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小麦大面积减产,农民大幅度减收

(2018-07-27 09:54:34)
标签:

2018年

小麦减产

农民

种植

分类: 文化杂谈

                  2018年:小麦大面积减产,农民大幅度减收

       2018年,中国南方和北方小麦主产区大面积遭遇天气灾害影响,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农民收益大幅度缩水。今年,是十余年来小麦减产幅度最为显著的一年,也是种植小麦的农民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年。今年小麦减产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这样的减产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和想象。

http://s9/mw690/0028zqhxzy7mm2pETYA18&690


   2017年的冬季,可谓是一冬无雪,小麦越冬期缺乏有效降水,再加长达一个月寒冷冰冻天气,北方麦田普遍比往年墒情较差,小麦苗情较往年也整体偏弱。当2018年春季来临,气温回升缓慢,春天偏晚。由于小麦越冬时期,养分制造和积累都表现不足,使得小麦在春季生长迟缓,绿色制造面积相对减少,养分制造和积累都表现不足。按往常年份本该在清明节前后浇水的小麦,刚刚过完春节,有的农民就开始给长势较弱的麦田浇返清水了。然而,进入春季后,受到较强“倒春寒”天气影响,气温持续走低,夜晚结冰的时间延大大迟至。严重的“倒春寒”天气,使得小麦“起身”和“拔节”的时间大为滞后,极大地抑制了小麦的正常生长,使后期许多麦田出现了严重的“光杆”和“秃尖”现象。自3月中旬以后,气温猛地“飙升”,出现极值高温天气,基础不好的小麦在高温的胁迫下,不得不草草进入幼穗分化或幼穗加速发育期,大大增加了无效分蘖。到了小麦扬花期,持续阴天,小麦病虫害加重。小麦灌浆期,一场罕见暴雨横扫华北,本该阳光充足的时节,小麦光照严重不足,往年常见的“干热风”,今年是踪迹难觅,使得一些高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无法适应阴雨天气,“小籽”、“瘪籽”大量增加,也是今年小麦减产的重要因素。

    今年麦收时节,南方各地小麦可谓是“命途多舛”,尤其是江淮、江汉地区的小麦受到的天灾大于往年。自5月下旬自南而北小麦进入收获期以来,湖北省多降水天气,造成小麦倒伏、局部穗上发芽,对小麦成熟收获不利,延缓了夏收夏种进度。江淮、江汉麦收区雨势渐强,以苏皖为主的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将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新小麦如在油锅里煎熬,降水将严重影响冬小麦成熟收晒,小麦收获晾晒有遭受“烂场雨”的危险。有湖北宜城种植户吐槽说,晚上连夜抢收的小麦4毛卖的,没办法啊,汉江在涨水,天气预报说只有一到两天晴天,能卖点肥料钱就算了吧。此外预计25日贵州东北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等地将出现阴雨天气,不利于夏粮成熟收获和晾晒存储。特别倒伏严重的地块,小麦大部分已经发芽,这些发芽的小麦收购价最低才5毛一斤,所以有些受灾农民连回钱都没收回来。

相比这些地区的小麦,华北地区小麦可以称得上是“养尊处优”了。山东、河北地区收获期受降雨影响相对较小,倒伏面积并不大,但由于小麦越冬期缺乏降水,加上4月份的倒春寒天气,同样影响到新小麦的产量。但收割时期没有遭遇更多的恶劣天气,因此普遍利于收获,比往年早三至五天完成收割归仓。但是,河南、山东、河北部分地区小麦不仅产量下降,质量也下降,小麦价格普遍走低,地头价1.00-1.10/斤。

今年的小麦减产,除去最主要的“天灾”原因,“人祸”也占很大成分。小麦亩产量高的地块,土地比较肥沃,农户积极施肥,周边有水源,灌溉比较积极,使得小麦能够茁壮的成长,即使遇到极端天气,产量减少,但是也不是很严重。小麦亩产量低的地块,土地贫瘠,农户一般都不施肥,周边没有水源,土地一般得不到灌溉,小麦生长一般靠天吃饭,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受损比较严重,甚至绝收。因此,许多水利条件不好的地块,正在逐渐放弃种植小麦。

http://s5/mw690/0028zqhxzy7mm2ve8eM74&690

综上所述,今年小麦遭遇诸多恶劣性天气影响,再加上某些人为因素,平均亩产700斤。较去年亩产1000-1400斤的产量,今年最好的地块产量也不过900斤,有的地块低至二、三百斤,甚至绝收。亩产600斤的小麦能卖660元,除去成本,农民辛苦半年反而要倒贴钱。可以说,今年种植小麦的农民损失惨重,许多种粮大户更是血本无归.

这是种一亩小麦的总投入

旋耕:50

基肥:100

播种:20

种子:35  均价2/  70

浇水:全生育期3-4遍。共约75-100

追肥:50元。

喷药:全生育期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及叶面肥等,约30元。

收割运送:60

        这样算下来,种一亩小麦不算人工的情况下至少需要500元左右的成本,如果算上人工成本最少也得700元以上。然而今年一亩小麦仅能卖600元,试想,农民朋友辛苦半年反而分文不赚。

对于种植大户来说,他们的日子更加不好过。虽然说在投资上比散户种植要小些,但是,由于种植粗放,管理低下,小麦产量远不如散户。除去较大的人工费用和土地租金,如果没有门路套取国家种粮大户补贴,相信现在不少种植大户已经破产了!

对农民来说,种植小麦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不如打工挣钱来的实惠。所以,很多农民都不愿意种植小麦了。一方面在于粮食价格太低,成本越来越大。近几年,迫于环保压力,化肥农药通胀,只有粮食不涨。如果农民再要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土地上,投入越多,赔的越多。另一方面,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和以前相比相差甚远。较之前几年政府在农业上的优惠政策,如种子、化肥、农药免费发放,秸秆还田、农田水利大量补贴,种植成本大大降低,种植小麦利润可观,致使土地租金一路飙升,但是还是有钱可赚。如今,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小麦种植前景不容乐观。

俗话说:庄稼不收年年种。恐怕今年秋季很多农民要放弃种植小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