来。另外,诸葛镇民居多为四合院式建筑,四面封闭,中留空间。而房屋的前沿比后沿高,每到下雨,几乎所有的雨水都聚集在自家院内。诸葛后裔们管这种做法叫“肥水不外流”。
诸葛后裔们继承了先祖诸葛亮的优良传统,勤于学,精于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传,诸葛亮当年曾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训,而诸葛亮是千古第一良相,后人不可逾越,于是诸葛子孙们便不问仕途,一心学医。因此,诸葛后裔从医或经营药材生意者特多。自明代起,诸葛镇便成为浙西南中草药的集散地,现在这一传统仍是诸葛子孙谋生的重要手段。1996年,诸葛镇作为一个整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诸葛镇早已名闻遐迩,国内外众多历史爱好者和旅游者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千年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