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不褪色的爱情许培良

(2023-02-16 18:49:21)
标签:

散文随笔

          永不褪色的爱情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永不褪色的爱情许培良

                  作者的父亲母亲(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 

父亲和母亲已先后离开我们数年之久,然而岁月的流逝,却让他们的影像变得愈加深刻起来。尤其是他们生前朴素的爱情故事,像一个个传奇,被后人乐乐称道,以至于铭刻心怀。

20世纪50年代,父亲初中毕业后,因家中生活拮据,未能继续深造,不得已回到家乡参加生产劳动,成为支撑家庭生活的壮劳力。不久,因文化水平较高,被村民举荐为村干部。父亲工作勤恳,敬业守职,人品又好,在村子里的声誉颇高。但到了婚龄后,却迟迟遇不上心仪的人。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应该说,父亲与母亲是有缘分的。直到有一天,父辈们与邻村的熟人田间地头商议起来,父亲的婚事才有了清晰的眉目。那时的青年人不像现在这样开放,这期间,父亲与母亲是未曾见过面的。曾有外人传说,我母亲长得如何如何丑,这让一表人才的父亲心里很是忐忑不安。但父母之命不可违,父亲24岁那年与我母亲结了婚。婚礼上,当父亲双手揭开母亲的头纱时,一位端庄秀丽的姑娘呈现在面前,这让父亲大为惊喜。

那个年代,父母亲的结婚仪式很简朴,不像现在青年人这样,场面隆重而宏大,主持婚庆的司仪还用什么“海枯石烂”、“白头偕老”等词语来烘托气氛。父母亲那时不懂得浪漫,更不善于语言表达,惟有默默地相互理解与支持。婚后,过着一种传统的男耕女织式的田园生活,其情也融融,其乐也陶陶。

结了婚便要生子育女,这是婚姻生活带来的必然结果。那个年代,由于医术落后,没有什么节育措施,我们老屋的小胡同里,几乎每家都有五六个孩子。父母亲也接连不断地生下七个孩子,其中第二、三个因遭罹疾病饥饿而相继夭折。父母亲为失去了自己的亲骨肉而心痛不已,毕竟这是他们爱情的结晶。

父母亲之间相互体贴,让婚姻生活充满了温暖。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出生那年,父亲因工作出色,被调到公社驻地附近的粮管所工作。由于工作繁忙,父亲难得有脱身回家的机会。他深知,我母亲有身孕行动不便,身体也急需营养,于是,几乎将每月的全部工资委托他人捎给我母亲,让家人好好改善一下生活。在母亲心中,父亲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好丈夫。

患难之中见真情,好的婚姻都是困境中的相互扶持。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因公患病后,曾一度精神失常。母亲不离不弃,勇挑家庭生活重担,操劳不止。父亲住院期间,母亲昼夜都守护在他的病床边,生活上给予悉心关照与调理。就这样,父亲的病日渐一日地好转起来。在父亲心中,母亲是一位知冷知热的好妻子。

婚姻生活,就是彼此之间一种默默的付出。父亲病情得到恢复后,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他用心经营大家庭的生活,以减轻母亲的生活负担。对于父母亲而言,可谓是命运多舛。1976年春,母亲因长期操劳过度,身体严重透支,不幸患上了良性乳腺肿瘤。医生说,必须迅速进行手术治疗,否则病情就会恶化。在大灾大难面前,父亲的意志很是坚定,他赶紧从亲友那里凑钱,力主母亲去青岛的医院进行救治,最终让母亲转危为安。

年轻夫妻老来伴,携手相忆话夕阳。父母亲到了晚年时,子女们也都相继成家立业,父母亲应该到了一起安享晚年的时光。但天有不测风云,母亲又于2004年早春,突然患上了脑血栓,身体处于严重的偏瘫状态,因生活不能自理,不得已搬出老屋,随从子女们一起生活,父亲却固执地独守老屋。

为了驱除父母亲的孤独,我常用小推车载着母亲去老屋看父亲。记得2006年清明节那天,天气晴暖,父母亲见面了。热炕上,两人几乎一整天都在唠嗑,回忆过去的艰辛岁月,共话晚年的人生感悟,那个场面十分感人而温馨。

母亲对于生死的态度,一向是坦然而达观的。2007年暮春的一个傍晚,父亲因心肌梗塞溘然辞世。母亲获悉后,平静地说:“他这样突然走了,没有遭受病痛的折磨,也算是一种福吧!”她虽如此说,但爱之深痛之切,后来每到父亲的忌日时,母亲总会嘱咐我们去墓前祭奠。

三年前,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在黄土地里,与父亲又相聚到了一起。相信,无论今生还是来世,他们的爱情将永远不会褪色。

 永不褪色的爱情许培良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副高级教师,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德育》《中国教工》《中国火炬》《山东教育》《云南教育》《辽宁青年》《老人春秋》《山西老年》《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浙江老年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散文作品《魂牵梦萦慈母泪》入选国内数处中学语文阅读试题和作文阅读训练。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