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痛母亲许培良

(2022-04-11 14:25:44)
标签:

散文随笔

思痛母亲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思痛母亲许培良


       2022年农历二月初一,是母亲离开两周年的日子。我独自躲在书房的一角,随意地翻阅书刊,心中一种寂寥与思念的潮水,禁不住涌上心头。那些与母亲共同经历的岁月,犹如一幕幕影片再次浮现于眼前……
       母亲很要强,在我心中,她是一个从不言败的人。
       母亲出生于1936年,祖籍与我的居住地是邻村。母亲共姊妹4人,一个哥哥,两个姐姐,母亲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母亲自幼聪颖好学,但外祖父却不谙事理,当母亲夜间躲在墙角读书时,却无情地吹灭了昏黄的灯盏。尽管如此,母亲还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了诸如《三字经》《百家姓》等诸多启蒙知识。母亲始终认为,人有了文化才能战胜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母亲坚持自己的主见,还不断坚持抄书,练习钢笔字等,这也为日后料理生活账目奠定了基础。
       母亲那代人不像今天青年人这样,先恋爱后结婚。据说,那时两个邻村的老人们在田间地头一磋商,子女们的婚事就定了下来。母亲20岁时嫁给邻村我的父亲,那是一种先结婚后有爱情的婚姻方式。结婚后,母亲接连生下了几个女儿,重男轻女的祖母似乎有点嫌弃,母亲也看了出来,但事不由人,心中惟有忍受。直到母亲生下惟一的男孩——我,祖母的态度才发生了改变。无论如何,对于祖母,母亲没有怨言,总是笑脸相迎,心中却充盈着一股子强劲。
       母亲自幼心灵手巧,很小的时候就能帮助家人做家务活儿,像纺线织布及针线活儿,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所以,母亲无论在娘家还是嫁人后,在家里抑或在村里村外,都赢得了大家的普遍赞誉。尤为可贵的是,在生活的困苦面前,母亲从不低头,她总是想方设法地去克服。缺衣少食时,母亲便会起早贪黑地忙碌个不停,合理筹划,勤俭持家,硬是将窘困的日子坚挺过去。
       母亲是一个善于体贴忍让的人。
       母亲嫁给父亲后,祖母(其时,祖父工作并定居于烟台)还拉扯着另外两个年幼的孩子,他们是二祖父母所生,但因二祖父母因病早亡,留下两个幼子只好由祖母来收养。祖母忙上忙下,终日闲不下来,两个年幼的小叔顽皮得很,又不懂事理,衣服常常出现破洞,因此有诸多缝补事情只好由母亲来做添手。母亲只好默默地干,从来不抱怨叫屈。那时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但每逢改善生活时,母亲总是将好吃的东西留给他人,也因此赢得了全家人的敬重。
       母亲的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在数次病困面前,她勇于挑战,因此获得了高寿。
       20世纪70年代中期,正值壮年的母亲因终日劳累过度,患上了良性乳腺肿瘤。当时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差,在民间求医失败后,在亲友们的帮助下,毅然去了青岛的医院。那时父亲已因公患病,卧床不起,母亲只有在大姐与三叔的陪同下,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母亲的意志是坚定的,她相信只要精神不垮,就一定会战胜病魔。事情恰如母亲所料,在医生的精心疗救下,病情终于得到控制。
       母亲出院后,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养和休养,为了多挣工分,多分点粮草,便立即申请去生产队饲养屋喂猪事宜,以此来维持一个大家庭的生计。母亲顽强生活的勇气,令村人无不敬佩。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种叫“争光霉素”的药物,从临床上讲,其主要用于治疗皮肤肿瘤以及恶性淋巴瘤等。现在家中依然保存着从青岛寄回家的药箱和药盒及药单等。遵医嘱,康复后的母亲仍需坚持这种药物的配合,以便祛除病根。那时母亲因臀部常年打针而布满硬结,屁股一沾凳子便会疼痛钻心,所以晚上母亲经常趴着睡觉。母亲曾说,受不住的时候真想一了百了,但想到我们一大家人的生存问题,又于心不忍。幸运的是,几年后,母亲的病情终于痊愈了,并迎来一生中幸福的晚年时光。
      母亲是一个开明知足的人。
      从少儿时代起,我就十分喜欢读书,好学上进,这一点让母亲倍感欣慰。在母亲的意念中,她坚信知识是能够改变命运的。让我铭刻心怀的是,读初三那年,因为升学前体检时误查,导致我当年失去了参加中考的所有机会,正在田间抗旱的母亲闻讯后,将担子掷在地上,迅疾向公社驻地附近的学校跑去,找到校长理论了一番,终于为我赢得复学的机会,也因此改写了我的人生方程。
       大专毕业后,我参加了乡村教育工作,并顺利地结婚生子,这一时期的母亲,仿佛年轻了许多,精神状态格外好。她乐此不疲地帮我们拉扯儿女,尽心尽力地扶持孙辈们健康地成长。母亲常说,看到我成长成才,又能著书立说,晚辈们也都生活幸福,她这辈子算是无忧了。
      母亲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初五,她的生日成为我们家最隆重的节日。每逢这天到来,无论远近忙闲,几乎所有的亲戚都团聚在我家,欢欢喜喜地给母亲祝寿,邻居们看到这种场面后,无不夸母亲人缘好有福气,这在村子里是不多见的。每及此时,母亲总是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自己能在古稀之年还能享受到这么多天伦之乐。
       古往今来,生老病死都是一种无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前年农历正月刚过,母亲因身体各种器官老化衰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5岁。母亲活着时,我们做子女的也都尽忠尽孝,没有任何遗憾;母亲临终时,也没有太多的痛苦,可谓是活得尊严去得坦然,因此留给我们的记忆愈加完美。
       时间永是流逝,记忆却是永恒。母亲故去已是两年有余了,自从父亲先母亲去世后,我对生死的态度有了愈加深刻的洞悟:母亲虽然存活的形体消失了,但她的精神与美德却是不朽的。我知道,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她生命的延续,我幸福她就快乐,我痛苦她就难受,所以健康快乐地活下去,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

思痛母亲许培良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教师,副高职称,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浙江老年报》《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老人春秋》《山西老年》等数十家报刊杂志。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许培良 邮编:266709 联系电话:137932598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