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美的家美食新浪地标美食之旅逊克杂谈 |
分类: 美食之旅 |
一场完美的旅行,除了美丽的风光,周密的安排,还要有完美的旅伴
投缘,默契,同爱美食的我们,结伴而行让这次的旅程始终欢声笑语,乐趣无穷
9月因这次旅行 变的让人难忘
时间虽已过去了二个月 记忆却如此清晰
难忘的五天,亲爱的,想你们!
上一篇#新浪地标美食之旅##北纬49度#一路向北,与逊克美丽相约(风光物产篇)
我们体会了逊克世外桃源般的美丽风光,独特地理位置的丰富物产
这篇一起感受下逊克浓厚的风土人情和让人难忘的东北美食吧
出逊克县城过边疆镇行十多公里,有一个奇特的村庄
它奇特之处是村里有许多华俄后裔,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村
俄罗斯族第一村又叫“小丁子”,是个有百年历史的小村庄
它紧靠浩瀚、壮阔的黑龙江,面向连绵起伏的低矮山岭
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米哈伊洛夫区区府所在地波亚尔科沃镇隔江相望
到达“小丁子”正值中午,一脚踏上俄罗斯族第一村的土地,就开始喜欢它。
湛蓝的天空,大片的云朵,一望无际的庄稼田
视野所见都是一片洁净,如果不说,完全看不出这是农村
处处都是安静详和的景象,纯净的如此彻底
东北人的豪爽质朴在这里尽显,一进门就看到满满一桌丰盛的俄罗斯风情的美食在等着我们
长着俄罗斯面孔的主人,热情好客
用仅会的几句中文,频频举杯,不停地催我们多吃点,多喝点。
到了俄罗斯村必不可少要品尝下地道的格瓦斯
“格瓦斯”最早起源于俄国,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它是俄罗斯饮食文化的灵魂
在当时的俄罗斯社会,不分贵贱人皆享用,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这碗罗宋汤熬煮的恰到好处,汤色艳丽、香味扑鼻
土豆泥和玉米粉做成的饼胚,加了馅料和芝士烘烤而成,有点类似批萨的做法
煎炸至熟的鱼肉,酥香焦脆,满口留香
鱼子酱和鹅肝酱的味道非常棒,细腻香醇
经过了大半个世纪汉族文化的洗礼,“小丁子”华俄后裔已基本汉化
但在许多地方还保留着俄罗斯传统,特别是生活习俗方面
许多家庭还备有烤面包用的“列巴”炉,手做的面包散发着纯正的麦香
“小丁子”紧靠浩瀚、壮阔的黑龙江
吃饱喝足与主人道谢后,我们一行人沿着沙石小路来到了江边
外出打渔的父子,急驰而来又快速离去
简短的几句聊天,透露着东北人的直爽
江边的景色很美,浩瀚的江水,美丽的格桑花
还有这把粉蓝的长椅,多想就坐在这里,发会儿呆也好
逊克县的村庄,随处看到的都是干净整洁
在团结村的小路上晒着太阳蹓跶,路的二边都是农家小院
铁栅栏,四合院,干净利落,整齐有序也相当富足
在院子门口好奇地张望着,被正在收玉米的大叔看到
笑咪咪地把我们迎进了门
放下手中的玉米,大叔领我们参观他的家
院子里葡萄树,李子树长的正旺
不施肥不打药的鲜果,摘下来水冲冲就可以直接吃
新鲜的味道,清甜的滋味
大叔太实在,要不是我们拦着,估计小果子要被他摘光了
真羡慕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要是也能有这么一小片菜地
能天天吃到绿色无污染的放心菜多幸福
院子里每个角落都看了个遍
好奇心驱使好想看看屋里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还在犹豫着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时候
大妈一眼就看出了我们的小心思
走吧,进屋坐
厨房,灶台,卧室,炕,哇哦,跟东北电视剧里的场景一模一样
这里没有城里人的距离感
体会到的全是东北人的淳朴与亲切
仅是路人的我们,在这里就象是家人
院子里的水果随便吃,菜地里的蔬菜随便摘
炕也上了,铺的盖的都打开给我们看
这亲如一家的感觉,真好
新鲜采回的野生猴头菇和榛蘑,在他们眼中如家常便饭
在我们看来此等山珍何其珍贵,无一丝添加的纯天然食材
来到农村,地道的农家菜是一定要吃的
团结村俱乐部是村里举办活动,宴客的地方
左边写着提高警惕,右边写着保卫祖国
这个建筑至少也保存了好几十年
这里吃一定是最纯正地道的东北味
得,今儿的农家饭就这儿了
黑龙江是个多水的省份,大江纵横支流密布
除了粮食作物丰富之外,也盛产鱼类
是地道的鱼米之乡

大锅里炖着的是玉竹烧排骨,玉竹在上一篇里有介绍过
煮水配蜂蜜喝或是炖肉炖菜都有养身滋补的功效
逊克大豆蛋白质含量很高,农家自制的豆腐豆香十足,没有一丝杂味
平时不爱吃豆腐的我,也连着吃了好几块
红烧鱼做的很棒,鱼肉入味鱼型完整
关键是没有一丝腥味,饭后跟烧菜的大姐取经
大姐说做法很简单,只用到最基本的姜,葱,盐和酱油而已
果然,好水出好鱼,食材最关键
肉质厚实有弹性,跟我们以前买的干货完全不同,没有一丝苦味
东北的木耳,质地柔软滑滑嫩嫩,凉拌一下简单调味就很好吃
百吃不厌的小鸡炖蘑菇
用油炸熟的南瓜块,淋上蜂蜜,香甜可口
我们那一桌连吃了二盘,还是意犹未尽
杂粮粥,豆子和大米都是自家种,自家碾,粘粘糯糯的来一碗
东北菜好吃,东北人个个是会做饭的好手,那几天带我们到处跑的司机大哥
在光明河滩旁腌肉,烧烤,生炉子,炖鱼汤,样样拿手
我们玩着闹着拍着,他一直埋头苦干给我们烤肉吃
普普通通的烤鸡翅,我也觉得与众不同,鸡肉鲜嫩,肥美多汁
一手拿相机,一手拿烤翅,太美味了必须要留个影
心情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南瓜 玉米,红薯,土豆,清水煮出一锅的清甜
江边钓上来的鱼收拾干净,加葱段辣椒盐慢慢的炖
原汁原味的鲜美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鄂伦春族,车子缓缓驶进村庄,远远就看到盛装欢迎我们的乡亲们
鄂伦春民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可以持枪的民族。
长期以来,鄂伦春族以原始游猎的生产方式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中,他们吃兽肉、穿兽皮,过着男人以弓箭土枪狩猎,女人采集的原始生活。直至解放后,鄂伦春人定居建乡。
鄂伦春族非常好客,当有宾客光临时
就在自己家门外端着用桦树皮制作的酒具等着客人的到来
用自己酿制的蓝莓果汁和白酒勾兑成成美酒,称为“下马酒”
如此隆重的礼节,干杯
传统的习俗,总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鄂伦春族乡亲们不仅准备了酒水,还有丰盛的佳肴
中间那一罐透明的不是水
一杯下去,香辣之中就有了热情似火的感觉
篝火的温度热浪翻滚,现场的温度持续升高
红红的火焰温暖着我们,热情也感染着我们
感谢 @新浪美食频道 @北纬49生态农业 带来的全新旅程体验,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