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谈许培良

标签:
散文随笔 |
平日,为工作为生活忙忙碌碌,难得闲暇。今日静谧的夜晚,白炽灯下,读一本自己心爱的书,是一件很惬意、很幸福的事情。
我自幼喜欢读书,但小时候却因为家庭经济穷困,买不起书。到了中年以后,因为工作有了钱,买书却又很不方便,往往需要跑到数十里外县城的新华书店。一晃便到了老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购书特别方便,足不出户,即可购买到自己心仪的书。
在儿女们的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网购。只要在京东网或当当网等百度、搜索,浏览,很快就会寻觅到自己喜欢的书,而且还能货比三家,价廉物美。我特别喜欢读历史类的书,像《老天津津门旧事》一书,就是这样购来的。
我不像古人所说的那样,“书非借不能读也”,一旦购买到自己心爱的书,得暇便立马开读。《老天津津门旧事》一到手,我便迅疾投入阅读中。
《老天津津门旧事》委实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好书,作者林希(原名侯红鹅)是一位土著天津人,现代作家。林先生将搜集到的千余张关于天津的照片,加以悉心的、严谨的梳理,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百余年来天津关于战事的、政闻的、史料的、社会的以及市井的等洋洋大观的真实画面,可以说,每一张照片都是历史,每一场景都是人生,每一角落都是一段故事,这一切无不反映了人间的冷暖,可谓是天津这片古老土地历史风貌的再现。
《老天津津门旧事》一书,共分为“难忘辉煌”、“租界黄昏”、“兵燹噩梦”、“津沽世说”、“悲悯浮生”和“平民教化”等六章,作者以图文形式解说了天津风云变幻的非凡历程。历史上的老天津,其历史定位是这样的:水陆交通发达,南通江南,北连关外,而且外通东洋西洋,经济繁荣,人事鼎盛……读来耳目为之一新。
林先生历经数年精心经营的这样一部好书,不仅点燃了绵绵的乡情与挚爱,而且也为后世了解这座城市的昨天,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向林先生的此举,表示由衷敬意与谢忱。
读书使人通达,读史使人明智。曾有人说,“怀旧是人衰老的表现”,我认为,并非尽然。相反,“怀旧”是人们以崭新的生活感受唤醒旧日的情愫,而又在无限的温馨的怀恋中,蕴涵着对未来生活的更加美好的憧憬。所以,我喜欢读一些史书,林希先生的此书,便如是。
当下网络技术发展之迅猛是空前的,读屏的时代若能潜心读几本纸质的好书,是一件莫大的幸事。当然,选书读书要有眼光。如果说出版一本很有价值的好书,是出版人的成绩,那么能选到一本有价值的好书,更是读者的幸运。我幸运地遇上了林希先生的好书。
春夜阑珊,灯光柔和,我捧读着林先生的佳作,沉浸在一种恬淡的幸福与愉悦中,暂且为读书随谈吧!
作者简介:许培良,男,汉族,生于山东平度,中学教师,副高职称,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学术专著《读书点亮教育人生》荣获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理论图书”;文学作品散见《山东工人报》《老年生活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燕赵晚报》《燕赵老年报》《浙江老年报》《湛江日报》《民主协商报》《老人春秋》《山西老年》等数十家报刊杂志。现供职于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唐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