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风春雨润心田(外一篇)许培良

(2024-03-27 09:29:42)
标签:

散文随笔

      春风春雨润心田(外一篇)

 /许培良

        

春天来了,春雨又下了起来。每当此时,我常会联想到“春风、春雨”等词语,这让我又禁不住忆想起母亲在世时的些许往事......

13年前的早春,患脑血栓的母亲因生活不能自理,寄居在我的家中。一天夜里,天空稀稀落落地下起了缠绵的细雨。那晚,我正陪在母亲身边看电视文艺节目。突然,听到室外“刷刷刷”的声音,我当即兴奋地对母亲说:“娘,外面下雨啦!”

母亲将身子转向我说:“下雨好啊,俗话说‘春雨贵于油’嘛!”深谙农事母亲的话,立即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这时,我忽然联想到,一千多年前诗人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是,我起身来到书房,扭亮灯盏,一鼓作气地写下了散文随笔——《春夜喜雨》。

草稿完成后,我来到母亲的房间,细细地读给她听。母亲高兴地说:“写得好啊,很有意义的!”接着,母亲建议我投投稿,看看能否发表到报刊上。在母亲的激励下,我赶紧打开家中的笔记本电脑,敲动起键盘来,比较成熟的稿件很快就出来了。我将电脑插上上网卡,根据报刊栏目邮箱,分分秒秒的功夫,就将稿件发了出去。

一个周六的午后,阳光绚烂,我忽然从《半岛都市报》的电子版中看到,《春夜喜雨》赫然发表于“朝花”文学周刊头题,这让我大为惊喜。我马上将这一喜讯告诉母亲,她不无夸许地说:“好儿子,你真行!有水平!要继续努力!”母亲鼓励的话语,像绵绵的春雨温润了我的心田。

一个人,一旦发现自己的特长并得到认可,便会产生巨大的前行动力。尤其是又有了母亲的热诚鼓励,让我的“作家之梦”插上了翅膀。此后的岁月里,我不仅写“春雨”,还写“春风”、“夏夜”、“秋月”、“冬雪”。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我还撰写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直至公费出版自己的学术专著。所幸的是,母亲在世时,这一切都看到了。儿子的成功,就是母亲最大的荣耀,我没有辜负慈母一生的期许。

春风催绿了芭蕉催红了樱桃,春雨孕育了万物的蓬勃。新近,无论白昼还是黑夜,暖煦的春风又吹拂起来,绵密的春雨又持续降落下来。我分明知道,这春风春雨中,依然传递着慈母生前博大的爱。

 

        购粮证记忆    

 

一个周日里,我下意识地走进百年老屋中。打开尘封已久的紫檀木制的抽屉桌洞,一本已经纸页泛黄的购粮证,赫然出现在我眼前。这让我禁不住忆起刚参加工作时,那些难以忘怀的旧时光......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附近的一所农村中学任教。那时,乡村经济很不发达,农村教师的工资也很低,所以期许未来的生活能有好的前景。那时,学校里正规大专院校毕业的教师寥寥无几,我成为学校里令不少同事羡慕的年轻教师之一。

过了不久,令我非常自豪的是,有一天,从学校会计室里领到一本购粮证。购粮证的大小规格是128开,封面是深灰色的,内页是一些网格状的购粮记录纸张,上面标有诸如籼米、粳米和页码等项目,是一本非常完整的购粮记录证。

收到这样一本购粮证后,我怀揣在衣兜里,小心翼翼地保存在老屋紫檀木制的抽屉桌洞里,关闭严实,并上了锁,惟恐遭遇损坏或丢失。

在计划经济时代,购粮证是职工用于购粮使用的凭证,以维持正常的物质生活。因此,每每到了月底,我就充分发挥购粮证的作用,我带上它和几条布袋,骑上自行车,朝向当时公社驻地附近的粮管所奔去。

粮管所位于学校附近,是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院子。里面建筑有几座大型粮库,分别容纳着诸如小麦面粉、玉米面粉、籼米、粳米、小米和花生油等粮油食品,以供当地职工日常生活之用。因为这些食品都是平价供给的,非常有利于我们的生活,所以购粮证在我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

有一次,我将价廉物美的粮油食品购回家时,母亲手里攥着我的购粮证,仔细地看了又看,然后含笑地对我说:“好孩子,你真有出息,教书育人,又能吃上国家粮,家里也跟着沾光呢!”我回应着母亲的话说:“都是当娘辛苦培养的结果,应该感谢娘呢!”娘的暖心鼓励,让我愈加努力工作,争取日后能有更好的前途。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改革与发展,几年后,购粮证最终退出了我的生活舞台。但购粮证之于我,有着无可割舍的情感,我将它愈加悉心地珍藏在老屋中。购粮证是我青春岁月里美好的记忆,同时,它也承载着母亲一生的期许和辛劳。

 春风春雨润心田(外一篇)许培良

          

 

                作者照片(2024年2月10日,拍摄于天津市滨海新区阳光海岸)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德育》《中国教工》《中国火炬》《山东教育》《云南教育》《辽宁青年》《老人春秋》《山西老年》《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教师报》《学习报》《松原日报》《中老年时报》《浙江老年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新晚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潍坊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散文作品《魂牵梦萦慈母泪》入选国内数处中学语文阅读试题和作文阅读训练。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唐田中学,现支教于平度市李园街道桑杭小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