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2013-09-27 12:18:52)
标签:

连云港

老火车站

变身

博物馆

休闲

分类: 火车记忆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连云火车站始建于1935年6月,由陇海铁路管理局承包给南京复兴公司下设的方纪公司施工建造。大楼地面三层高17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钟楼高28米,第3层装大钟,钢筋混凝土结构,贵宾室上方用马赛克镶嵌着精美的壁画。该楼原为连云港港口和车站共用,整个建筑庄重而典雅,远远望去,似一艘张帆行驶的航船,造型上简洁而明快,色彩上清丽而单纯,感觉上舒展而亮爽。

    1937年,在日军侵占连云港前 ,铁路部门将大钟零件拆运到西安保存。

    同年9月20日,该楼遭侵华日军炮击,两处中弹。1970年和1983年曾两次重修,通体粉白。1986年重装大钟。不久后,大钟出故障,就再没有重修。

    车站大楼是陇海铁路车站建筑中的珍品,一直是连云港的标志性建筑,航标灯指引着渔船进出海港。民国时,钟楼上飘扬着国民党旗。1949年10月2日,连云港军民在车站广场集会,庆祝新中国成立。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普通火柴,粗糙的纸盒正面,印着火车站的简单轮廓,成为老市民共同的记忆。因为工作关系,我曾数次在这座大楼里住过,在附近的餐馆大尝海鲜,海鲜味弥漫于整个石城的空气中。

    老车站于200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江苏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连云港中心城区的西移,连云站停办了客运业务,年内将变身铁路博物馆,这艘不沉之船,将继续航行。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黄昏里的钟楼,若干年来,一直是这座城市最显著的地标。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站在车站大楼顶,仰望钟楼,有着不凡的气势。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文革中,钟楼四周都被刷上标语,“阶级专政万岁”等字样依稀可见。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沿着金属的扶手,可以攀到楼顶。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钟楼的表芯已经卸去,新的鸣响时刻即将到来。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楼的顶部是金属框架,木制的结构已经开始腐朽。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苍老的航标灯曾经为进出港口的轮船指引方向。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钟楼顶部的圆顶钢木结构。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俯瞰港口,一二号码头是当年津浦铁路管理局投资兴建的。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历经近80年的风雨剥蚀,航标灯的身躯依然挺拔。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楼梯还保持当年的模样。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小姑娘是铁路博物馆的讲解员,大学刚刚毕业。虽然是当地人,却是第一次登上钟楼,看着处处新鲜。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这条小路通往车站也通往港口,可以行驶汽车,是当年荷兰人修建的。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火车站对面就是云台山和城市,下了火车先要爬坡到中山路,上面才有公共汽车。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道路两旁原来饭店遍布,这里的海鲜既新鲜又便宜,是铁路乘务员和外地游客光顾的好地方。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几十年来,车站的名字改来改去,弄得外地人不知所措,把连云港称作“连晕港”。现在虽然改回了最初的名字,但是,已经停办了客运业务,陇海铁路0公里处不再通客车,成为单纯的为港口运输服务的货运车站。站台没有了,天桥没有了,机车转盘也消失了,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楼房,任凭海风吹拂,述说往日的故事。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车站对面的单身职工宿舍。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卫生所人去楼空。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车站西面通往公寓的小路,列车乘务员退勤后到那里休息。火车司机喜欢喝酒解乏,往往几个人买上一盆海鲜,煮熟蘸着醋吃。小路已经很长时间无人行走了,一片泥泞。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虽然是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但是依现代人的眼光看起来,一点也不落伍。据说,荷兰像这样的车站还有100多座,其中有一座和连云站一模一样,是一张图纸。这些车站作为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得到很好的保存。外貌是古老的,内部的设施却是现代的,真是百年不朽。

   听车站的老工人说,上世纪80年代,荷兰治港公司曾经寄来车站的设计图纸,来函说,车站已经到了该修缮的期限。看到钟楼今天的摸样,他们不知该作何感想。

 

 

附:铁路博物馆效果图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东方连云】再看一眼,最后的港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