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琐忆许培良

标签:
散文随笔 |
1982年秋,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饱经人生艰难的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这个家庭的命运或许要从此改变。那时,不谙世事的我,根本不理解父亲话中的含义。
入学后不久,班主任在一次班会中严肃指出,考入高中,就意味着要拼搏一场,迎接三年后的高考,希望每位同学珍惜决定人生命运的宝贵时光。随着学问的不断增进,我开始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人活于世,犹如一颗流星,要在有限的时空中散发出自己闪亮的光。
我知道,自己的梦很美。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必须把每门课程学得扎扎实实,既要拥有雄厚的基础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解题技能,高考就是一场智慧的挑战。在那一千多个日夜里,我卧薪尝胆,执著地向着梦想的彼岸遨游。
光阴如梭,恍惚间,三年高中生活走向终点。1985年7月7日至9日,在那个炎热带雨的夏天,我怀揣着信念迈向考场。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未出所料,那年我被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录取。
在那个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虽然发挥得不甚理想,还是踏上了时代的一班列车。父母及家人的赞肯让我手中生茧,足下生风。我知道,高考不是我人生的终点,更大的考场还是在日后的工作中。
参加教育工作后的第三年,我又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成人高考,如愿地考入一所大学本科学院,在职函授取得了更高的学历。后来,我将教书读书写作融为一体,出版了专著,晋升为高级教师。现在想来,人要活出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趁年轻努力拼搏进取。因为年轻有精力,有能力,也有的是希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始终相信,人生是有意义的。高考就是一个平台,工作才是一个更大的舞台,而且人生的道路漫长而又短暂,我愿做一个更美的梦,去抵达一个愈加辽阔而臻美的彼岸!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教师,副高职称,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于《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浙江老年报》《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老人春秋》《山西老年》《西部散文选刊》《烟台散文》等数十家报刊杂志。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