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屋里的菊花许培良

(2023-11-05 08:11:25)
标签:

散文随笔

      老屋里的菊花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老屋里的菊花许培良


日子已是秋末冬初了。月余前,我曾得暇去老屋小院,数年前移植的数株秋菊,依旧残留着它们的形体。菊花们不惧孤独与寂寞,顽强地生长着,绽放着。夜幕降临之际,微风中,它们摇曳着洁白的、桔黄色的含苞待放的花儿,像是天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霎时令人喜爱。

毋庸置疑,我是爱老屋里的秋菊的。父亲因心肌梗塞辞世已有16余年了,母亲也因病于3年前离开了我们,老屋已是人去房空。出于对老屋的感情,我便从岳母家移来若干株花样繁多的秋菊,在老屋屋檐下的空阔地带栽植下来。我想,老屋里有了秋菊,就不会枯寂了!

刚移植之时,浇水、培土、施肥、除草、划锄等,几乎每个环节都十分到位。因此,当年秋菊们生长得格外繁盛。每到金秋十月乃至初冬到来,秋菊们便绚烂地绽放开来,成为老屋小院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那时,因生活中闲暇较多,我隔三差五地都要去老屋看一看。看看老屋的墙壁透不透风,房顶漏不漏雨,也因此与秋菊们频频地相会。秋菊们的生长力很是坚韧,可谓让人惊叹,它们无需多么精心地呵护,便会随着时令的变化自然地茁壮成长。我为此十分景仰它们,并且常与它们对视。无论是凋零也好,繁盛也罢,秋菊们都是我心中美丽的花。我也因此常俯下身来亲吻它们,嗅闻它们散发出的馨香,也会用手抚摸它们的叶片或花瓣,一同感受秋菊们成长的艰辛与快乐。

生活总是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父母们离世以后,子女们也都渐渐长大成人,并相继去了大中城市工作,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随着年事的不断增长,我也因此常会感到一丝寂寥,但生活本来就是要变化的,所以顺遂一切就好。在这种情况下,老屋便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寄托。因此,每当到了老屋,我都会目睹小院中的花草树木,似乎要跟它们对话,尤其是这些秋菊们。

平日里,无论是阳光明媚,抑或阴雨密布,只要得暇,我常会在老屋小院里徜徉。秋菊们也似乎“心有灵犀”,不停地向我颔首致意,我知道,它们分明懂得我的心,谁说花木不通情呢?

苍龙日暮还行雨,金菊怡情又经秋。近些日子来,心中颇有感慨。在临近退休之年,又断然去乡村学校支教,甘于挑战新的人生。我沿着一条几乎笔直的水泥小路,穿梭往来,日子倒也感到充实。还有比较充沛的精力与体力,站在讲台上挥动粉笔、传道授业,这不正是老屋菊花的精神吗?

   老屋里的菊花许培良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德育》《中国教工》《中国火炬》《山东教育》《云南教育》《辽宁青年》《老人春秋》《山西老年》《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教师报》《松原日报》《中老年时报》《浙江老年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散文作品《魂牵梦萦慈母泪》入选国内数处中学语文阅读试题和作文阅读训练。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