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368,城市里的火车头

标签:
蒸汽机车南京公馆怀旧 |
分类: 人文南京 |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开始,人类加快了进入工业时代的脚步,蒸汽机车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
蒸汽机车从它呱呱坠地的诞生,到它结束生涯的2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它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雄姿让我们难以忘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蒸汽机车已被内燃、电力机车、动车组取代。蒸汽机车的退出,让很多人有一种怀旧心理。偶然一次闲走,发现莫愁湖东路一家公馆旁边停放着一辆编号为SY368的退役蒸汽机车,下面铺着铁轨和枕木,机车被油漆一新,好像刚从车库里整修出来,即将踏上征程。虽然展示的只是机头部分,没有煤水箱,没有往日的轰鸣,仍难掩其大工业时代的阳刚之美。
“SY”是汉语拼音“上游”的缩写。上游型蒸汽机车,又称为上游型工矿用小型蒸汽机车,是专门用于工矿企业以及调车、小运转作业所设计的机车型号,也是中国工矿用蒸汽机车中数量最多、生产时间最长的一种蒸汽机车。1959年由唐山机车车辆厂与大连机车车辆厂开始联合研制,在解放6型(JF6,即ㄇㄎ6型,日本制造)机车的基础上改进设计,最初命名为“工农型”,后改名为“上游型”(取力争上游之意),车型代号SY,全长21519(21643)毫米,构造速度80公里/小时。1964年,该型机车由唐山机车车辆厂定点生产,共生产1600多台。
上游型蒸汽机车具有性能良好、经济实用、结构可靠的优点。不仅满足国内需要,1989年还向美国埃塞克斯河谷铁路公司和司朗科奈尔公司出口了两台,作为旅游用途以及动态展示,专为韩国生产了SY燃油型蒸汽机车。在1988年我国干线蒸汽机车停产后,仍继续生产至1999年。除唐山厂外,国内生产上游型蒸汽机车的工厂还有四方厂、太原厂、铜陵厂,总共制造了1769台。
这台机车的标记上刻着:“交通部唐山机车车辆工厂”,下面的生产时间残缺不全,已经无法辨认了。唐山机车厂始建于1881年,是随着中国人自己建造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而诞生的,是我国最早的机车工厂。建厂当年就开始制造货车,并利用开矿用过的卷扬机锅炉和蒸汽机,装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1889年为慈禧太后制造一辆豪华专用客车——“銮舆龙车”,1900年开始正式制造“莫古式”蒸汽机车,开创了中国自己制造机车车辆的历史。1970年7月1日,铁道部、交通部和邮电部的邮政部分合并组成新的交通部。一直到1975年1月17日,重新成立铁道部,这期间机车工厂直属交通部领导。据此可以推断,这台机车是在文革期间的1970年7月1日至1975年1月17日间生产的,距今已经50年左右了。1999年,唐山机车厂为辽宁铁煤集团生产了两辆上游蒸汽机车,编号为SY1771和SY1772。现在这两台车仍在辽宁铁岭调兵山市铁煤集团服役,吸引了众多铁路迷前来观赏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