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从来没有不散的欢乐

标签:
台儿庄大战火车站李宗仁文化 |
分类: 火车记忆 |
为取得进攻徐州的据点,3月23日,4万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我军渴望战斗,李宗仁感慨地说:今日天如愿,让我们这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如能战死沙场,才真死得其所。一位连长在给新婚妻子的遗书中写道:“倭寇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幸勿自误。”中国军队在第二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将军的指挥下,炸掉运河浮桥,切断后路,背水一战,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与日军展开惨烈的厮杀。
此时的台儿庄只是鲁南峄县的一个小村庄,约有3000多户人家,两万人口,是苏鲁边界上的重要商业集镇,运河南岸即是江苏省界。庄子四周有一道保存完好的砖土围墙,高约四五米。围墙四周有6个门,庄内有大小碉堡六七十个。此外,各地客商在此建有徽派、晋派、闽南等8种风格迥异的会馆、民居、庙宇等,清真寺、关帝庙和火车站等建筑物相当坚固。当时,第五战区所属第二集团军30军第31师池峰城部据守该地。连续数天,日军动用坦克、飞机、大炮轮番猛烈轰炸,建筑物成了废墟,村庄变为焦土,但31师始终固守在阵地上。车站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之一,93旅担任台儿庄北门以西至火车站的防务。日军以优势兵力,在坦克掩护下蜂拥而来。我军用集束手榴弹滚炸坦克,有的士兵因此被轧成肉泥,惨不忍睹。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池峰城师长请示是否撤到运河南岸。孙连仲回答:“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向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再敢提过河者,杀无赦。”池峰城回到阵地下达命令:“除预备队机动使用外,各分守之部队,应与阵地共存亡,我个人亦不例外。我生,在阵地上;死,阵地就是我的坟墓。”我军将士同心用命,扬长避短,多采用大刀、手榴弹,短兵刺杀,近身肉搏。见敌人扔过来的手榴弹,不待爆炸,随即拾起扔向敌人。2营坚守5天,与敌格斗13次,营长颜省吾腹部重伤仍挽肠指挥不下火线。全营阵亡380余人,敌人遗尸1100多具。战至第8天,31师团长阵亡3人,营长只剩下2人。战后整点人数,均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每座房屋都要几经争夺,往往是白天为日军占领,我军夜间夺回。战后的台儿庄尸横遍野,一片废墟,运河被染得殷红,日军的钢盔阻塞了水流。
在外围,李宗仁迅速调动优势军队,层层围住日军最精锐的第五、第十两个师团。4月3日午后,蒋介石由武汉飞抵徐州督战。5日午夜,李宗仁乘车直抵台儿庄郊外,组成前线作战总指挥部。中国军队展开总攻,一些官兵赤膊上阵,勇猛冲杀。日军渐渐不支,战至7日,全面溃败。台儿庄一战,我军歼敌l万多人,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的胜利。
如果单纯从军事的角度来评价,台儿庄战役只是局部的短暂的胜利,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更何况中国部队的伤亡人数是日军的两倍。日军很快汇合,将60万中国军队包围在徐州。为保存有生力量,我军主动放弃徐州,徐州最终沦为敌手。然而,台儿庄终结了日本人不可战胜的神话,3个月内消灭中国的企图被彻底扑灭,中国人用胜利重铸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