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2018-04-02 17:20:20)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31课《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执教者: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  金睿

整理:史丹青

板块一:解字义揭题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小朋友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同学们都度过神话故事吧?

生:读过。

师: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老师这儿有几张图片,你们猜猜看,是哪个神话故事?小眼睛仔细看。这个是?

生:盘古开天地。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一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这个是?

生:女娲造人。

师:真能干。下面一幅图,老师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是?

生:女娲补天。

师:同学们,你们谁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些神话故事排排序?

生:我觉得先是《盘古开天地》,再是《女娲造人》,最后才是《女娲补天》。

师:是啊,同学们,这些神话故事就像一根链条一样反映着远古时期的历史,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感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伸出小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同学们,这个“娲”字老师查过,在字典里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神话中的女神”,说明这个字是专门为女娲而创造的。可以看出,女娲在古代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同学们再看一看,女娲补的是什么呀?

生:天。

师: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补些什么呀?你说——

生:衣服。

师:嗯,还有吗?你说——

生:一件袜子。

师:是啊,我们都是补一些很小很小的东西,对不对?

生:对!

师:可女娲她补的可是——

生:天!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说——

生:天怎么补呀?

师:是啊。你说——

生:难道女娲是用一种豌豆补上去的吗?

师:你充满着神奇的想象。我们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在神话故事中就有这样神奇的人,就会发生这样神奇的事,这就是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来感受它的神奇。

版块二:正字音,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把你们的课本翻开,好好地读一读这则神话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神奇故事?现在可以开始自己读自己的了。

师:很多小朋友都已经读了两遍了,现在请同学们把书本放在桌子上。老师从课文中摘录了一些词语,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够把它们读正确。谁会读第一行的四字词语?你来,大家仔细听。

生:熊熊大火、金光四射。

师:读得真准确。这两个是不同形式的四字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预备起——

生:熊熊大火、金光四射。

师:读得真好。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二行的词语,谁会读?你来——

生:燃烧、围困、挣扎、窟窿、熄灭。

师:读得非常正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第二行的这些词语有什么关联的特点?发现了吗?

生:它们的偏旁都一样的,它们词语的偏旁都是一样的。

师:这位同学他想说,第二行的这些词语中的两个字,它们的偏旁是一样的。请坐。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发现?这些词语中的两个字除了偏旁相同以外,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来说——

生:两个字意思都一样。

师:你真能干,发现这些词语中的两个字不仅偏旁相同,而且它们的意思也很相近。中国字就是这么有特点,当你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来记住这些词语。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行的这些词,预备起——

生:燃烧、围困、挣扎、窟窿、熄灭。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第三行的词语?你来——

生:塌下、山岗、冶炼。

师:看着最后这个词语的拼音,我们来把它读正确,再读一遍。

生:冶炼。

师:这回读得非常好,请坐。这个词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词,这个词语中的两个字虽然它们的偏旁不相同,可是它们的意思却也很相近,都表示用火去熔炼金属等物质。今天我们还要学着来写一写这两个字呢!在写的时候,同学们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生:写“炼”的旁边不要写成“东”。

师:你是说“冶炼”的“炼”字右边不能写成“东”,是横折钩。很棒。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你来说——

生:“冶炼”的“炼”字旁边部件最后一笔是点。

师:这个抐要变成点。还有吗?你来说——

生:“冶”的旁边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师:你看得很仔细。刚才老师不是说“冶”跟火有关吗?为什么这个“冶”字是两点水啊?你来说说看——

生:因为“冶”是要把金属融化成液体。

师:然后呢?为什么就是两点水了?

生:如果是三点水的话,它就会像水一样流出来了。

师:这个小朋友说的话,我们听了好像有一点明白,但是还不是那么明白,对不对啊?

生:是啊。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电脑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冶”字在古代金文中,看一看里面有没有“火”?

生:有!

师:你们都发现有一个“火”字,上面的两横表示金属块,右边的这个部分表示的是一个刀具,这个字是在说用火熔炼金属来锻造刀具。当这个字演变到小篆的时候,我们发现左边的两个金属块演变成了两块冰块。因为冰跟金属都是可以融化的,就跟刚才那个小朋友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两个部件是可以互代的。到了我们楷体字的时候,偏旁就变成了现在的两点水了。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请同学们伸出小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个“冶”字是——

生:两点水。

师:右边是一个——

生:“台”。

师:“炼”字是火字旁,最后一笔要写成点,右边可不要写成一个“东”字。这一笔是——

生:横折钩。

师:两点头朝外。同学们工工整整地把这两个字写在练习纸上。写完之后同桌互评,如果你的同桌写得好,请你给他打上五角星,看看哪些小朋友写得又好又快。请得到五角星的小朋友举手。这些小朋友得到了五角星。请还没有写完的小朋友动作稍微快一点。老师看到有不少小朋友都得到了五角星,说明你们的字写得又好又漂亮,如果暂时没有得到五角星的小朋友没有关系,我们课后还可以继续练习。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够借助大屏幕上的提示,把这个神奇的故事简要而又完整地说一说?可以小声地练习一下。谁会说?你来——

生:一天夜里,天突然塌下了一大块,很多人被困在了洪水里。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她精心寻找五彩石,终于把天补好了。

师:很不错,还有别的说法吗?你来——

生:一天夜里,天突然破了,很多人被困在了熊熊大火和洪水中,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她辛苦地寻找五彩石,终于把天补好了。

师:说得真好!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三:研学“找、炼、补”,感知神奇

同学们,读了课文之后,在你的印象里女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说——

生:她很伟大。

师:好,你说——

生:她很善良。

师:是呀,同学们的感受和我们课本中学习伙伴的感受是一样的,都觉得女娲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了拯救人类,女娲做了哪几件了不起的事?知道的小朋友可以马上举起你的小手。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她首先是去找雨神,雨神下雨把天火扑灭。

师:能不能用更简短的语言,缩短成四个字来表达你刚才的意思?

生:求雨。

师:求雨神干什么呀?

生:灭火。

师:刚才已经有小朋友说了,是——求雨灭火。真棒!那么,谁会像这样说一说女娲还干了哪些了不起的事?你来说——

生:女娲还造船救人。

师:非常棒,造船救人。还有吗?

生:她不惧危险,去补天上的洞。

师:是啊,她要补天首先要去找什么?

生:找五彩石。

师:对了,那合在一起就是——找石补天。在这三件事情中,课文重点写了哪一件?

生:找石补天。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这部分内容文章写了两个小节。

师:你的意思是这部分课文写了很多,而前面的两部分课文只用了两句话来写,对不对?而找石补天的内容却整整用了两个自然段。是哪两个自然段?

生:第三、四自然段。

师:好,同学们来看一看,“找石”是哪个自然段?

生:第三自然段。

师:那“补天”是哪一段中的哪句话呢?

生: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师:同学们都找出来了。那第四自然段前面还有两句话,写的是什么内容啊?

生:讲的是女娲找到了五彩石后是怎么冶炼的。

师:对呀,讲的是“炼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要来重点学习女娲“找石”、“炼石”和“补天”的内容。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看女娲是怎样找石的,在找石的过程中,你从哪里感受到女娲的了不起?请你划一划。有些小朋友真能干,找到了一些关键词,因为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特别能感受到女娲找石的了不起。先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

生:我找到的是“五天五夜”。

师:有哪些小朋友找到的也是这个地方?你能说说为什么从“五天五夜”感受到女娲找石的了不起啊?

生:因为女娲找了很多天才找到。

师:是啊,从这里我们感觉到她找了很多很多天。这些五彩石多难找啊。你们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散落在山上。要补天的时候,可是需要好多好多的呀,找到这些石头可要花上很长很长的时间。在这些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你能想想看,她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她可能会认为石头很好找,但没想到都是一些碎石,需要一块一块集起来。

师:是的。还有哪些困难?

生:中间缺少了一种纯青石,到后来才好不容易找到了。

师:找了半天还差一种。还有哪些困难?

生:比如她想找黄色的石头,有可能要去泥土里找,要费很大的劲才有可能找到。

师:在泥泞中寻找确实要费很大的劲。可是这些困难女娲怕不怕?

生:不怕。

师:女娲不怕这些困难,她为了找到这些五彩石,忙了——

生:五天五夜。

师:多了不起啊!我们回到这句话中,再来读一读,读出女娲找石的“了不起”。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师: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了女娲的“了不起”?

生:我还从“终于”这个词体会到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终于”写出了女娲在找纯青石时用了很多时间,很不容易。

师:说得真好。

生:我从“找啊找啊”体会到了女娲找石的不容易。

师:具体说一说你的理解。

生:因为“找啊找啊”一定找了很长时间,而且还找了很多地方。

师:是啊,不止找了一个地方,她到处去找,找了很多地方,非常的不容易。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女娲找纯青石的这种“不容易”读出来?

生:于是,她就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谁能抓住“终于”,把这句话读得更好?

生:于是,她就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生:于是,她就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像同学们刚才说的,要找到这种最难找的纯青石,女娲找遍了很多地方。她可能到什么地方去寻找呢?又是怎样找的呢?请你打开想象的翅膀,仿照例句,把你想到的写在练习纸上。注意加点的词语,你能不能照着样子也写写其他表示动作的词?把女娲找石的不容易写得更具体。

生:她走到一丛荆棘边,用手推开荆棘,但是没找到。

师:“用手推开荆棘”,把女娲找石的动作写得非常具体。

生:她跑到丛林中,慢慢地爬上去,扒开粗粗的枝条,用心地寻找,但是没找到。

师:你也写到了“去哪里找”是“怎样找”的。老师还想请同学再来说一说。

生:她来到深海里,慢慢地游来游去,仔细地寻找,但是没找到。

师:你的动作写得不错,不过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女娲从头到尾都是在哪里找石的?

生:山上。

师:是啊,她是去山上找石。但刚才这位同学写的是“深海里”,地方的选择似乎跟课文不太一致。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更仔细一些。女娲就是这样,到处去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这种纯青石。让我们带着对女娲的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师:五彩石终于是找齐了,女娲就要开始炼石了。在炼石的过程中,你又从哪里感受到女娲的“了不起”呢?请一位同学先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师: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感受,你能从女娲炼石中感受到她的“了不起”吗?

生:我从“五天五夜”中感受到了。

师:是啊,这是怎样的五天五夜啊?

生:她一定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冶炼。

师:是啊,这五天五夜,女娲是怎样炼石的呀?

生:她用神火进行冶炼。

师:这五天五夜,女娲累了不能——

生:休息。

师:渴了顾不上——

生:喝水。

师:女娲就是这样,一直连续冶炼了五天五夜,非常辛苦。你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女娲的“了不起”?

生:她在地上挖了一个很大的圆坑。

师:她费了很大的劲。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块钢铁要冶炼成液体大概需要多高的温度吗?

生:一百度!

师:不对,需要两千多度的高温。你可以想象,如果要把这些五彩石全部化成补天用的液体,这些神火的温度一定也很——

生:高!

师:在这样的温度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难以忍受。

师:你呢?

生: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很想赶紧逃开。

师:你肯定一分钟都待不下去!可是女娲却在这么高的温度下,顾不上喝水,顾不上休息,连续冶炼了——

生:五天五夜。

师:真是太了不起了!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师:五彩石找好了,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呢?从补天的过程中,你又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她的“了不起“呢?请你来读一读这个部分。

生: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师:你读得很流利。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女娲很了不起,因为那个大窟窿立刻被她补好了,很快。

师:是啊,这实在是太神奇了,立刻就被女娲补好了。这个神奇的一幕,课文用了一系列的动作把它刻画出来。那请你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用圆圈圈出来,好好地读一读。

生:装、端、对准、泼。

师:你真棒!同学们,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你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五彩霞在天边照耀着世界。

师:你真有想象力!女娲这一系列的动作看上去好像我们也能做,但我们能补天吗?

生:不能。我们奈何不了高温啊。

师:我们是平常人,只有普通人的力量。但在神话故事中,就是有这样神奇的人,就有这样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带着这份神奇来读一读这段话,把女娲补天过程中的了不起读出来。

生: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找了——

生:几天几夜。

师:炼了——

生:五天五夜。

板块四:回顾提升

师:女娲找石和炼石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女娲不畏艰辛,仍然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补天。这种精神会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一个的心里。相比之下,女娲补天的过程却是非常——

生:快的。

师:这份神奇不光是在补天上,其实,在找石和炼石的过程中也同样充满着神奇,你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找石的神奇体现在哪里?

生:这些五彩石不是我们一般能见得到的石头。

师:是啊,这五彩石就是神奇的一部分。在炼石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怎么样的神奇?

生:只有神火才能冶炼。

师:是啊,说的没错。这些神奇在其他的神话故事中也同样存在着,而这也是它最大的特点。今后我们在阅读这类书的时候,也要关注到这些神奇的地方。课文有一幅插图,你知道是故事的哪个阶段?

生:补天/找石/冶炼。

师:图片对吗?

生:不对。

师:是啊,说明画图的叔叔阿姨没有很好地去读过这个故事。所以老师请美术老师画了几幅图,谁来排排序?

生:(上黑板排序)

师:你们想的和她一样吗?

生:一样。

师:老师想请你们从中间选一幅最喜欢的画面来说一说。相信你们都很喜欢这个故事,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