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缝间的生命许培良

标签:
散文随笔 |
家乡虽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却是一个很神圣而又神秘的地方。前不久,我在家乡周遭观光浏览了一番,一种久违了的热烈情感在心海中燃烧。
走到村子东南角的岩石处,只见高高的岩石上方,丛生着一片片绿油油的荆棘树,据村里老人说,那是历经上百年之久的野山枣树。
每当盛夏到来之时,这些野山枣树们便到了生长的旺季。新窜出的枝条往四周蔓延,浓密的绿叶缀满了枝条,它们分布在岩石上方,宛若一道绿色的屏障,又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夏风中漫舞徜徉。
我走近细观,这动荡飘逸着的绿,出奇地诱人眼目,委实让我心生景仰。
更让我感佩的是,岩石下方的半空处,竟生长着一棵野山枣树。它的根系裸露着,并不发达,但它的主根却牢牢地钻进岩石的缝隙间。我知道,这岩石中土壤的含量极其微少,营养肯定也不充分,所以这根系紧紧地在缝隙间穿越,汲取那些有限的水分和养分,以支撑起它外观的繁华。
我站在岩石下方,仰视这棵不平凡的野山枣树。它的叶儿虽不多,却绿意融融;它的主干也并不粗壮,却坚挺于岩缝之间,横空地托起它的整个身躯。夏日阳光绚烂地斜撒下来,映照着它的枝枝叶叶,让这些野山枣树们愈加靓丽多彩。
正当我看得出神之时,村里一位大伯缓缓走来。他说:“今日里,有了闲情,来此处观光吧?”我点了点头应声道:“正是!”“这可是咱家乡一种古老的风景呢!”大伯边说便让我坐在一旁的石墩上歇息,接着,叙说起关于这儿的古老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儿曾是村周围很神奇的地方。每到傍晚时分,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和野鸡们栖息于此处。据说还有野狼在这儿出没,阴森森的狼嚎声,让人感到很是恐怖,因此这儿曾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过了若干年后,由于风力的作用,这儿飘落了一些野山枣树的种子,年复一年地生长出婆婆娑娑的野山枣树。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儿繁荣起来以后,鸟儿野鸡和野狼们就不见了。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因为生活艰难,这儿曾是人们打柴的地方。虽经数代人屡屡砍伐,但野山枣树却从未绝根。它们或者从这儿长出来,或者从那儿窜出来,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态势。我敬佩惊叹于野山枣树这种顽强而又坚韧的精神。
任何生命往往就是这样,在遭罹多艰之时,常以不屈不挠的英姿挺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这石缝间的生命呵,令我终生无限赞佩。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教师,副高职称,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浙江老年报》《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老人春秋》《山西老年》《西部散文选刊》《烟台散文》等数十家报刊杂志。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