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铁匠波尔卡》
(2022-07-26 17:11:54)教材分析:
管弦乐《铁匠波尔卡》曲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 Feuerfest),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打铁用的铁砧作为节奏乐器。乐曲采用D大调,复三部曲式,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欢快的心情,其中在每个乐句末尾,小节强调后一拍,并突出打铁的节奏,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劳动时的快乐心情。中间转为G大调,乐曲轻松跳跃,形成舞蹈气氛,再现第一部分后,在简短的结尾中铁砧叮当叮当的造型性音乐效果和活跃欢快的气氛结束全曲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好动爱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学生掌握的概念绝大部分都是具体形象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前面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教学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方式参与音乐,以活动表现为主,抓住学生模仿性强、好动的特点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的的听赏以及表现活动。
教学难点:
在的听赏活动中,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铁砧、大小锤、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
1.出示视频,带动同学一起做律动。
师生游戏。
师介绍波尔卡音乐,引入课题《铁匠波尔卡》。
(播放《铁匠波尔卡》)
二、听赏乐曲《铁匠波尔卡》
1.教唱音乐主题一:叮当歌
教师演奏教唱第一主题。
2.听赏乐曲第二主题:推拉风箱。
听赏第二音乐主题,与学生一起随乐加入声势动作表演。
3.播放第一主题变化再现音乐
师:这段音乐与哪段音乐相似呢?
与学生一起用三角铁加入第一乐段主题再现表演。
4.师总结A乐段,与学生一起进行A乐段的表演。
(出示图谱,师生共同表演A乐段)
5.播放第三主题音乐:波尔卡
师生一起用舞蹈动作表演第三主题音乐内容。
6.播放第四主题音乐
出示图谱,一起随乐随乐拍手表现乐曲情绪。
师总结B乐段的情绪,引入A乐段再现。
7.欣赏A乐段再现
师分析A乐段与A’乐段,并引导学生学会结束句的节拍。
(出示图谱,师敲击铁砧带动学生用手拍击模仿铁锤发出的声音)
8.请一位同学上台与老师配合,出示图谱,欣赏全曲
三、
四、课堂扩展
欣赏维也纳音乐会时演奏的《铁匠波尔卡》。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