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萧萧汉沽行许培良
标签:
散文随笔 |
天津有众多的风味小吃,且不说皮薄馅多的狗不理包子、酥脆香甜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和外酥内软的耳朵眼炸糕,单说汉沽的美味小吃,就足以让众多市民或游客青睐不止。像鲅鱼生煎包、八珍豆腐、叉拼、鲈鱼排骨炖八带、海鲜砂锅粥、鱼丸、野菜炒花蛤、肘子卷饼和薄饼卷虾酱等,都是汉沽较为经典的地方小吃。许久前,就听说汉沽小吃如此有名,很想得暇品尝一下。
机会终于来了。11月5日上午,秋末的天空依旧阳光绚烂,阵阵秋风送来缕缕暖意。我们一家五口人,自驾车从住宅小区出发,不一会儿来到滨海新区汉沽地段。我们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欣赏汉沽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品尝地方风味小吃,体验汉沽的人间烟火之气。
停稳车后,我们走出车室,发现一条东西走向的街巷里,矗立着诸多金枝槐。金枝槐是国槐的一种变种,属于落叶乔木,时值晚秋,枝叶已由淡绿黄色变为金黄色,在舒缓的秋风中,叶子扑簌簌地飘落下来,像是在上演一场舞蹈,又像是在述说一种往事。街巷的路面上铺满了叶子,像一条软绵绵的黄地毯,行走于其上,倍感舒爽。
已近中午时分,在满目的秋色中,我们选定了一家餐馆——好姐妹土豆粉面馆。这家餐馆素有“中华名吃”的雅称,其规模不大,却顾客盈门。进入餐馆时,发现顾客已几乎满座,里面谈笑风生,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呢!在餐馆主人的安排下,我们总算落了座。于是,家人开始忙着挑选餐单,最终选定了物美价廉的刀削面:“特色小面”、“肉沫拌面”和“红烧牛肉面”。
几分钟过后,餐馆主人满面春风地端上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刀削面,让我们感到很是亲切。稍等一会儿,便开始了用餐。汉沽的刀削面中,面条中厚边薄,柔韧又富弹性,入口外滑内筋,越嚼越香,尤其再加上山西老陈醋,更是美味无比。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大有一种齿颊留香之感。
餐桌旁是一位主顾,汉沽本地人,大约年逾六旬,他似乎听出了我们口音的不同,便热情地与我们唠起嗑来。他对于汉沽各地的美味小吃,如数家常,可谓见闻广博。它不仅谈这些,还介绍汉沽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这让我视界大开。
天津市汉沽区以盐业和化工产业著称,拥有千年的历史,聚焦于现代农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2009年划归为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一部分。从文化与旅游业来看,汉沽是“版画刻字艺术之乡”,拥有汉沽飞镲和汉沽评剧等国家级、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色旅游中,包括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馆,以及滨海鲤鱼门等。因为汉沽有着如此独特的优势,众多京津冀及其他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赏胜景品美味。
午餐在非常和谐而温馨的场景中结束。约午后1时许,我们走出餐馆。秋阳依旧朗照大地,金枝槐叶依旧在街巷中飘舞,路面上的叶子愈加厚实起来。我在拥挤的人流中回望餐馆,心生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汉沽的风味小吃及民风,是一个城市市民生活的缩影。祈愿未来的日子里,国运愈加昌盛,人民生活愈加美好。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现居天津,祖籍山东。退休教师,副高级职称,自由撰稿人,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求真理爱阳光,用挚情描绘生活画卷,文学作品刊发于《中国妇女报》《教师报》《燕赵晚报》《湛江日报》《松原日报》《青岛日报》《中老年时报》《老人春秋》《山西老年》等国内数十家报刊杂志。
通讯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力高阳光海岸欣海苑1-1-1302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