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零落乡间一奇葩
零落乡间一奇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778
  • 关注人气:3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2023-12-27 12:32:33)
标签:

散文随笔

     流金岁月忆支教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唐田中学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岁月如一叶小舟,又摆渡到一个新的驿站,2024年已经来临。我站在岁月的门槛,禁不住忆想起过往岁月的点点滴滴。让我铭刻心怀的是,数月前,临近退休的我,毅然报名来到一所乡村小学从事支教工作。

那是一个初秋的上午,当太阳升到半空,大地上蒸腾起一片热浪时,我从家乡出发,乘着电动自行车,行进在乡间笔直的柏油路上。两边的沟壑里杂生着的野草野花,散发出奇异的芳香,这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依稀透露出丰收的希望。乡村,中国的乡村,教育亟待崛起。我认为,乡村娃们要走出封闭的村庄,就必须接受好的基础教育。

我满怀激情与一腔热血,坚毅地行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大有诗人汪国真的那种勇气:“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所支教的村小学,坐落于家乡的西部不远处,距家约有10里,不一会儿,我就顺利抵达校门口附近。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学校,来到校门口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面题写着“感恩”两个红色大字,我想,这一定是一所颇具教育特色的学校。往里面看去,校园甬路及周围,矗立着一排排高大的法国梧桐,枝叶婆娑,苍翠掩映,整个校园充满一派生机。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学校门卫是一位年近七旬的师傅,他姓李。见我到来,急忙打开电动大门,向我伸出温暖而有力的双手,猜问到:“您是来这儿支教的老师吧?”“正是,正是呢!”我响亮地回答道。接着,我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和来自哪所学校,李师傅更加热情地接纳了我,并引领我向学校报到处走去。

行走在校园中央甬路上时,迎面走来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士,他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付校长。他那微笑着的慈祥的面容,让我联想到,这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校长,是老师们好的带头人。付校长引领我来到学校教科室,教科室里整齐的布局,清洁的环境,让我倍感舒心爽朗。不一会儿,我们一起来支教的8位老师全部到齐。大家来到一所新学校,将会有共同的理想与追求,大有一种其情也融融,其乐也陶陶的氛围。

教科室里,电风扇下,付校长用温和的语气大致介绍了学校近70年的发展史,使得我们对学校有了初步的了解,增强了一种使命感与责任感。接下来,由年轻的宗主任安排了每位支教教师的工作。我主要任教六年级的数学课,兼任其它教学工作。我想,自己大学时代所学的专业就是数学,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自然倍感欣慰。会议结束后,我赶紧去图书室,借到教科书和所有相关的教学资料。负责图书室工作的郭老师十分热情,赶紧从众多书籍中查找,其助人之热心让我无不为之感动。之后,我和同事们围绕着校园转了几圈,乡村学校的空气好新鲜呢!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次日,我们便按照课程表开始上课了。我虽已年长,但工作热情还是很高的。一踏入教室,数十双眼睛投向了我,我简单地介绍了自己,以及所教学科的内容与特点,便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据初步了解,这届六年级学生数学基础与成绩参差不齐,学习态度与习惯也不甚好,学困生贫困生与问题生等较多,教学难度自然不小。我想,无论困难有多大,都要坚决地去克服它。我认为,要想促进教学成功,就必须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学情,因势利导。上课开始后,我利用副板书写下了一首小诗:“小学数学并不难,关键抓好知识点。掌握方法很重要,基础牢固靠多练”,以此来鼓励并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我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学生的欢迎,这应是我的良好开端吧!

我这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顽强的毅力。凡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极致。平日里,每得闲暇,我总是积极地研究教材和资料。我认为,要引领学生跳出题海,自己就必须进入题海。我摩挲着一大札资料,心想,我一定要像数学家陈景润先生那样,在较短的时间里攻克它!从报到的第一天开始,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便将六年级数学上下册及相关资料全部研究透彻。两个月期间,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中的卧室里,我都会废寝忘食地翻阅资料演算题目,直至搞通每一道题。经过一番拼搏,课堂教学中,我所选择的习题,几乎都达到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搞通教材、研究教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我所支教的乡村学校,学生来源于十几个自然村。这里的乡村经济并不发达,学生家庭生活也不甚宽裕。据了解,不少学生家长常年打工在外,没有时间陪伴教育孩子,尤其是三年疫情期间,这批学生网课上得并不好,造成知识严重缺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后劲发展不足日益凸显出来,譬如约分、通分、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简公分母、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一些基础知识,许多学生根本理不清。没法子,哪里有缺陷,就去补哪里。时间既久,也会取得一定效果。支教以来,第一次由上级统一组织的期中考试中,我的教学成绩名列全镇第一,打破了这个班级从前的记录。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最无私的事业之一,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做教育难,要将学生教育成功更不易。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看,儿童确实天真活泼,有时又放荡不羁,自己约束能力差,班级纪律往往难以维持,这正是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教育就是要顺应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健康成长;教育就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去唤醒学生的心灵。几个月的支教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与学生在一起,心态上永远年轻。工作着是美丽的,我觉得,自己虽已人到中老年,但还能有体力和精力来支教,委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加强教学研究,始终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动力。当然,教学研究主要源于教师自身的自觉性。这所乡村小学原有9名教师,加上来支教的8名教师,总共不足20名。又因为一至六年级各有一个班,因此教研活动的开展形式也很灵活。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研究课题,大大减少了形式主义的东西。针对自己学科特点,我认为要让乡村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就必须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活课堂教学。支教以来,我根据当地百姓孩子成长特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譬如,利用副板书出示一系列复习思考题,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也时常板书一些名人名言,像“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解题岂一法,寻思求百通”、“学数学如果不做题,等于入宝山空手而归”等,这些精彩的语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再如,创设问题情境,改变提问方式,调动全体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总之,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下,获得解题方法与技能,进入解题的“准、快、好”的状态中。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教育科研要自觉地向深层次发展。针对当下乡村小学教学实际,我认为,过去那种费时低效的状态必须加以改造。首先,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我利用学生家长会之际,凝聚家校教育合力。譬如我牺牲休息时间,曾奔赴周围村庄学生杨宇浩家庭中进行家访。跟学生家长切磋谈心,要求家长学会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直至孩子成为班级里“小数学家”;其次,课堂教学致力于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改变提问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新局面,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其三,借助于数学家成才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等。实践证明,只要长期坚持下去,肯定会促进教学发展。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与孩子们在一起,就会永远感到年轻与快乐。我兼任三年级的体育课,三年级共有13名学生,其中9名男生,4名女生。他们天真活泼,心灵纯真。校园甬路上,每每相遇,总是接连不断地“老师好”、“老师好”,这让我更加感受到教书育人的幸福与快乐。我想,如果这样一群孩子,将来依然能保持一颗童心,这个社会就会充满无限的温暖。体育课上,我跟着孩子们一起做操、赛跑、跳绳、打球、丢手绢、做游戏等;冰天雪地里,我跟学生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倍感情趣无穷。无论是春夏与秋冬,我的心与孩子们的心,一起飞翔。从中学到小学,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接校车、托管,是小学阶段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周期长短,我都是在朝霞中笑迎学生的到来,在晚霞中目送学生离开。我觉得,能陪伴守护学生成长,这本身就是一种自身价值的体现。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教育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记得,深秋时节,我曾与学生一起来到周围村庄的田野中,参加学校开展的全国科普日“我实践,我快乐”科技实践活动,一起摘花生品美味,了解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感受到一种淳朴的乡村民风。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在乡村小学,同事之间的相处是和谐的。无论是谁,遇上困难时,大家都会伸出手来互相帮助;遇到快乐的事情,也都会一起分享。因为我家距学校较近,上下班都是乘着电动自行车,这就需要不时地给车充电。学校为方便教师充电,特地在车棚处设置了自动充电桩。有一次,不知哪里发生了故障,导致充电插孔断电,当付校长获悉后,立即联系学校门卫李师傅,一起跑前跑后地进行修整,最后与周围电工取得联系,终于在短时间里调理好。学校领导与员工关心教师生活的每一细节处,让我怎能不无限感动呢?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天,都会有许多的事情感动着我。我爱这所乡村小学,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爱这里的领导、员工、同事与学生。

这所乡村小学,不足20名教师,我们的日常交往也很平淡,但却都能认真工作,真情相待。漫步于校园中,处处能感受到一种和谐与默契。难忘老校长徐校长的亲切交谈,难忘同事们敞开心扉的的谈笑风生,难忘孩子们纯真的问候......在这儿生活的每一天,处处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

校园虽不甚大,却充满生机与温馨。办公室的北面,是一片小菜园。每到春夏秋,乃至初冬时节,这儿都生长着旺盛的韭菜、大蒜、萝卜、白菜等,成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对于培养学生劳动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小菜园还为校园增添了一种别样情趣,每当韭菜花盛开,那蜂飞蝶舞的场景格外引人注目。小菜园作用大,还成为学校伙房改善师生生活的来源之一。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读书是我心灵最大的慰藉。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世上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无论到哪里工作,我都能将教书读书写作融为一体。在这所乡村小学,树荫下,花坛旁,卧室里,都留下了我读书的足迹。这一时期,我读过的书有:《大师巨匠》《诗歌史话》《文学回忆录》《世界数学史简编》《南开大学简史》等心爱的书籍,读书,让我的心灵飞扬;读书,让我洞见了一个别样的世界。

每当到了闲暇或疲劳之时,我常起身独自踱步,徜徉于校园甬路或各个角落,欣赏校园优美的景色。这所乡村小学,规模虽小,却有着一个精致的花坛。其中花韭、多肉植物、月季、造型奇特的榆树等,可谓是生机勃勃。踱到其中,惊喜地发现还有一个蓝色瓷花盆,里面栽着一棵亭亭如立的荷花,粉红色的花朵挺立于枝头,格外鲜艳。瓷花盆里,水草丰美,一群群热带小鱼穿梭往来,目睹此情此景,心中那种欢愉之情,自是无以言说。时间既久,体味颇深,校园景色,四季分明。春有百花盛开,夏有绿树掩映,秋有萧萧落叶,冬有皑皑白雪,我因此爱上了这所乡村小学。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支教乡村小学,自然要在周围村庄穿行。工作生活在乡村,最能体谅百姓生活之不易。小雪过后不久,下班时途经一个小村庄,看到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在白菜地里捡白菜,之后,将白菜捆绑到小推车上,准备爬一个大坡。老人体力不支,尝试了多次都未能成功。我加快了电动车的速度,迅速走近老人。我跳下斜坡,替老人将小车推上了坡。当老人知道我是一名教师时,双手作辑道:“先生好,先生好,谢谢,谢谢!”感动之余,让我深深体会到:我一定要加倍工作,让这方百姓的孩子走出闭塞的乡村,去迈向美好的未来。

隆冬时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下来,路途上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这班上还是不上呢?正当我犹豫不决之时,联想到了那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这班一定要上!于是,吃罢早餐后,我毅然向着学校的方向徒步奔去。大约半小时之后,安抵校园大门口,步数过万,成为当天到校的第一位教师,没有为学生耽搁一分钟。事后,付校长向我翘起了大拇指:“为许老师点赞!”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人生有信仰,才会感到充实;人生有梦想,才会激情飞扬。数十年的教育工作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并非要去达到某种峰巅,只有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他人,舍弃小我,才会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同时,支教生活让我感受到与充满童真的孩子们在一起,会永远保持年轻与快乐!我始终认为,人活着犹如一道光,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一道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也照亮这个平凡的尘世。

时值隆冬时节,我躲在办公室一角,捧读一本刚刚网购的《西南联大》,品味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思绪万千。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宇宙浩渺,人生须臾在这流金的岁月里,让我们张开双臂吧,去热烈拥抱新一轮太阳!

     流金岁月忆支教许培良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德育》《中国教工》《中国火炬》《山东教育》《云南教育》《辽宁青年》《老人春秋》《山西老年》《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教师报》《学习报》《松原日报》《中老年时报》《浙江老年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新晚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潍坊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散文作品《魂牵梦萦慈母泪》入选国内数处中学语文阅读试题和作文阅读训练。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唐田中学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唐田中学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