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2018-04-02 17:20:20)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31课《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执教者: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
整理:史丹青
板块一:解字义揭题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小朋友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同学们都度过神话故事吧?
生:读过。
师: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老师这儿有几张图片,你们猜猜看,是哪个神话故事?小眼睛仔细看。这个是?
生:盘古开天地。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一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这个是?
生:女娲造人。
师:真能干。下面一幅图,老师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是?
生:女娲补天。
师:同学们,你们谁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些神话故事排排序?
生:我觉得先是《盘古开天地》,再是《女娲造人》,最后才是《女娲补天》。
师:是啊,同学们,这些神话故事就像一根链条一样反映着远古时期的历史,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感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伸出小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同学们,这个“娲”字老师查过,在字典里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神话中的女神”,说明这个字是专门为女娲而创造的。可以看出,女娲在古代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同学们再看一看,女娲补的是什么呀?
生:天。
师: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补些什么呀?你说——
生:衣服。
师:嗯,还有吗?你说——
生:一件袜子。
师:是啊,我们都是补一些很小很小的东西,对不对?
生:对!
师:可女娲她补的可是——
生:天!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说——
生:天怎么补呀?
师:是啊。你说——
生:难道女娲是用一种豌豆补上去的吗?
师:你充满着神奇的想象。我们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在神话故事中就有这样神奇的人,就会发生这样神奇的事,这就是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来感受它的神奇。
版块二:正字音,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把你们的课本翻开,好好地读一读这则神话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神奇故事?现在可以开始自己读自己的了。
师:很多小朋友都已经读了两遍了,现在请同学们把书本放在桌子上。老师从课文中摘录了一些词语,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够把它们读正确。谁会读第一行的四字词语?你来,大家仔细听。
生:熊熊大火、金光四射。
师:读得真准确。这两个是不同形式的四字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预备起——
生:熊熊大火、金光四射。
师:读得真好。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二行的词语,谁会读?你来——
生:燃烧、围困、挣扎、窟窿、熄灭。
师:读得非常正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第二行的这些词语有什么关联的特点?发现了吗?
生:它们的偏旁都一样的,它们词语的偏旁都是一样的。
师:这位同学他想说,第二行的这些词语中的两个字,它们的偏旁是一样的。请坐。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发现?这些词语中的两个字除了偏旁相同以外,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来说——
生:两个字意思都一样。
师:你真能干,发现这些词语中的两个字不仅偏旁相同,而且它们的意思也很相近。中国字就是这么有特点,当你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来记住这些词语。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行的这些词,预备起——
生:燃烧、围困、挣扎、窟窿、熄灭。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第三行的词语?你来——
生:塌下、山岗、冶炼。
师:看着最后这个词语的拼音,我们来把它读正确,再读一遍。
生:冶炼。
师:这回读得非常好,请坐。这个词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词,这个词语中的两个字虽然它们的偏旁不相同,可是它们的意思却也很相近,都表示用火去熔炼金属等物质。今天我们还要学着来写一写这两个字呢!在写的时候,同学们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生:写“炼”的旁边不要写成“东”。
师:你是说“冶炼”的“炼”字右边不能写成“东”,是横折钩。很棒。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你来说——
生:“冶炼”的“炼”字旁边部件最后一笔是点。
师:这个抐要变成点。还有吗?你来说——
生:“冶”的旁边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师:你看得很仔细。刚才老师不是说“冶”跟火有关吗?为什么这个“冶”字是两点水啊?你来说说看——
生:因为“冶”是要把金属融化成液体。
师:然后呢?为什么就是两点水了?
生:如果是三点水的话,它就会像水一样流出来了。
师:这个小朋友说的话,我们听了好像有一点明白,但是还不是那么明白,对不对啊?
生:是啊。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电脑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冶”字在古代金文中,看一看里面有没有“火”?
生:有!
师:你们都发现有一个“火”字,上面的两横表示金属块,右边的这个部分表示的是一个刀具,这个字是在说用火熔炼金属来锻造刀具。当这个字演变到小篆的时候,我们发现左边的两个金属块演变成了两块冰块。因为冰跟金属都是可以融化的,就跟刚才那个小朋友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两个部件是可以互代的。到了我们楷体字的时候,偏旁就变成了现在的两点水了。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请同学们伸出小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个“冶”字是——
生:两点水。
师:右边是一个——
生:“台”。
师:“炼”字是火字旁,最后一笔要写成点,右边可不要写成一个“东”字。这一笔是——
生:横折钩。
师:两点头朝外。同学们工工整整地把这两个字写在练习纸上。写完之后同桌互评,如果你的同桌写得好,请你给他打上五角星,看看哪些小朋友写得又好又快。请得到五角星的小朋友举手。这些小朋友得到了五角星。请还没有写完的小朋友动作稍微快一点。老师看到有不少小朋友都得到了五角星,说明你们的字写得又好又漂亮,如果暂时没有得到五角星的小朋友没有关系,我们课后还可以继续练习。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够借助大屏幕上的提示,把这个神奇的故事简要而又完整地说一说?可以小声地练习一下。谁会说?你来——
生:一天夜里,天突然塌下了一大块,很多人被困在了洪水里。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她精心寻找五彩石,终于把天补好了。
师:很不错,还有别的说法吗?你来——
生:一天夜里,天突然破了,很多人被困在了熊熊大火和洪水中,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她辛苦地寻找五彩石,终于把天补好了。
师:说得真好!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三:研学“找、炼、补”,感知神奇
同学们,读了课文之后,在你的印象里女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说——
生:她很伟大。
师:好,你说——
生:她很善良。
师:是呀,同学们的感受和我们课本中学习伙伴的感受是一样的,都觉得女娲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了拯救人类,女娲做了哪几件了不起的事?知道的小朋友可以马上举起你的小手。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她首先是去找雨神,雨神下雨把天火扑灭。
师:能不能用更简短的语言,缩短成四个字来表达你刚才的意思?
生:求雨。
师:求雨神干什么呀?
生:灭火。
师:刚才已经有小朋友说了,是——求雨灭火。真棒!那么,谁会像这样说一说女娲还干了哪些了不起的事?你来说——
生:女娲还造船救人。
师:非常棒,造船救人。还有吗?
生:她不惧危险,去补天上的洞。
师:是啊,她要补天首先要去找什么?
生:找五彩石。
师:对了,那合在一起就是——找石补天。在这三件事情中,课文重点写了哪一件?
生:找石补天。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这部分内容文章写了两个小节。
师:你的意思是这部分课文写了很多,而前面的两部分课文只用了两句话来写,对不对?而找石补天的内容却整整用了两个自然段。是哪两个自然段?
生:第三、四自然段。
师:好,同学们来看一看,“找石”是哪个自然段?
生:第三自然段。
师:那“补天”是哪一段中的哪句话呢?
生: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师:同学们都找出来了。那第四自然段前面还有两句话,写的是什么内容啊?
生:讲的是女娲找到了五彩石后是怎么冶炼的。
师:对呀,讲的是“炼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要来重点学习女娲“找石”、“炼石”和“补天”的内容。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看女娲是怎样找石的,在找石的过程中,你从哪里感受到女娲的了不起?请你划一划。有些小朋友真能干,找到了一些关键词,因为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特别能感受到女娲找石的了不起。先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
生:我找到的是“五天五夜”。
师:有哪些小朋友找到的也是这个地方?你能说说为什么从“五天五夜”感受到女娲找石的了不起啊?
生:因为女娲找了很多天才找到。
师:是啊,从这里我们感觉到她找了很多很多天。这些五彩石多难找啊。你们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散落在山上。要补天的时候,可是需要好多好多的呀,找到这些石头可要花上很长很长的时间。在这些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你能想想看,她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她可能会认为石头很好找,但没想到都是一些碎石,需要一块一块集起来。
师:是的。还有哪些困难?
生:中间缺少了一种纯青石,到后来才好不容易找到了。
师:找了半天还差一种。还有哪些困难?
生:比如她想找黄色的石头,有可能要去泥土里找,要费很大的劲才有可能找到。
师:在泥泞中寻找确实要费很大的劲。可是这些困难女娲怕不怕?
生:不怕。
师:女娲不怕这些困难,她为了找到这些五彩石,忙了——
生:五天五夜。
师:多了不起啊!我们回到这句话中,再来读一读,读出女娲找石的“了不起”。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师: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了女娲的“了不起”?
生:我还从“终于”这个词体会到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终于”写出了女娲在找纯青石时用了很多时间,很不容易。
师:说得真好。
生:我从“找啊找啊”体会到了女娲找石的不容易。
师:具体说一说你的理解。
生:因为“找啊找啊”一定找了很长时间,而且还找了很多地方。
师:是啊,不止找了一个地方,她到处去找,找了很多地方,非常的不容易。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女娲找纯青石的这种“不容易”读出来?
生:于是,她就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谁能抓住“终于”,把这句话读得更好?
生:于是,她就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生:于是,她就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像同学们刚才说的,要找到这种最难找的纯青石,女娲找遍了很多地方。她可能到什么地方去寻找呢?又是怎样找的呢?请你打开想象的翅膀,仿照例句,把你想到的写在练习纸上。注意加点的词语,你能不能照着样子也写写其他表示动作的词?把女娲找石的不容易写得更具体。
生:她走到一丛荆棘边,用手推开荆棘,但是没找到。
师:“用手推开荆棘”,把女娲找石的动作写得非常具体。
生:她跑到丛林中,慢慢地爬上去,扒开粗粗的枝条,用心地寻找,但是没找到。
师:你也写到了“去哪里找”是“怎样找”的。老师还想请同学再来说一说。
生:她来到深海里,慢慢地游来游去,仔细地寻找,但是没找到。
师:你的动作写得不错,不过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女娲从头到尾都是在哪里找石的?
生:山上。
师:是啊,她是去山上找石。但刚才这位同学写的是“深海里”,地方的选择似乎跟课文不太一致。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更仔细一些。女娲就是这样,到处去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这种纯青石。让我们带着对女娲的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师:五彩石终于是找齐了,女娲就要开始炼石了。在炼石的过程中,你又从哪里感受到女娲的“了不起”呢?请一位同学先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师: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感受,你能从女娲炼石中感受到她的“了不起”吗?
生:我从“五天五夜”中感受到了。
师:是啊,这是怎样的五天五夜啊?
生:她一定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冶炼。
师:是啊,这五天五夜,女娲是怎样炼石的呀?
生:她用神火进行冶炼。
师:这五天五夜,女娲累了不能——
生:休息。
师:渴了顾不上——
生:喝水。
师:女娲就是这样,一直连续冶炼了五天五夜,非常辛苦。你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女娲的“了不起”?
生:她在地上挖了一个很大的圆坑。
师:她费了很大的劲。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块钢铁要冶炼成液体大概需要多高的温度吗?
生:一百度!
师:不对,需要两千多度的高温。你可以想象,如果要把这些五彩石全部化成补天用的液体,这些神火的温度一定也很——
生:高!
师:在这样的温度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难以忍受。
师:你呢?
生: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很想赶紧逃开。
师:你肯定一分钟都待不下去!可是女娲却在这么高的温度下,顾不上喝水,顾不上休息,连续冶炼了——
生:五天五夜。
师:真是太了不起了!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师:五彩石找好了,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呢?从补天的过程中,你又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她的“了不起“呢?请你来读一读这个部分。
生: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师:你读得很流利。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女娲很了不起,因为那个大窟窿立刻被她补好了,很快。
师:是啊,这实在是太神奇了,立刻就被女娲补好了。这个神奇的一幕,课文用了一系列的动作把它刻画出来。那请你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用圆圈圈出来,好好地读一读。
生:装、端、对准、泼。
师:你真棒!同学们,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你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五彩霞在天边照耀着世界。
师:你真有想象力!女娲这一系列的动作看上去好像我们也能做,但我们能补天吗?
生:不能。我们奈何不了高温啊。
师:我们是平常人,只有普通人的力量。但在神话故事中,就是有这样神奇的人,就有这样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带着这份神奇来读一读这段话,把女娲补天过程中的了不起读出来。
生: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找了——
生:几天几夜。
师:炼了——
生:五天五夜。
板块四:回顾提升
师:女娲找石和炼石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女娲不畏艰辛,仍然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补天。这种精神会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一个的心里。相比之下,女娲补天的过程却是非常——
生:快的。
师:这份神奇不光是在补天上,其实,在找石和炼石的过程中也同样充满着神奇,你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找石的神奇体现在哪里?
生:这些五彩石不是我们一般能见得到的石头。
师:是啊,这五彩石就是神奇的一部分。在炼石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怎么样的神奇?
生:只有神火才能冶炼。
师:是啊,说的没错。这些神奇在其他的神话故事中也同样存在着,而这也是它最大的特点。今后我们在阅读这类书的时候,也要关注到这些神奇的地方。课文有一幅插图,你知道是故事的哪个阶段?
生:补天/找石/冶炼。
师:图片对吗?
生:不对。
师:是啊,说明画图的叔叔阿姨没有很好地去读过这个故事。所以老师请美术老师画了几幅图,谁来排排序?
生:(上黑板排序)
师:你们想的和她一样吗?
生:一样。
师:老师想请你们从中间选一幅最喜欢的画面来说一说。相信你们都很喜欢这个故事,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